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澤仁
分層教學法是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為判斷基礎,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狀況,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對學生的體育教育進行分層指導、分層評價,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完善合理的體育教育,從而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读x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2年版)》要求:“關注地區(qū)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薄敖虒W內容的選擇和設計要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習基礎、身體特征、體能發(fā)展敏感期和心理發(fā)展特點等,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應高度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做到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特別要關注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促進每一位學生更好地發(fā)展?!狈謱哟谓虒W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標確立的教學理念和要求,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此,筆者就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予以探討。
一、劃分教學層次
教學層次的劃分并不是進行簡單的教學分組,而是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身體素質、體育基礎、運動能力、智力、興趣、意志品質等相關因素,按遞進的關系將教學對象劃分成若干不同的組別。在教學中,筆者根據測試出來的班級學生體育成績,以及結合學生體育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運動技能、身體素質、思維水平和心理素質等因素的差異,在訪談調查分析之后,按照學生自愿的原則,將學生分成上(A層)、中(B層)、下(C層)三個層次。A層學生是所有學生中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他們能夠很好理解教材內容,熟練掌握技術動作要領,在學習中有一定得思考能力,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能夠自主地解決。B層學生屬于課中基本能掌握動作,但技術穩(wěn)定性還不夠的學生。C層學生屬于技術動作難以掌握,學習積極性不高的一類學生。
二、教學目標分層
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具體特征,制定差異化的教學目標,使體育教學目標既要有統(tǒng)一也要有區(qū)別。按照體育教學目標的要求,課本教程規(guī)定了“三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及基本技能,這是每個學生都能應當達到的,然后就是教材廣度、教材深度、教學速度、深層次知識理解和高難度體育練習等教學目標的制定,這時需要教師根據班級分層的具體情況區(qū)別對待。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A、B、C三個層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分別制定具有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性和基本性的教學目標,即:A層次學生選擇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掌握基本運動技能和運動素質的基礎上,對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拓展,將學生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B層次學生應當采用發(fā)展性目標,在讓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前提下,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拓展;C層次學生選擇基礎性目標,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基本體育素質。
三、教學方法分層
在分層教學中,對不同層次學生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不盡相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不同,那么教師針對學生的教學方法也要有所不同。要運用合理而適合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所學內容。例如排球墊球的教學,對掌握比較好的A層次學生來說,可以提高練習的難度,比如兩人的對墊球、多人圍成圈的墊球、對墻的墊球和不停變換墊球高度的自墊球,另外還可以安排相應的素質練習內容,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對于初步掌握技術的B層次學生來說,主要還是需要加強他們動作的穩(wěn)定和準確性,在練習的內容主要還是以加強對擊球的感覺的練習,主要可以以墊球練習為主,在練習次數(shù)上要提高。對于C層次的學生,在學生很難理解動作要領的情況下,教師應采取下列的教學步驟:(1)讓學生把球置于正確的擊球部位,然后進行走動的練習,讓學生體會球在正確的擊球部位的感覺。(2)讓學生在原地做拋球然后固定動作用正確的擊球部位去接球和擊球的動作,進一步練習對球的落點的判斷和動態(tài)中擊球的感覺。(3)一人持球置于體前,另一學生用完整的插、夾、伸、提、墊的動作去擊球,不需要把球擊出,主要體會下肢和上肢動作的協(xié)調配合,以及提高擊球部位和擊球點的感覺。(4)練習一人拋球,另一人墊球,主要是正面的墊球。三個層次的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可以進行動態(tài)的層次遞進,C層次的學生在達到一定的程度后可以進入到B層次或A層次去練習,B層次可以遞進到A層次,A層次可以去B層次和C層次進行輔導,同組間可以進行互幫互助,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整個教學和學習過程是動態(tài)的、開放的,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也是動態(tài)的,根據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動態(tài)地遞進。
四、教學評價分層
教師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在對其進行評價的時候要保證不打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能夠鼓勵學生開發(fā)自身的潛力,了解自己的水平并堅持訓練和學習下去。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弱化評價中選拔和鑒別的功能,而是要著重著眼于其激勵的作用,將此作用突出并放大,這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在學習和訓練過程中更加自信,使創(chuàng)造性得以發(fā)揮。例如,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好,籃球技能掌握也較熟練的A層次優(yōu)秀學生予以適當?shù)姆穸?,避免其驕傲自大,適當?shù)姆穸軌蚣钇鋱猿植恍傅赜柧毑粩噙M步,而對于籃球學習能力較差的C層次學生來說,教師則要通過對其訓練過程中不斷予以肯定來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和發(fā)展,讓學生體會到自己進步的成就感。
總之,體育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在學校體育教學過中要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充分關注不同地區(qū)、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差異,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接受基本的體育與健康教育,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