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嫻 趙麗莎
【內容提要】對外援助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援助項目的實體性特點及其蘊含的國際情懷,能夠生動詮釋“一帶一路”互利共贏的理念,使中國親和友善的國家形象立體豐滿,在“一帶一路”敘事中可以發(fā)揮戰(zhàn)略支撐作用。我國重視援助項目宣傳,通過宣傳工作機制化和業(yè)務核心化,開展以項目案例為主要內容、以受援國媒體為主要平臺的宣介。面對“一帶一路”復雜的境外輿論態(tài)勢,下一階段應立足于援助項目的獨特優(yōu)勢,統(tǒng)籌設計宣傳政策,因地制宜挖掘具有亮點的宣傳內容,打造多元主體參與、多方位渠道并進的宣傳格局,有力闡釋我國的發(fā)展觀和全球觀,為共建“一帶一路”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chuàng)造良好國際輿論環(huán)境。
【關鍵詞】對外援助 項目宣傳 “一帶一路”
對外援助項目①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深化政策溝通、加快設施聯(lián)通、推動貿易暢通、促進資金融通、增進民心相通上發(fā)揮作用,積極推動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②做好援助項目的宣傳工作,對項目產生的效果及其中蘊含的政策理念和人文情懷進行宣介、闡釋,能夠二次放大援助效益,是促進民心相通具有說服力的抓手,是增強各界認同感和支持度的有效方式,是塑造我國親和友善國家形象的重要陣地,對于共建“一帶一路”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對我國對外援助項目宣傳的意義和現(xiàn)狀加以梳理,分析總結問題和挑戰(zhàn),并提出對策建議,以期進一步提升援助項目的宣傳效益,講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的援外故事。
一、對外援助項目宣傳在“一帶一路”敘事中的獨特性
(一)援助項目的實體性有助于生動敘事
援助項目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有著具體的受益群體,也就擁有了廣泛的宣傳素材,易于找到切入點。通過展現(xiàn)受益者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讓廣大民眾切實體會到“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聯(lián)通等宏大主題下帶來的具體而細微的好處,能夠使“一帶一路”獲得更廣泛的關注和支持,為共建“一帶一路”匯聚更多民心民意基礎。例如中國援非“萬村通”項目為20多個非洲國家的近萬個村莊接入數(shù)字電視信號,讓當?shù)孛癖娍瓷狭穗娨?。科特迪瓦布瓦凱市郊區(qū)的賈博村村長夸西由衷感謝“萬村通”項目。他說:“之前,進口衛(wèi)星接收器特別貴,設備安裝和收看節(jié)目的費用高,村里少有家庭能看電視。感謝‘萬村通,現(xiàn)在很多人都能看上電視,特別是我們喜歡的世界杯足球賽了?!雹?/p>
(二)援助項目所承載的國際主義理念有助于共情敘事
對外援助事業(yè)飽含友誼、善良、感恩與大愛,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也是人類共有的美好精神,④極易引起共鳴、共情。20世紀70年代,我國在國力緊張的情況下仍勒緊褲腰帶,幫助坦桑尼亞等國修建坦贊鐵路;在埃博拉疫情肆虐最為嚴重的時刻,當其他國家都在撤離塞拉利昂時,中國醫(yī)護工作者逆行而上,與當?shù)毓部藭r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我國在國內形勢吃緊的情況下仍盡己所能,支持其他國家抗疫,將心比心,這種雪中送炭的情誼不能不為之動容。這也是為什么我國在援助物資上張貼的“千里同好,堅于金石”“道不遠人,人無異國”“人心齊,泰山移”“云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等名言金句讓宣傳飽含情感溫度,快速拉近了國與國人民之間的距離,使中國推動南南合作的負責任大國形象愈加立體豐滿。
(三)援助項目的利他、務實合作成果有助于理性敘事
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過程中,美西方對我國進取的國際合作姿態(tài)感到焦慮,渲染“一帶一路”存在地緣政治和經濟競爭意圖。援助項目秉持的是正確義利觀,堅持的是言必信、行必果,回應的是發(fā)展中國家優(yōu)先發(fā)展需求,促進的是當?shù)孛裆l?。加大對援助項目這種利他、務實合作成果的宣傳,能夠使“一帶一路”國家感受到中國真心實意、真干實干的伙伴形象,使其感受到“一帶一路”是理智和必然的選擇。例如參加“2019年‘一帶一路政策與敘利亞重建研修班”的學員敘利亞國家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馬洛·拓梅哈回國后,接受其國家電視臺關于敘利亞災后能源重建采訪時表示,敘利亞應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與中國開展合作。
二、當前援助項目宣傳的敘事圖景
由于對外援助的特殊性質,長期以來都是“做得多、說得少”,常常面臨做了好事無人知的境地。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南南合作重要參與者,外界對我國國際貢獻的關注度不斷上升,這要求我國“既要做得好,也要說得好”。黨的十八大以來,援助項目宣傳日趨業(yè)務核心化和工作機制化,宣傳被置于項目管理的重要位置,在項目立項時就確定重要時間節(jié)點宣傳方案和對外援助標識使用方案,⑤與項目實施同部署、同落實。項目管理部門編制宣傳工作手冊,⑥指導相關主體做好項目宣傳。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現(xiàn)階段援助項目宣傳呈現(xiàn)以下特點:
(一)依托領導人出訪帶動國際輿論關注
一些重大援助項目的簽約、開工或交付儀式被納入國家領導人出訪日程,成為援助項目對外宣傳閃亮的金字招牌,媒體曝光率大幅提升。如2018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達喀爾同塞內加爾總統(tǒng)薩勒共同出席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項目移交儀式,獲英國廣播公司(BBC)、法新社、美國之音、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日本經濟新聞社等國際主流媒體廣泛報道,國際摔跤總會也在官網轉發(fā)《中國在塞內加爾建造4700萬歐元摔跤場》⑦,稱摔跤是塞內加爾最受歡迎的運動,之前運動員們只能在足球場上組織比賽,并援引塞內加爾體育部長馬塔爾·巴的話稱,“該國家競技場填補了摔跤場地的空白”。此外,交接儀式的現(xiàn)場視頻也在臉書等社交媒體上廣為傳播。
(二)邀請當?shù)孛襟w報道項目重要實施節(jié)點
援外項目宣傳活動多利用項目開竣工、啟用等重要節(jié)點,組織舉辦儀式或公眾開放日,廣泛邀請中外高級別政府官員、當?shù)孛癖妳⑴c,吸引受援國紙媒、電視臺、社交媒體平臺等媒體進行報道。從媒體宣傳內容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報道活動現(xiàn)場喜慶和熱烈情況,介紹項目開竣工或啟用的事實;二是介紹項目信息,包括項目資金來源、承包商、以及建設情況;三是援引現(xiàn)場嘉賓致辭或采訪發(fā)言,介紹項目的社會效益,如為該地區(qū)解決就業(yè)、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等。如援建白俄羅斯社會保障房項目(二期)在當?shù)?省1市均有建設,中方在各地分別舉行開竣工儀式或公眾開放日,在活動現(xiàn)場播放項目宣傳片,放置項目展板,得到白俄羅斯國家通訊社、首都電視臺、白俄羅斯第一區(qū)新聞網、布列斯特信息網、布列斯特地區(qū)電視臺等當?shù)匦侣劽襟w的廣泛關注和持續(xù)報道,形成良好外宣效果。
(三)定期總結,進行集成案例宣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次發(fā)布白皮書,⑧公布我國對外援助數(shù)據(jù),并分專題系統(tǒng)介紹了援助項目成果。2010年對外援助60周年紀念之際,推出《新中國援外60年》五集電視紀錄片,反映援外工作發(fā)展歷程。2019年出版的《共同夢想》“一帶一路”故事叢書⑨中以故事的形式介紹了部分援助項目,其中包括東亞減貧示范合作技術援助項目是如何幫助柬埔寨農民毛德蓋上新居,援助科摩羅瘧疾防治項目如何幫助眉荷婭治好女兒的瘧疾,援助多米尼克農業(yè)技術合作項目如何幫助農民蒂姆種出甜椒等。2021年,我國舉行對外援助70周年線上圖片展,⑩圖文并茂展示了70年來對外援助的項目成就。
(四)借力“外嘴”“外筆”講述援助成果
不少援外項目的受益者在國際論壇、中外建交周年紀念日活動等場合講話致辭,或在當?shù)孛襟w上發(fā)表文章,主動傳播中國故事,進行對外援助項目成果宣傳。如2021年中國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之際,泰國《國家報》、巴基斯坦聯(lián)合通訊社、巴基斯坦廣播公司、巴基斯坦《新聞國際》網站等多家媒體發(fā)布報道,轉述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事務局主席阿西姆·巴杰瓦對瓜達爾港的積極評價,他認為港口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就業(yè)機會,感謝中國幫助援建醫(yī)院、技術學院等。秘魯前外貿旅游部長馬佳麗·席爾瓦來華參加援外培訓項目后,在秘魯官方媒體《秘魯人報》上發(fā)表了題為《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的寶貴機遇》11的文章,介紹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和對世界經濟的貢獻。該文章還被收錄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風從東方來:國際人士親歷中國改革開放》一書中。
(五)依托國際組織機構進行政策宣傳
我國與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開展聯(lián)合案例研究,并于2018年10月在聯(lián)合國總部共同發(fā)布援助幾內亞比紹農業(yè)技術合作項目和援助莫桑比克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項目研究報告,介紹中國農業(yè)援助的成效與經驗。聯(lián)合研究和評估的方式提升了中國援助項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擴大了援助項目的國際影響力。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助理秘書長兼非洲局局長表示,該報告充分表達了中國對實現(xiàn)國家發(fā)展目標伙伴關系的承諾以及對非洲2063年議程和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支持。12
上述宣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增進了國內外各界對中國援助項目的了解和理解,為營造良好的外部輿論環(huán)境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國援助項目宣傳仍存在重單個項目、輕整體政策設計,重組織宣傳活動、輕生動素材挖掘,重傳統(tǒng)媒體報道、輕多元主體聯(lián)動等不足。
三、充分發(fā)揮對外援助項目宣傳優(yōu)勢的工作建議
當前,我國對外援助項目面臨的境外輿論態(tài)勢復雜化趨勢明顯。盡管大部分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表示歡迎,“綠色絲路”“健康絲路”等新提法愈加獲得國際輿論的關注和認可,但仍持續(xù)面臨來自某些區(qū)域外國家的抹黑。例如美西方一些媒體抨擊中國對外援助透明度不足,渲染“債務陷阱論”“倡議失敗論”“新殖民主義論”“破壞環(huán)境論”“滋生腐敗論”等,試圖攪動國際輿論場,惡意丑化中國在受援國的形象,對我國對外援助宣傳工作形成挑戰(zhàn)。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為我國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huán)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下一階段,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發(fā)揮對外援助項目宣傳的獨特優(yōu)勢,使其成為講好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故事的重要抓手。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科學謀劃,完善宣傳政策頂層設計
以對外援助作為“一帶一路”宣傳的重要抓手,加強宣傳工作的頂層設計,做到“三個結合”:一是以理服人和以情動人相結合。一方面,做好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發(fā)展合作理論體系建構,為闡釋我國的發(fā)展觀和全球觀提供學理支撐;另一方面,從中國立己達人、扶危濟困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層面闡釋我國開展對外援助的精神動力,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挖掘宣傳素材,找到情感共鳴點和情緒共振波,爭取形成更多客觀評價和向心力。二是中國文化和國際視野相結合,深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國際發(fā)展理念的對接融合。在宣傳中探討融入中國文化和元素,促進雙方文化融合、民心相通,加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感召力;同時將項目與推動落實聯(lián)合國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等全球議題相掛鉤,在國際話語語境下闡述、宣傳中國援助。三是單個項目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形成“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的立體工作機制。要在現(xiàn)有單個項目宣傳的基礎上,以全局性的視角升華項目實踐,將宣傳往縱深推進。例如以減少貧困、婦女兒童等發(fā)展議題為主軸,講述眾多項目的集成作用,闡釋我國的發(fā)展觀和全球觀,全面體現(xiàn)我國在全球南南合作中的貢獻。對外界詆毀多的工程質量、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疫苗有效性等問題,組織專題宣傳,加以應對化解。
(二)因地制宜,挖掘宣傳亮點體現(xiàn)項目優(yōu)勢
要防止宣傳內容流于表面,避免千篇一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宣傳方案,宜根據(jù)不同國情、區(qū)情、民情和項目特點制定因地制宜的宣傳方案,推進分眾化表達,增加宣傳的故事性和趣味性,打造閃亮的宣傳記憶點。在跨文化傳播語境中,根據(jù)我國援助特點和西方習慣的話語體系,具體挖掘、突出宣傳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在“一帶一路”的宏大敘事中尋找有人情味、有溫度的故事,反映具體項目受益者及其生活實實在在的轉變;二是講述項目建設期間雙方密切合作的事跡,展現(xiàn)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精神和友好情誼;三是宣介援助項目的專業(yè)性、規(guī)范性,展現(xiàn)我國高品質的工程質量,描述兩國在建筑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方面的對接;四是著力介紹項目建設中環(huán)保、技術等方面創(chuàng)新,突出綠色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理念。在宣傳內容上,要換位思考,找準當?shù)孛癖姷年P注點和興趣點。例如在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不同省份援建醫(yī)院項目,要根據(jù)當?shù)氐臏蚀_需求開展宣傳,在醫(yī)療條件較為落后的地方重點宣傳項目床位多、就近就醫(yī)便利、看病費用低,醫(yī)療條件稍好的地方宣傳醫(yī)療設備先進、科室設置全面等。在宣傳方式上,要根據(jù)目標受眾習慣和話語邏輯,用喜聞樂見的表達形式傳遞真摯友好的感情,如蒙古援助中國3萬只羊時“美羊羊喜羊羊來了,心里暖洋洋”這樣的宣傳語,讓宣傳更有“溫度”。在這些方面,可考慮與當?shù)貜V告公司、宣傳公關公司、智庫機構等建立更深入的合作模式,利用“外腦”聯(lián)合設計宣傳方案,對項目的宣傳方案多加入屬地化元素,并對當?shù)剌浨檫M行及時監(jiān)測。
(三)創(chuàng)新思路,打造多元主體聯(lián)動的宣傳格局
調動各方積極性,打造政府機構、智庫、媒體、企業(yè)、受益群體、非政府組織、國際多邊機構等多元主體聯(lián)動的宣傳網絡格局,通過“自說”與“他說”,擴大對外援助項目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建議:其一,由駐外使領館組織我國學者與受援國當?shù)刂菐鞂W者開展專題研討會或報告發(fā)布會,深入研究、探討援助項目的意義與效果,讓具有學術影響力的學者、專家在開放對話中加深對中國援助項目的了解和認可,進而影響其國內媒體和民眾。其二,鼓勵項目實施企業(yè)開展文化活動,邀請中外項目管理人員、建設工人、受益群體等不同對象參加征文、攝影大賽等,提升項目影響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豐富宣傳素材。其三,拓展與聯(lián)合國、非盟、東盟等國際多邊組織機構的伙伴關系,在國際、區(qū)域場合宣講中國援助政策和經驗,或與國際機構開展聯(lián)合評估、研究,并利用國際平臺發(fā)布,提升項目和“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其四,與時俱進,把握傳播領域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的趨勢,廣泛利用新媒體,提高公眾關注度和瀏覽量。如在臉書、推特、優(yōu)兔、抖音海外版(TikTok)等社交媒體賬號發(fā)布相關視頻。創(chuàng)新線下線上交互式、沉浸式宣傳體驗。在網上設計虛擬現(xiàn)實(VR)項目現(xiàn)場,或組織項目現(xiàn)場線上直播,提供更多參與式“云體驗”。其五,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lián)盟等聯(lián)絡機制和人文合作平臺,發(fā)揮融媒體建設性作用,整合報刊、廣播、紀錄片、新媒體等多種資源,多角度講述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故事,增進各國相互了解,促進密切合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援助項目的對外宣傳要處理好與國內輿論的關系。我國脫貧攻堅已取得全面勝利,應爭取更多民眾對開展國際合作的支持。針對國內民眾對我國開展對外援助抱有的質疑和困惑態(tài)度,要讓民眾了解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大國承擔國際責任的必要性和戰(zhàn)略意義,闡釋“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會更好”的辯證邏輯關系,讓理性聲音成為輿論主流,為對外宣傳奠定堅實的國內民意基礎。(作者供圖)
(本文系“第七屆全國對外傳播理論研討會”優(yōu)秀論文)
劉嫻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趙麗莎系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法語一級翻譯
「注釋」
①我國對外援助項目包括成套項目、一般物資、技術合作、人力資源開發(fā)合作、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項目、援外醫(yī)療隊、志愿者、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免債等9種方式。
②《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fā)展合作》白皮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http://www. scio.gov.cn/zfbps/ndhf/44691/Document/1696699/1696699.htm, 2021年1月10日。
③《“‘萬村通給大家?guī)砹藲g樂”》,中華網,https://news.china.com/zw/ news/13000776/20191208/37510781.html,2019年12月8日。
④《羅照輝署長在“對外援助能力提升研修班”開幕式暨“同心抗疫 共謀發(fā)展”主題論壇上的致辭》,國家國際發(fā)展合作署官網,http://www.cidca.gov.cn/2021-06/01/c_1211182601.htm,2021年6月1日。
⑤《對外援助標識使用管理辦法》,國家國際發(fā)展合作署發(fā)布,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1/19/content_5470666. htm。
⑥《對外援助成套和技術援助項目宣傳工作手冊》,商務部網站,http://images. mofcom.gov.cn/jjhzj/202007/20200715144817066.pdf,2020年7月15日。
⑦《中國在塞內加爾建造4700萬歐元的摔跤館》(China Builds 47 Million Euro Wrestling Stadium in Senegal),國際摔跤總會官網,https://uww.org/article/ china-builds-47-million-euro-wrestling-stadium-senegal?page=1,2018年7月26日。
⑧分別是2011年《中國的對外援助》、2014年《中國的對外援助》和2021年《新時代中國的國際發(fā)展合作》。
⑨《商務部舉行<共同夢想>“一帶一路”故事叢書新書發(fā)布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 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swb/ Document/1669495/1669495.htm,2019年12月6日。
⑩中國對外援助70周年線上圖片展,http://www.cnsphoto.com/hz/cfa70th/files/ basic-html/page1.html, 2020年12月30日。
11人民日報社國際部:《風從東方來:國際人士親歷中國改革開放》,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9年,第12-13頁。
12《兩方攜手助力非洲農業(yè)發(fā)展》,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官網,https://www.cn.undp. org/content/china/zh/home/presscenter/pressreleases/2018/china-and-undppartner-to-highlight-the-impact-of-chinas-agricul.html,2018年10月29日。
責編: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