蔣承甫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yè)學院)
作為一名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師,筆者每次在參加聲樂學生匯演、考核、觀摩等活動的過程中,都會發(fā)現一些聲樂獨唱藝術表演活動中伴奏者和演唱者不能按照要求正常伴奏、導致混雜伴奏等現象的出現。但是通過親身體驗一些知名音樂學家或者國外聲樂教學模式,能夠得到更多地感觸與體驗,同時也引發(fā)一些深入性地思考。在聲樂專業(yè)教學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精準掌握聲音表達技巧,而鋼琴教師則需要對學生的音準進行把握,然后引導學生去闡釋作品的情感。所以,聲樂教師和鋼琴教師必須要深入合作,方可提高聲樂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素質,所以加強聲樂專業(yè)學生與鋼琴伴奏者的專業(yè)合作是非常關鍵的,這也是未來高校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接下來,我們首先了解一下兩者的合作基礎,然后對實現全面合作提供一些應用策略與方法。
俗話說,在聲樂專業(yè)教學中,演唱和伴奏是兩個密不可分的內在關系,我們可以將“魚兒”和“水”之間的關系對其實施暗喻,若要彰顯出絲絲入扣、逐步深入的藝術表達效果,必須要確保兩者的深入合作與交流,并確保其實現高度統(tǒng)一。一方面,聲樂專業(yè)學生必須要認真學習原譜伴奏教學中的相關知識點,幫助學生掌握五線譜伴奏的方法,例如:和聲、織體編配、分布等,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各類風格作品在伴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地了解到精簡原譜伴奏的方式。另一方面,對于聲樂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一定要對藝術作品形成更加清晰與客觀的認識,大部分作品包括兩大構成,即:旋律與伴奏,在學生伴奏的過程中,必須要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與想法,然后“聲情并茂”對進行歌唱,由此來與鋼琴伴奏全面配合,通過扣人心扉的音樂引導鋼琴伴奏。但是對于鋼琴伴奏者而言,必須要和聲樂專業(yè)學生進行心靈溝通與情感交流,方可確保兩者的密切配合,以便于在節(jié)奏、速率、力度、情感等方面給予精準操控,確保收放自如。同時在此期間,還需要對聲樂專業(yè)學生的歌唱狀態(tài)進行觀察與分析,特別是在音樂高潮低潮等起伏變化的過程中,必須要精準地掌握高潮、低潮的轉折點,由此能夠通過相應的專業(yè)技巧最大化地彰顯出作品的意境與思想,方可真正地實現珠聯璧合的文藝表演,促使作品的藝術境界在不斷提升。
對藝術作品進行精準解讀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則是需要精準分析其蘊藏的情感與思想,這也是確保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實現全面配合的一個基礎條件,兩方若要維持高質量的合作關系,一定要對藝術作品的表達思想、情感意義等進行深入研究與精準解讀。一方面,必須要認真分析藝術作品的內容,彰顯出其內在的表達意境,比如:對于詞曲作者的個人簡介、創(chuàng)作風格、創(chuàng)作目的等,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還需要探討曲式結構、伴奏織體等,必須要結合作者的思想情感變化靈活性地調整觸鍵的力度、速度等,同時在踏板的過程中,也需要靈活性地調整音色層次與音樂線條等。當然,在此期間必須要對藝術作品的思想情感進行升華,通過一系列應用手段與方式,例如:語氣、語調等作品中的相關情感給予渲染,方可最大化地提升作品的渲染力、感染力、生命力等。并且,在引導學生對相關作品進行初步掌握與分析的過程中,必須要引導著學生朝著更高層次的方向進行探索與磨合,唯有如此,才能夠讓聲樂專業(yè)學生與鋼琴彈奏合作的過程中,真正地實現二者的全面融合,然后把兩者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并且還需要借助于分句、分段、分節(jié)等訓練方法,給予配合技巧的重點說明。一般而言,鋼琴伴奏者必須要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精準地表達出來,確保能夠與聲樂專業(yè)學生進行心靈溝通與互動,逐步彰顯出其蘊藏的思想情感,方可使廣大群眾獲得更加強烈的藝術體驗感。
一方面,對于音色、音量等方面的調整來說,必須要保障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具體來說,鋼琴伴奏者必須要結合不同類型的演唱方法、聲部、聲音類型等對其實施靈活調整,例如:當和戲劇女高音、男高音等進行合作的過程中,因為他們的聲音穿透性是非常強烈的,所以,鋼琴彈奏者的音量需要逐步提升;但是對于抒情女高音、女中音而言,其音量有所下調,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鋼琴伴奏者的音量也需要逐步下調。不過因為每一位演唱者的生理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便是在相同聲部中,也會出現質的差異性,音色的改變都會彰顯出個性化特征,所以鋼琴伴奏者必須要對音量給予專業(yè)、精準控制與調整,由此能夠對音色、踏板等應用給予同步調節(jié)。由此來看,為了能夠使觀眾真正地聆聽到歌唱者的聲音,那么切記不能夠喧賓奪主。在實際聲樂教學活動中,必須要滲透伴奏的技巧與方法,且逐步遵循“循序漸進”等原則,篩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樂譜進行訓練,由此確保聲樂專業(yè)學生與鋼琴彈奏者的密切合作,確保在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由此能夠幫助聲樂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大大提升,為增強其藝術實踐能力做鋪墊。
當鋼琴伴奏者在了解到需要伴奏的曲目與要求的情況下,必須要第一時間與演唱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力爭兩者完成一個步伐一致的伴奏譜,通過認真分析詞曲作者及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等,則需要站在理性層面精準地分析作品的內涵,由此來實現感性彈奏。當然,在此期間,還需要加強訓練,通過重復性的演奏鍛煉,能夠對其中存在的難點與薄弱之處進行強化。站在演唱者的角度來看,基于嚴格遵循樂譜演唱原則的前提下,需要最大化地彰顯出個人的表演風格與特征,在精準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表達內涵的情況下,一定要積極讀譜,且在鋼琴彈奏的過程中認真視奏,盡快地了解伴奏譜。例如:譜面中的一些表情用語,掌握伴奏譜中的前奏、間奏、后奏等訓練技巧,靈活運用和聲與織體等。比如:在《愛人送往向日葵》這一藝術作品的演唱過程中,由于這屬于一首分節(jié)歌方式的,存在舒事與抒情等雙重功能的獨唱作品,那么在鋼琴伴奏的過程中,必須要彰顯出強烈的色彩感,通過開放式的分節(jié)和弦和音等,能夠確保其實現一體化融合,并且還需要穿插不同小節(jié)的琵琶音,確保學生能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一位情竇初開“年輕姑娘”對戀人的真摯情感,通過含情脈脈的微妙表達,能夠為實現演唱和伴奏的密切合作帶來幫助。
對于高校聲樂專業(yè)學生與鋼琴彈奏者的合作來說,必須要在藝術作品的節(jié)奏、速度與力度等表達方面獲得一致意見。一般來說,需要讓演奏者首先演唱,接下來需要對作品的情感表達、風格把握等獲得的心得體會進行 表達,使鋼琴伴奏者能夠進一步了解與把握,同時還需要對鋼琴伴奏者說出自己的要求,以便于在譜面上給予備注、闡釋、標記等。當然,在此期間,鋼琴伴奏者也需要進行單獨彈奏,然后針對作品中一些關鍵細節(jié)與歌唱者進行溝通,并對其進行簡單提示。由此來看,對于演唱者來說,一定要精準地掌控藝術作品的音準、節(jié)奏、速度等,但是若要確保其與鋼琴彈奏者進行密切合作,那么一定要對節(jié)奏、節(jié)拍等進行精準把握與控制,這是實現兩者深入合作的一個基本要素。
模擬表演和考試是實現兩方密切合作與交流的一個重要過程,若要確保兩者在表演、考試等過程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并進一步避免情緒緊張等,兩方一定要認真對待與慎重研究。針對作品如何表演進行多次的交流與溝通,不斷磨合,方可最大化地增強作品的順暢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同時在此期間,還需要邀請其他專業(yè)課教師、同學進行現場觀摩與交流,然后指點出兩方在合作期間存在的問題及需要改進之處,力爭能夠確保兩者的藝術表演效果更理想。
在聲樂專業(yè)學生歌唱某一聲樂作品時,首先需要對其音準、節(jié)奏等進行精準把握,從兩個合作方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們能夠看出音準、節(jié)奏等代表著聲樂藝術作品的靈魂與精髓。不過,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往往 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突發(fā)問題,特別是在考場與排演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或許由于心理緊張、情緒不穩(wěn)定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等,造成音準的把握不標準,從而出現忽高忽低等情況,一些最簡單的節(jié)奏、速度等明顯超過或者滯后于歌曲固有的節(jié)奏、速度等方面。在這種情況下,鋼琴伴奏發(fā)揮的作用就非常關鍵了,它需要借助于節(jié)奏、音調等盡量對學生給予提示,引導其第一時間給予調整。其次,在加強伴奏管理的過程中,還需要留意學生在歌唱環(huán)節(jié)的音準、節(jié)奏、速度等變化,學生需要準確把握鋼琴伴奏的韻律都能夠,則需要按照自己歌唱的具體情況與表達情感等給予調整。在此期間,對于鋼琴伴奏者而言,必須要認真觀察一些高低音的靈活應用,且利用節(jié)奏、速度等變化對學生給予提示或說明。以上都是非?;A且重要的音樂要素,由此能夠對學生和鋼琴伴奏者的密切合作帶來幫助與支持。
大部分聲樂作品的開頭都存在長短不一的前奏,那么鋼琴在伴奏的過程中,必須要彰顯出一定的鋪墊效應,由此來對作品風格、速度、情感等給予靈活把握與控制,鼓勵觀眾能夠第一時間進入到歌唱的狀態(tài)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一定要醞釀情緒,提前調整好心態(tài),特別是在前奏和歌唱的對接階段,鋼琴伴奏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變化,或者需要給學生一個提示或暗示等,確保學生能夠非常自然地給予演唱。那么隨著鋼琴伴奏曲的形成,其必然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一個濃烈的情感氛圍,此時能夠讓學生非常輕松地把握歌唱的力度、速度等。然后在歌曲的情感表達的過程中,調整好自己的演唱狀態(tài)。
當一段旋律結束之后,必然會跳出一段間奏,這屬于下一個段落的銜接點。對于大部分作曲家而言,通常會將節(jié)奏的調整、轉換等置于音樂的間奏之間。當然,在此期間,學生也能夠在鋼琴伴奏者的彈奏間奏的時段中,盡快地調整氣息、狀態(tài)等,從而能夠得到片刻的休息,通過醞釀情緒等方法來調整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
另外,在尾奏階段中,學生需要自由、盡情地表演,由此能夠體現出其具有的歌唱功底,方可將藝術作品的情感進行深刻表達,在這一過程中,鋼琴伴奏者需要推波助瀾,力爭兩者在配合過程中其表達能夠達到高潮,由此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完美的彈奏結局。
聲樂專業(yè)學生在和鋼琴伴奏者進行合作期間,必須要形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則是將藝術作品的內在情感精準、直觀地表達出來,由此能夠展示出一個專業(yè)且完美的外在形象。所以對于后者來說,必須要靈活性地面對不同的藝術作品,通過不同的伴奏織體等與前者進行靈活配合,并且還需要靈活性地調整鋼琴伴奏和學生音量等之間的變化關系,通常來說,伴奏音量偏大,必然會掩蓋主要旋律,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引起音樂結構模糊、主次混亂;反之,若伴奏音量非常小,那么渲染力能夠逐步降低,不能夠對學生的情緒帶來渲染,從而無法彰顯出伴奏的存在價值。對此,在鋼琴伴奏者的音量調整方面,必須要結合聲樂專業(yè)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當然,在此期間,聲樂專業(yè)學生也必須要積極地配合,方可確保在作品表達過程中,情感的宣泄更加逼真、專業(yè)與真實,由于鋼琴彈奏者能夠表達出一些人聲無法表達的情感,利用音色、力度等演奏等,能夠彰顯出 不同的音樂情感,從而對聽眾的思想進行熏陶,達到塑造音樂現場的藝術氛圍的目的。
總之,鋼琴伴奏和聲樂歌唱之間存在無法分離的內在關系,兩者缺一不可,對此必須要創(chuàng)建一些和諧、統(tǒng)一的合作關系。站在聲樂專業(yè)學生的角度來看,必須要對作品的情感進行精準把握,且擁有高超的技術表達水平;站在鋼琴伴奏者的角度來看,則需要具備較強的彈奏技能與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兩者的全面配合,方可彰顯出聲樂藝術作品的獨特魅力,為確保兩者在表演彈奏水平提升發(fā)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