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演
塵世間最美的花是什么花?繭花!
環(huán)衛(wèi)工人老王,種過地、賣過菜、刷過盤子,后來選擇凌晨掃大街,頂風冒雨一掃就是37年。
他手中掃帚的另一端,不僅系著城市的潔凈和美麗,還“托”著他年邁父母的晚年生活。去年,老王被評為了勞動模范。
兒女心疼老王,勸他別再干了,老王沒聽。前半生養(yǎng)家操心兒女,后半生兼顧奉養(yǎng)二老——兩邊的擔子,他想盡力都挑好。
一次,在早餐店,老王摘下他那厚手套,一雙粗糙的大手布滿老繭,赫然在目——一個個凸出于平坦手心的繭,像極了怒放的梅,開了“花”,有些血黃,更像是他人生的勛章??粗中睦锏睦O花,我想起了一句話:勞動最光榮!
對于手心里的“繭花”,我是熟悉的。
小時候在家里,母親最喜歡抱著我,常用結繭的雙手摩擦我的臉。
記得有一年冬天,母親披一件蓑衣,戴一頂斗笠,半蹲在河埠頭,雙手浸泡在冰冷的水中搓洗蘿卜,路過的二嬸問母親:“姐,那么冷的水,你手上的‘繭花不痛嗎?”
“痛,像刀割一樣痛?!蹦赣H回答道。
什么?繭兒能開花?我好奇地跑上前去,想看個究竟??墒牵赣H手上,除了一道道皸裂開來的細細的小口子外,什么也沒有。我湊著鼻子聞,以為會聞到花朵沁人的芬芳,結果令我失望。
“手上為什么會有‘繭花呢?”我問母親。母親一邊洗蘿卜,一邊對我說:“是風把花開在我手上的?!?/p>
母親說得詩情畫意,可我分明發(fā)現,開在母親手上的一個小口子在往外滲血,那是“繭花”在盛開嗎?長大后,我才幡然明白——最為可親可愛的是母親那雙結滿“繭花”的手!
“繭花”似花非花,卻比花朵更具有生命真諦與情愛積淀。
一次,跟著母親去割草,母親教我把那些野草割掉,放在籃子里帶回家喂牲口。初次勞動,小手上就磨出了水泡,鉆心地痛??次引b牙咧嘴的樣子,母親很心疼,她把我手上水泡細心地挑了,還給我包扎好,囑咐我不要碰水。沒幾天,我驚奇地發(fā)現,手心里水泡慢慢萎縮的地方,居然也開出了“繭花”。慢慢地,我才懂得了“繭花”的含義。
父親今年八十多歲了,依然情系田疇,他肩上的“繭花”依舊清晰可見。
父親肩上的“繭花”,是被扁擔磨出來的——挑稻捆、挑麥捆、挑水、挑糞、挑筐子、挑簸箕等等,充滿了每個日常。
記憶中最深刻的要數挑稻捆了。兩捆稻子,一百多斤是有的,挑在肩上,便會晃來晃去,著實讓人受累。
挑擔子,挑的時間長了,就會將扁擔磨得光滑锃亮,同時也會將肩膀磨出老繭。扁擔因光滑锃亮,而變得特別有質感;肩膀因老繭,而變得特別寬厚。肩膀上的“繭花”,是扁擔與肌肉共舞“華爾茲”而來的,它充分展現了勞動的樸實之美。
每次看到父親肩上的“繭花”,我就會想到一句古訓,“鐵肩擔道義”。
父親肩上的老繭,像一朵芬芳蕩漾的無名花,默默地溫馨著家里的每一個人。
繭花,生活的一個特殊標記。勞動者的“繭花”大多開在腳上、手上和肩上?!袄O花”雖然開的部位形態(tài)各異,卻都有著巨大的承擔、隱秘的傷痛和執(zhí)著的堅持的內涵?!袄O花”里,裝載了太多的鮮血和汗水。
我見過的最令人動容的“繭花”,是一位同事的奶奶的。她的右手中指上,戴著一個頂針??恐鎰e人縫縫補補,她養(yǎng)活了幾個孩子,并將他們一個個培養(yǎng)成才。同事為老人買了一枚金戒指,希望老奶奶將那個頂針換下來。可是,頂針戴得太久了,將頂針兩側的手指,擠磨出厚厚的老繭,根本摘不下來。老人直到臨終,手指上還戴著那個陪伴了她大半生的頂針。
每一朵“繭花”,都是生活在他們身上打下的深深烙印——大愛無疆,值得我們每個人敬重。
我敲下這樣的詩句——
金花、銀花
美不過勞動者身上的繭花花
千種花、萬種花
香濃難比繭花花
一朵朵、一瓣瓣
汗流中吐蕾
磨礪中綻放
拼搏中閃光
它是一幅美麗的畫
它是一束愛的光榮花
(重天摘自《聯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