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慧子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我國居民死亡的首位疾病,疾病的患病率不斷升高,并且朝著年輕的趨勢發(fā)展。冠心病容易出現(xiàn)諸多并發(fā)癥,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早期診斷是患者治療方案擬定的重要前提。現(xiàn)階段,冠心病診斷標準為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但是冠狀動脈造影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對于臨床醫(yī)師的要求較高,患者也需要負擔高額的檢測費用,且在術后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所以冠狀動脈造影的推廣受到臨床限制。隨著CT技術的不斷發(fā)展,CT冠脈成像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性,為無創(chuàng)檢測方式,操作簡單、安全性較高。為評估冠心病診斷中采用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的使用效果,本次研究選擇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間接診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展開調研。
納入我院就診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入院時間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所有入組者均接受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檢驗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女性34例,男性66例;年齡最小者55歲,年齡最大者75歲,平均年齡(63.55±4.75)歲?;A疾病情況:高尿酸血癥患者31例(占比31.00%)、高血壓患者25例(占比25.00%),糖尿病患者24例(占比24.00%),血脂異?;颊?0例(占比20.00%)。體重指數(shù)在20~29kg/m,平均體重指數(shù)(26.47±2.55)kg/m。
納入標準:(1)本次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2)患者在7天至14天中先后接受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檢驗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3)本次研究在倫理委員會批準下進行。排除標準:(1)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2)造影劑過敏的患者;(3)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疾病的患者;(4)資料缺失者或中途退出研究者;(5)精神類疾病的患者;(6)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即血肌酐值在176.8mmol/L以上。
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檢驗:使用64排螺旋CT機(廠家飛利浦,型號ingenuity 64排CT)開展檢測,指導患者平穩(wěn)呼吸,在患者調整心率在每分鐘65次后實施掃描工作。在掃描前訓練患者進行屏氣練習,保證患者的屏氣時間可以在25秒以上。在檢查前為患者連接心電圖,調整患者的心率變化幅度在每分鐘3次以內。檢查時,將患者雙手上舉,連接胸前心電導聯(lián),在患者的肘靜脈留置20G的靜脈留置針,開展同層掃描。調整參數(shù):準直、擴句、電壓、電流與重建層后分別設定為0.6mm、0.2、120kV、850mA、0.5mm,以氣管隆嵴下水平至心臟橫膈面水平開展掃描。完成上述操作后,注射碘海醇對比劑(生產廠家為北京北陸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31168,規(guī)格為50ml:17.5g),劑量為70ml,注射速度為5ml/s。注射氯化鈉注射液(生產廠家為河北天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33844,規(guī)格為10ml:90mg*5支),劑量為40ml,注射速度為5ml/s。調整為心臟掃描方式,使用圖像處理,觀察冠狀動脈起源、走向、管腔、管壁。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首先為患者進行橈動脈穿刺,6f 多功能導管置于左、右冠狀動脈口,觀察左、右冠狀動脈主干及其相關分支的病理變化。左側冠脈檢查時,取肝位、蜘蛛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等,右側冠脈檢查時取左側位和右側位。
(1)分析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對冠狀動脈疾病的陽性檢出率。
(2)統(tǒng)計病變血管和斑塊數(shù)量。檢測并記錄冠狀動脈病變數(shù)據,包含右冠狀動脈、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記錄病變血管上的斑塊數(shù)量(軟斑塊、纖維斑塊、鈣化斑塊、混合斑塊)。
(3)分析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診斷的準確率、靈敏度、特異性、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準確率=(真陽性數(shù)+真陰性數(shù))÷總數(shù)×100.00%。靈敏度=真陽性數(shù)÷(真陽性數(shù)+假陰性數(shù))×100.00%。特異性=真陰性數(shù)÷(真陰性數(shù)+假陽性數(shù))×100.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數(shù)÷(真陽性數(shù)+假陽性數(shù))×100.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數(shù)÷(真陰性數(shù)+假陰性數(shù))×100.00%。
(4)統(tǒng)計兩種檢查方式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診斷。冠狀動脈狹窄分級標準:①輕度狹窄,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在50%以內;②中度狹窄,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在51%以上,但低于75%;③重度狹窄,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在75%以上;④閉塞,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達到100.00%。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3.0處理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全部數(shù)據資料,應用(%)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差異性應用卡方檢驗。若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則P<0.05。
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在冠心病的檢出率為(88/100)88.00%,陰性檢出率為(12/100)12.00%。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的陽性率相比,無明顯差異性,(x=0.0457,P=0.8306>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分析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的診斷效果
不同類型冠狀動脈經由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診斷,發(fā)現(xiàn)斑塊病變血管共208支,其中左前降支病變率最高(41.83%),其次為右冠狀動脈(21.63%)、左主干(20.67%)、左旋支(15.87%)。在斑塊數(shù)量上,鈣化斑塊(48.08%)占比最高,其次為混合斑塊(24.04%)、軟斑塊(15.87%)、纖維斑塊(12.02%)。見表2。
表2 統(tǒng)計病變血管和斑塊數(shù)量
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診斷的準確率為(95/100)95.00%,靈敏度為(85/87)97.70%,特異度為(10/13)76.92%,陽性預測值為(85/88)96.59%,陰性預測值為(10/12)83.33%。
兩種診斷方式在輕度狹窄診斷中存在明顯差異性,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輕度狹窄診斷檢出率更高,高于冠狀動脈造影,(P<0.05)。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在中度狹窄、重度狹窄、閉塞的檢出率與冠狀動脈造影檢出率無明顯差異性,(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統(tǒng)計兩種檢查方式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診斷[n(%)]
冠心病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疾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容易引發(fā)諸多不良預后。冠心病臨床患病率高達10%至15%。據大數(shù)據調查顯示,近60%的冠心病患者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律失?;颊咄A后不佳,疾病容易提升機體心肌耗氧量,導致心衰,提升死亡風險。臨床多應用藥物治療冠心病,旨在降低患者心律失常的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延緩患者心衰進展,延長壽命,降低不良事件,提升生活質量。冠心病治療方案的準確擬定對于改善患者病情與后續(xù)非常重要,所以,冠心病診斷至關重要。
冠狀動脈造影冠心病診斷金標準,對醫(yī)師的操作要求高,費用高,對患者產生的創(chuàng)傷大,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且研究發(fā)現(xiàn),冠狀動脈造影在血管狹窄程度的顯示上有不足之處,如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會存在冠狀動脈重構,影響醫(yī)師對于患者病情程度的判定。
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具有諸多優(yōu)勢,時間分辨率較高,在掃描中的速度快,圖像質量不會受到心率的影響,可以更好地顯示豐富的解剖細節(jié)。與常規(guī)CT診斷方法相比較,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可以評估動脈管壁的狹窄情況,且掃描的時間快,范圍覆蓋面較大,尤其是Z軸具有較高的分辨率。此外,經過臨床研究證實,冠心病診斷中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管變異情況,有利于降低患者手術操作中的風險。此外,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具有可重復操作性,使用造影劑的劑量少,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待檢者的全部冠脈病情信息,對于患者治療方案的擬定具有重要價值。經過多年臨床使用,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已經被認可具有高準確性和高陰性預測值。阿卜杜乃比·阿卜杜艾尼在《分析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中,64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顯示,陰性預測值93.29%,陽性預測值80.38%,特異性93.29%,準確率89.71%,其研究結果與本次研究無明顯差異性。在此次研究中,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診斷的準確率為95.00%,靈敏度為97.70%,特異度為76.92%,陽性預測值為96.59%,陰性預測值為83.33%,充分說明在冠心病的診斷中,應用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是,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同樣存在一定的不足,會出現(xiàn)一定的假陰性率,主要是由呼吸偽影、嚴重鈣化、心律不齊等因素導致。臨床上為更好地降低疾病的漏診與誤診,必要情況下需要為患者開展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以保障疾病診斷的準確率,為患者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提供參考意見。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的診斷中64排螺旋CT冠脈成像具有較高的準確率、靈敏度與特異性,值得在臨床中予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