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琴
長期以來,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狀況與他們當前的學習水平主要受到學生智力因素的影響,認為學生智力高低導致學生成績優(yōu)、良、差之分。其實這種觀念存在很大的偏差,導致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差的重要原因是其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包括學習習慣、思想觀念、學習態(tài)度、性格、意志、學習動機、情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初中數學課程而言,其中包含很多公式、理論。這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從而導致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不高,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導致他們學習成績落后。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通過關注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生加強思維方面的引導,并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以提高數學學習質量,從而為學生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基礎。
一、非智力因素概述
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參與認知,卻在行為活動中自發(fā)形成的心理特征,包括精神、情感、態(tài)度等,非智力因素是人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一種心理活動。我國最早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非心理因素與教學的結合研究,并認為學習成績的優(yōu)秀并非只受智力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而且這一影響所占比例較大,其主要包括學生性格、意志、學習動機等。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析,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育,這也使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的情況,而且這一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興趣、思想、學習動機所造成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還需要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挖掘學生的潛在價值,培養(yǎng)出更多的人才。
二、數學成績與非智力因素的關系分析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知識,同時還需要加強學生學習意志和學習動機等非智力因素的分析,并結合非智力因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學習習慣因素
在現(xiàn)實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都具有較好的學習習慣,他們能夠將學習作為自己的任務,而且并不需要外在力量的督促,能夠及時做好預習、檢查和復習。但是很多學生并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從而導致在上課時跟不上教師的步伐,在課后又無法有效完成作業(yè),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一直處于中下水平。另外,一些學生過分依賴教師,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少有自己的見解,往往對數學知識進行死記硬背,沒有充分理解知識內涵,而且部分學生較懶散,不能及時梳理和鞏固知識,從而導致各種數學概念記憶混亂,嚴重影響學習效率和學習信心。
(二)缺少學習成功體驗
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學習積極性較高,這主要是由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許多成功的體驗,從而使自己的內心得到了滿足,能夠主動去探索數學世界。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在解答一些具有難度的數學題目的時候,往往舉步維艱,解題效率低下,甚至長時間思考仍然無法找到解答問題的線索,從而導致他們學習信心不足,而且失敗次數越多,學生就越懈怠于去思考,認為自己與數學無緣,從而導致他們與數學的距離越來越遠。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失望、沮喪、壓抑等情感。他們只能解答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當再次遇到難題的時候,就不愿再去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在經歷失敗之后,開始產生厭學心理,一次次的失敗,使他們喪失了學習數學的熱情,在心理上打敗了自己。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質量,這也是導致學生成績處于中下水平的主要原因。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分析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都對數學有較大的學習興趣,而且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大腦非?;钴S,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這也是學生取得優(yōu)秀成績的法寶。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不斷完善教學方法,通過有趣的數學知識吸引學生,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探索知識的欲望,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以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為例,教師在講授這節(jié)課內容的時候,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平行四邊形模型,從而了解平行四邊形是不穩(wěn)定的。通過動手制作可以促進學生深度思考,通過動手引導學生探索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可以使學生全面了解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并對相關知識點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通過有趣的實踐活動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避免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產生厭倦。
(二)強化意志培養(yǎng)
初中數學學習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一些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容易產生放棄的心理,甚至會喪失學習動力和學習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不服輸、堅持不懈的品格,要讓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毅力,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且為了實現(xiàn)目標而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努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數學特性加強對學生個人意志品格的培養(yǎng)。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嚴謹性和抽象性,部分學生可能存在粗心大意的情況,或者對相應的理論知識沒有充分掌握,從而導致他們在解題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細心習慣,并強化意志培養(yǎng),讓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具有不屈不撓的品格,堅持思考直到解決問題。
(三)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答問題的時候,他們會增進學習情感達到心理滿足。為了避免枯燥的數學知識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通過自身努力去解答一些數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他們內心得到滿足。同時通過這種方法,還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使他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能夠永不言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大膽互動、交流、研討。然后教師充分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洞悉學生各方面的表現(xiàn),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想、態(tài)度、行為等方面進行贊賞,給予學生相應的肯定,認可學生并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學習的快樂。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教師可以事先設計出不同難度的問題,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提問。例如,對于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具有探究性和挑戰(zhàn)性。對于學習成績中等的,教師可以適當降低學習問題難度,引導學生思考,使他們能夠通過查找資料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可以提出一些基礎性的問題,或者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置一些難度較低的探索性問題,以此激發(fā)學生情感,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體驗,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鼓勵學生積極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華。(2)積極評價學生。對學生給予肯定的評價,多鼓勵和贊揚學生,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對于學生存在的問題,要耐心指導,當學生陷入困境或失敗中,要鼓勵學生繼續(xù)勇敢地嘗試,努力學習,培養(yǎng)學生強大的內心。(3)要著重挖掘學生的潛能,尋找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并使其繼續(xù)保持,激勵學生全面發(fā)展。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近些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事業(yè)有了明顯的進步,但是學生仍然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對于初中數學而言,學習過程是枯燥的,而且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一些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合理的學習計劃,導致學生無法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學習效率比較低。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過程,注重一些學習方法的傳授,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使他們在短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知識,讓他們有空余時間進行課外的活動和深入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家長進行合作,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監(jiān)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是學好數學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利用課前預習,使學生在上課前對所學內容有初步的感知,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教學重點和難點更容易掌握。學生在課堂中也能集中注意力去聽教師講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布置一些預習任務,通過網絡平臺傳遞給學生家長,要求學生家長進行合理監(jiān)督,通過這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另外為了避免機械性學習,加大學生學習壓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歸納和總結,教師通過對學生總結的內容進行評估,并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解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并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督促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使其投入數學學習中。通過關注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