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曾遇到許多問題與困惑:學生懶散拖延、人際交往存在障礙、沉迷游戲而荒廢學業(yè)……在讀了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后,回望9年班主任工作經歷,我總結了班級管理中要貫徹運用的幾個原則。
養(yǎng)成習慣,鑄就品德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绷晳T是知識(做什么,為何做)、技巧(如何做)和意愿(想要做)的交會,三者共同構成個人行為習慣。對高中生來說,培養(yǎng)自律至關重要。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自律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學習中如何實踐自律。而針對部分學生存在的攀比現(xiàn)象,班主任可引導學生思考真正的貴族精神,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養(yǎng)成謙遜和節(jié)約的習慣。
個人精進,以終為始
作為班主任,我的首要任務是引導學生思考“我是誰,我為何選擇來這里,三年后的我要去哪里”,從而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樹立學習目標。高一報到時,我要求學生結合個人實際制定“九十天個人精進計劃”,學生每天完成一定量的練習并利用晚自習“復盤總結”,由選定的“監(jiān)督人”簽字評價。
而要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須持之以恒地閱讀、背誦,不斷培養(yǎng)語感。從入校開始,我就督促學生完成“周清”,即每周背誦一定量的中英文經典文章,每周統(tǒng)計并及時公布,優(yōu)秀的給予獎勵,未完成的給予懲戒。通過這個學習任務的堅持,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以終為始),行動上實現(xiàn)從“消極被動”到“主動參與”(積極主動)的轉變,時間管理上每天優(yōu)先完成“個人精進計劃”或“范文背誦”的任務(要事第一)。
團隊建設,合作共贏
史蒂芬·柯維博士提出“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tǒng)合綜效”三個高效能習慣,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始終遵循尊重差異、取長補短的原則,引領學生在團隊中敞開胸懷、博采眾議,增強集體凝聚力。從帶領學生學習《羅伯特議事的十二條規(guī)則》到召開“學會傾聽和欣賞”主題班會,再到每日設計“班級點贊板”“九十天團建計劃”“為同班同學設計獎狀”……師生攜手打造“班級命運共同體”。
不斷更新,放大格局
史蒂芬·柯維指出,人要從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四個層面不斷更新、超越自己,實現(xiàn)自我提升和完善。我引導學生體會校訓“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內涵。當學生學會站在“時空軸”上看問題時,就不會整天低頭“數(shù)糖果”,不會過于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腳下就有了路。我還引導學生每日“復盤”:和昨天的自己相比,今天有沒有新變化?能否做到健康飲食、充足休息、定時鍛煉?能否堅持不斷學習、磨礪心智、開闊視野?這樣不斷思考,學生會不斷升級認知系統(tǒng),心智就會愈來愈成熟。
教師專業(yè)成長之路漫漫,專業(yè)閱讀是源頭活水,育人實踐是半畝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才能營造風清氣正、和諧融洽的育人環(huán)境,使學生浸潤其中,樂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