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視頻/本刊記者 蕭軍
寄山水于一壺。
劉東在構思中。
內畫非遺進校園,劉東在北京市海淀實驗小學給孩子們講授內畫技藝。
工作室內,劉東向內畫愛好者講解技法。
劉東為冬奧會精心創(chuàng)作的冰壺作品。
展示百花圖將軍罐。
冬奧會期間,劉東向外國友人展示內畫作品。
3 月11 日,在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紅橋市場3 層的非遺產品展示區(qū)內的工作室,內畫大師劉東正在進行創(chuàng)作。鼻煙雖是舶來品,但在鼻煙壺內用勾筆反手作畫卻是屬于我國特有的傳統(tǒng)工藝。
劉東屏住呼吸,一只手握著鼻煙壺,另一只手將彎頭筆筆尖深入壺內,幾筆就勾勒出一頭小牛。小牛愜意自在,流連于山水之間。每畫幾筆,劉東要停下來,用氣吹吹瓶子內部,便于瓶內著色盡快風干。制作內畫用的是和傳統(tǒng)繪畫相同的技法,但卻是反著來畫的。在鼻煙壺內的方寸之間繪畫,對創(chuàng)作者的眼力和腦力要求都非常高。
今年40 歲的劉東是北京內畫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將老北京制作內畫鼻煙壺技法和冬奧體育項目冰壺運動巧妙結合在一起,在玻璃制的冰壺內部繪制出長城、雪松、冰山圖案。呈現(xiàn)的作品新穎靈動,寓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于一壺。
2000 年,18 歲的劉東從河北老家來到紅橋市場,第一次接觸到內畫技藝:“當時覺得很神奇,就決定拜師學藝?!苯涍^多年刻苦學習,他熟練掌握內畫技藝,并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巧妙使用各種天然材質,創(chuàng)新性地內畫于各種新的壺型,讓大千世界盡顯于方寸之間。
北京冬奧會期間,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冬奧迎新春,一起向未來”雁棲湖大型展銷會吸引了各國嘉賓參觀、體驗。內畫壺作為中國特色傳統(tǒng)手工藝品,深受國際友人喜愛。蒙古國駐華大使巴德爾勒與劉東親切交談,了解內畫的歷史和制作工藝,最終以心儀的價格買走了一只水晶內畫壺。劉東告訴記者:“展示的這幾只精品內畫壺,每一只都要花費3 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原本只是作為展示用。蒙古國外賓先后3 次駐足展臺,我感受到了他們對作品的認可和對中國內畫藝術的喜愛,最后決定無論價格高低,都讓他們帶回蒙古國,讓蒙古國民眾也能親身感受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p>
如今,劉東在開發(fā)作品的同時,也積極參與到北京的“非遺進校園”項目中。他走進中小學開設“非遺課堂”,讓學生體驗內畫非遺文化,希望讓更多孩子了解內畫技藝,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