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濤
重型顱腦外傷是一種原發(fā)性的腦實質性損傷,是由于患者頭部受到強烈的外力暴擊導致[1]?;颊叩呐R床癥狀主要為廣泛白質變性、神經軸索回縮球等,嚴重情況下,可能造成患者終身殘疾或死亡[2]。因此,有效的早期治療有助于患者盡快治療,改善預后效果,減少死亡率[3]。若患者出現肺部感染將會使其肺臟可能產生廣泛的纖維化,這會損傷呼吸功能,引發(fā)呼吸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干擾患者疾病康復,促使重型顱腦外傷疾病危害性加劇,同時造成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4]。本研究為探討不同劑量鹽酸氨溴索防治老年重型顱腦外傷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及安全性,選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宜興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就診的老年重型顱腦外傷患者70例,分別采用大劑量鹽酸氨溴索治療和小劑量鹽酸氨溴索治療,探討兩組患者檢查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宜興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就診的老年重型顱腦外傷肺部感染患者70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60~85歲,平均(69.13±0.49)歲;觀察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60~85歲,平均(69.41±0.66)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試驗研究內容對患者進行詳細告知,講解后,患者在明確知曉情況下,簽署同意書,試驗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重型顱腦外傷臨床癥狀,無嚴重器官疾病。排除標準:不配合者,有精神疾病者。
對照組采用大劑量鹽酸氨溴索治療,采用300 mg的鹽酸氨溴索(國浙江康恩貝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773,規(guī)格:2 mL∶15 mg)靜脈注射,1次/d。觀察組以小劑量鹽酸氨溴索對患者開展臨床治療,劑量30 mg,12 h給藥1次。
所有患者均給予鹽酸氨溴索進行霧化吸入治療(劑量15 mg),12 h給藥1次,給藥抗生素,開展抗感染治療,實施體位調整,翻身、叩背等,給予患者臨床干預。7 d后,采集治療相關指標項,進行療效分析[5]。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
顯效:體溫、白血球計數等均恢復至正常范圍,胸部炎癥消失,痰液變稀,患者可自行咳出,自主呼吸狀態(tài)下,血液中氧飽和度超過94%;有效:體溫、白血球計數等較治療前改善明顯,胸片檢查肺部基本正常,痰液仍然黏稠,自行咳出較困難,脫氧下血液中氧飽和度超過90%;無效:體溫高于38℃,白細胞計數大于12×109/L,檢查可見肺部紋理有增粗痰液黏稠,自行咳出困難,脫氧后血氧飽和度低于90%[6]。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不良反應情況包括惡心、嘔吐、腹瀉情況,并統(tǒng)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對咳嗽、肺部啰音、氣喘、咳痰等疾病癥狀緩解時間進行匯總。
臨床指標項采集項分別為體溫、心率、呼吸頻率等。
本文對重型顱腦外傷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和感染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95%作為信賴區(qū)域,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對照組為77.14%。兩組治療有效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情況比較[例(%)]
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2.86%,對照組為20.00%,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例(%)]
對照組癥狀緩解時間行采集后與觀察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疾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
表3 兩組患者的疾病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
組別 咳嗽 肺部啰音 氣喘 咳痰對照組(n=35) 2.34±1.15 5.33±1.29 3.06±1.27 4.53±1.54觀察組(n=35) 2.49±1.08 5.45±1.13 3.18±0.96 4.87±1.38 t值 0.562 0.414 0.446 0.973 P值 0.576 0.680 0.657 0.334
治療前、治療后兩組間均可見明顯改善,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項比較()
表4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項比較()
組別 體溫(℃) 心率(次/min) 呼吸頻率(次/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35) 38.42±0.36 37.02±0.33 122.04±15.07 85.27±10.68 33.04±2.17 19.48±1.20觀察組(n=35) 38.39±0.45 37.27±0.69 122.15±13.79 87.51±8.37 33.10±2.06 20.05±1.35 t 值 0.308 1.934 0.032 0.977 0.119 1.867 P值 0.759 0.057 0.975 0.332 0.906 0.066
隨著經濟和交通的發(fā)達,高處墜落和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率也在提高,顱腦損傷的比例不斷增加。重型顱腦外傷是由旋轉加速造成的頭部重傷和剪切力造成因神經軸索破裂和毛細血管損傷的原發(fā)腦實質性損傷,重殘率與死亡率較高。臨床上,對重型顱腦外傷及時做出準確診斷,能夠對患者疾病救治及時性、預后、神經系統(tǒng)功能恢復產生促進作用,以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7]。臨床醫(yī)學對重型創(chuàng)傷或特重型創(chuàng)傷患者臨床治療時間普遍較長,治療期間多使用脫水劑、抑制劑、激素等類型藥物,對患者因重型顱腦外傷所致癥狀反應進行干預,但藥物使用時間過長會發(fā)生侵襲性病癥。預防性的抗生素使用正在慢慢增加,對患者免疫系統(tǒng)功能存在一定影響性,進而加劇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F代醫(yī)學正在逐步發(fā)展,科學的治療方法正在不斷進行研究,高科技應用也被廣泛使用[8]。對顱腦損傷并發(fā)肺部感染的產生機制研究也有一定的提高,對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也進行深入研究[9]。但是也不能改變其致殘率和死亡率高持不下的情況。綜合上述影響因素,將對患者及其家屬心理和經濟造成負擔,同時加劇社會負擔,存在明顯影響性[10]。
老年人出現顱腦外傷的概率為各年齡段總數的9%~16%,稍高于孩子和年輕成人。隨著現在CT技術的普及,頭部外傷的顱腦能力正在提高[11]。老年顱腦創(chuàng)傷死亡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患重型顱腦外傷人群,達30%~65%。原因在于部分老年患者合并腦萎縮疾病,該疾病的發(fā)生影響腦組織彈性,使腦組織變得脆弱,因此在發(fā)生重型顱腦外傷時,加劇疾病損害性,從而引發(fā)血管損傷、破裂和出血[12]。部分老年重型顱腦外傷患者還并發(fā)腦血管硬化,容易發(fā)生顱內出血和嚴重的腦挫裂傷。另外,受傷后的肺部感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狀態(tài)。肺部感染為重型顱腦創(chuàng)傷后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大部分情況下,損傷后3~6 d會發(fā)生[13]。肺部感染的發(fā)生率通常與腦損傷的程度成正比[14]。肺部感染對患者的腦損傷程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主要作用機制有兩個要點:(1)肺部氣體交換異常,造成血液中血氧飽和度降低,干擾腦部氧供給;(2)肺部感染導致發(fā)熱,促進代謝,增加氧氣消耗量[15]。因此,肺部感染發(fā)生后,將明顯加劇腦缺氧程度,加劇腦組織壞死進程。重度的顱腦損傷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則會加重損傷,形成惡性循環(huán)的可能性[16]。老年患者由于身體機能逐漸下降,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癥[17]。
本研究顯示,采用小劑量的鹽酸氨溴索治療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80.00%,而采用大劑量的鹽酸氨溴索治療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77.14%,兩者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其他文獻中研究結果相似[18]。這表明加大鹽酸氨溴索劑量并不能改變其治療效果。因疾病所致癥狀反應于治療后緩解時間比較,不同劑量使用鹽酸氨溴索進行治療患者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指標項采集整理,各組間均可見明顯改善,但行治療后指標各項仍無差異。由此可見,使用不同劑量鹽酸氨溴索均能對重型顱腦外傷并發(fā)肺部感染患者產生良好治療作用,可使患者的疾病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有助于其疾病康復。此外,采用大劑量的鹽酸氨溴索治療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2.86%,采用小劑量的鹽酸氨溴索治療的患者為20.00%,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加大鹽酸氨溴索劑量會使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增加,干擾疾病治療期間患者用藥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疾病救治實施效果及疾病康復存在不利影響,嚴重時還可使患者疾病康復時間得以延長,因此用藥效果遠不及小劑量使用鹽酸氨溴索。綜合分析,小劑量鹽酸氨溴索的使用在重型顱腦外傷并發(fā)肺部感染疾病治療中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性,促進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救治,由此可使其疾病康復、機體生理功能回復等方面產生促進作用,用藥效果極佳,在臨床疾病治療中具有良好疾病治療的功效。
綜上所述,鹽酸氨溴索的使用需要控制劑量,若使用大劑量的藥物,會增加不良發(fā)應發(fā)生率,導致治療效果適得其反。因此臨床上要控制鹽酸氨溴索劑量的使用,小劑量的鹽酸氨溴索不僅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還能減少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