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波
清風、陽光與黃燦燦的稻浪,勾勒出天地之美。我相信,蝸居在鋼筋混凝土叢林里的城市人向往農(nóng)村、憧憬秋收,只不過是釋放一下沉重的身心或者附庸風雅。如今,雖然農(nóng)機收割普及率很高,但農(nóng)家在秋收中付出的辛勞仍然是我們無法體會的。其實,秋收的風景就是農(nóng)人的張張臉龐,那深深淺淺皺紋里綻放的笑容,那黝黑面頰閃耀的榮光,那額頭汗水流淌的幸福。
秋收時節(jié),每塊稻田是不一樣的,看著那些稻谷今天還染有許多綠意,沒有耕種經(jīng)驗的人以為收割還要些時日,不料兩三日陽光一曬,轉(zhuǎn)眼就可以開鐮了。對這些細微的差別,農(nóng)民是能察覺到的,收與不收,他們心中有數(shù)。秋糧,是大地回饋給耕耘者最美好的禮物,然而暑熱的余威常常與秋風秋雨結(jié)伴而行,稻田里成熟的谷子能否安全入倉,就成了農(nóng)民寢食難安的一塊心病。糧安天下,是百姓之盼,也是國家之福。
兒時的秋收,連“稻草人”都在驅(qū)趕麻雀、站崗放哨,因而學校會給同學們放幾天農(nóng)忙假,為大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秋風送爽,瓜果飄香,金黃的稻谷,紅紅的高粱,飽滿的玉米,甜甜的紅薯……空氣中流淌著一種成熟的香,豐茂的田野就像一幅多彩雋永的油畫。在忙碌的秋收里,我覺得自己似乎長大了,緊張而又有趣,繁忙而又幸福,因為這是一年的成果,這是來年的衣食住行,這是未來的憧憬。
遠離了鄉(xiāng)村,但想起田野,想起秋收,心中就有一種手握鐮刀的沖動。
開鐮收割的日子快到了,然而幾場秋雨卻使我憂心忡忡。天一放晴,我便走向收獲的原野,幫鄉(xiāng)下親戚打打雜活。收割機的轟隆聲劃破了鄉(xiāng)村的清寂,脫粒后的稻草一排排整齊地倒在田間。在一塊尚未收割的稻田,一位兩鬢斑白的老農(nóng)站在田埂上,神情凝重地注視著那豐腴飽滿的稻谷,長時間紋絲不動,猶如雕像一般。一陣清爽的秋風拂來,掀起了他的衣角,身前的稻谷頓時起伏涌動,香氣四溢。
望著老農(nóng)那張飽經(jīng)滄桑的臉,我深深地知道他此時的思緒。他肯定在回憶春分的躬耕翻土,谷雨的施肥育苗,芒種的插秧保灌,夏至的抗旱滅蟲……而這些該耗去他多少辛勞和汗水?。∫虼?,面對這金燦燦的稻谷,他怎能不一往情深地久久凝視呢?或許,他想到馬上就要開鐮忙活了,曬場該清掃了,農(nóng)機也該維修了,于是臉上的皺紋便溝壑交錯起來;瞬間,他可能意識到即將吃上香噴噴的新米,金黃的稻谷就要變成白生生的大米了,臉上的皺紋又幸福地舒展開來。
農(nóng)機聲聲,銀鐮輕舞,大地秋收。農(nóng)民,這些大地之子,累并幸福著,天道酬勤,用汗水澆灌春天,一份耕耘;用笑容收割秋天,一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