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喜蓮 唐文蘭 劉海容 方展華
511518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清遠市人民醫(yī)院)高壓氧科,廣東 廣州
目前突發(fā)性聾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有研究報告其發(fā)病與血液微循環(huán)障礙、病毒感染、血管痙攣等因素引起的內耳缺氧、缺血,造成聽力受損有關[1]。臨床中常采用高壓氧治療,可改善患者內耳血液供應,其療效確切。但也存在患者依從性差或不良事件發(fā)生。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是針對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因素針對性的給予護理[2]。本研究給予采用高壓氧治療的突發(fā)性聾患者加以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以探尋其對患者依從性及不良事件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收治的120例采用高壓氧治療的突發(fā)性聾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60 例,男36例,女24例;年齡15~76歲,平均(46.42±4.95)歲;病程1~5 d,平均(1.63±0.15)d;單耳51例,雙耳9例;輕度耳聾24例,中度耳聾22例,重度耳聾14例。研究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齡17~75歲,平均(46.62±4.35)歲;病程1~6 d,平均(1.72±0.13)d;單耳50 例,雙耳10 例;輕度耳聾26 例,中度耳聾20例,重度耳聾14 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突發(fā)性聾相關診斷標準[3];②生命體征穩(wěn)定;③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細菌性耳聾、病毒性耳聾、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所致耳聾;②合并有嚴重心腦血管病,內分泌、代謝系統(tǒng)疾病者;③確診為精神類疾病或者癲癇病者;④存在嚴重記憶力下降、理解力差或者定向能力障礙者;⑤依從性較差無法配合治療或臨床資料不齊全者。
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內容包括指導患者遵醫(yī)囑服藥,為患者打造愉悅、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給予心理疏導,使患者身心放松。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保持膳食結構的合理性,戒煙、戒酒。依據(jù)患者身體情況及愛好指導患者進行有氧運動鍛煉,和患者溝通時要態(tài)度溫和親切,必要時可通過書寫形式進行交流。研究組加以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①收集患者全面的個人信息,查閱文獻、結合醫(yī)院實際情況分析總結高壓氧治療期間可能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并將其作為循證方向,制定針對的護理措施,給予患者個性化的循證護理干預。②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時給予患者發(fā)放健康手冊、詳細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過程各個階段情況以及治療事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情況,樹立治療信心。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根據(jù)患者的年齡、受教育程度給予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對患者疑問進行詳細解答并給予安慰。同時指導患者家屬給予陪伴,加強溝通。④減壓病干預。在減壓時,注意控制減壓速度。將減壓時間控制在30 min左右,并且整個減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如果出現(xiàn)異常立即停止減壓。⑤氧中毒干預。入艙前指導患者減少艙內動作,嚴格將吸氧時間控制在氧耐量的壓強時程內,患者吸氧30 min后給予一定的休息時間后,再進行吸氧。⑥肺氣壓傷干預。在開始治療前了解患者臨床癥狀,排除患者存在肺部疾病情況,指導患者保持自然呼吸狀態(tài),如果患者出現(xiàn)胸痛、咳嗽、躁動等情況,需及時給予干預。⑦鼻旁竇氣壓傷干預。治療前對患者進行逐一鑒別排除危險因素,對存在過敏性鼻炎、感冒的患者可以給予麻黃素滴鼻,在升壓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捏鼻鼓氣。⑧中耳氣壓傷干預。治療前指導患者進行張口、捏鼻、鼓氣、吞咽法等相關調壓動作,治療結束后進行鼓膜相關檢查。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斷標準:比較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以及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兩組治療依從性采用依從性評定量表進行評價,分為非常好、一般、差[4]。依從性=(非常好+一般)/總例數(shù)×100%。HAMA 用于評定患者焦慮情況,包括14 個項目,每個項目分值1~5 分,分值越高焦慮情況越嚴重[5]。HAMD 用于評定患者抑郁情況,包括17 個項目,每個項目分值1~5 分,分值越高抑郁情況越嚴重[6]。SF-36 用于評定患者生活質量,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7]。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 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展開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展開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n(%)]
兩組患者HAMA、HAMD、SF-36 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HAMA、HAMD、SF-36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F-36 評分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AMA、HAMD、SF-36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HAMA、HAMD、SF-36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HAMA HAMD SF-36研究組 60 干預前 25.13±2.61 26.31±2.19 69.31±6.61干預后 17.13±1.69*# 17.46±1.27*# 93.79±9.85*#對照組 60 干預前 25.26±2.47 26.30±2.47 68.79±6.17干預后 21.13±2.63* 21.13±2.64* 82.46±8.6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n(%)]
突發(fā)性聾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耳部疾病,臨床中常采用高壓氧治療,雖然療效很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患者對疾病認知不足、依從性差、治療不良事件多等,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有效的護理措施在高壓氧治療中至關重要。但常規(guī)護理模式內容單一、護理質量差,無法滿足患者護理需求。
本研究給予研究組采用高壓氧治療的突發(fā)性聾患者加以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研究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F-36 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可提高患者依從性及生活質量。分析原因是循證指導了解到患者依從性差的原因包括懷疑療效、恐懼、治療不適感、疾病認知程度低等,依照循證理論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指導等,提高患者對疾病和療效的認知,消除患者恐懼感,進而提升患者依從性,患者依從性高可積極地配合治療,有利于提升治療效果,因此生活質量較優(yōu)。干預后兩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其原因是突發(fā)性聾患者通常存在焦慮、抑郁等情況,且不良心理狀態(tài)會加劇病情惡化,不利于患者治療。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發(fā)病機制,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減輕患者對預后的擔心。通過心理評估可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在護患交流過程中通過心理干預方式可幫助患者減輕不良情緒,促進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
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可見,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可降低不良事件。分析原因是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通過分析總結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事件,依據(jù)循證理論,查閱文獻結合醫(yī)院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可有效預防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個性化循證護理模式在采用高壓氧治療的突發(fā)性聾患者中應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患者依從性以及生活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