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敏
2021年春天,我從瀕江的一座小城安慶,來到廣州花都一所發(fā)展中學校石崗小學。因為中途調入,我主要負責指導老師上課。盡管這樣,我還是給自己“找事做”。做什么呢?還是做我最喜歡的——帶學生讀詩。
恰好,學校開了朗讀社團。年輕的慧雯老師對我特別信任,將朗讀社的工作交給了我。朗讀的書,是她開學初就定好的——金子美鈴詩集《向著明亮那方》。于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發(fā)生了,關乎詩歌,關乎未來。
研讀選本:吹盡狂沙始到金
金子美鈴雖是日本著名的童謠詩人,但不是她所有的詩歌都適合一二年級學生讀。那怎么辦?只有老師用慧眼來甄別、來選擇。我先將《向著明亮那方》系列(另外兩本為《星星和蒲公英》《寂寞的公主》)讀了個遍,并選定了《向著明亮那方》這本書;然后,再細讀全書,將103首詩歌連同后記,仔仔細細讀了個遍,確定了金子美鈴筆下的“花”“笑”“孤單”“四季”“童趣”等主題,最后再根據(jù)一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適合他們讀的詩歌。比如,這本詩集中關于“花”的詩歌有:《橙花》《蓮花》《野薔薇》《杜鵑花》《牽?;ā贰缎颗;ā贰豆鸹ā贰豆鸹簟贰逗J花》《曼殊沙華》等10多首,但我在群詩閱讀導讀設計教學的時候,精選了《橙花》《小牽?;ā贰豆鸹簟贰R驗椤俺然ā笔墙鹱用棱徯闹忻孛艿墓饷骱蜏嘏?,而《小牽牛花》《桂花燈》這兩首詩則想象飛躍,可以讓學生乘著詩歌的翅膀肆意飛翔。
“千淘萬漉雖辛苦”,但會有“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歡欣。一想到可以給學生帶來這么多美妙的詩歌,我就快樂無比。
認真?zhèn)湔n:為伊消得人憔悴
“汝果欲教詩,功夫在詩外。”每一次上課前,我都會認真思考,用心準備。構思好設計,寫下設計簡案,做好教學PPT。比如,我在設計《向著明亮那方》詩集導讀時,先構思好教學整體框架:1. 頭腦風暴,激趣導入。2. 詩歌之旅,分三個板塊:我是小小朗讀者,我是小小發(fā)現(xiàn)者,我是小小創(chuàng)作者;3. 介紹金子美鈴和封底;4. 根據(jù)目錄,自主閱讀;5. 總結方法,延伸閱讀。再構思、制作PPT:準備素材,涉及讀本內(nèi)容的都是我一張一張拍照并裁剪的,其他圖片都是在網(wǎng)上精選下載的,有關金子美鈴的介紹是我錄音的,歌曲《向著明亮那方》《寶貝愛讀書》是我下載的……最后,再琢磨每一板塊的教學細節(jié),走路思考,洗衣服思考,做飯時思考……真是“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有時為一個教學細節(jié),要推翻好幾次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設計、教學準備,用“為伊消得人憔悴”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但一想到“憔悴”之后,會換來學生的“笑靨”,所有的勞累都蕩然無存了。
用心上課:無邊光景一時新
每次上課,慧雯、小鈺老師都會提前點好名,然后我來上課,我很感激。這樣的尊重,讓我更加投入到教學中。每一次上課,我都會傾聽學生在課堂上發(fā)出的細微聲響,他們淘氣了,有時我會來一句“人之初”,小家伙們便齊齊地接一句“性本善”,然后很快坐好;有時我會輕輕地說一句“我是輕輕”,他們馬上輕輕地應和“輕輕是我”,那些調皮的小家伙再也不亂動、亂發(fā)出聲音了。我也會傾聽每一朵“花”開放的聲音,捕捉每一個精彩的瞬間,然后和他們開心地交流。
“你怎么理解‘哪怕只有分寸的寬敞,也要向著陽光照射的方向?”
“老師,我的家雖然很小很小,但是我們家充滿了快樂。媽媽告訴我以后會給我買一個大房子。”一位小女孩舉手很驕傲很堅定地說。
“孩子,你這樣陽光自信,也感染了我。老師剛從外地來廣州,遇到很多困難。但聽你這樣一說,我也要向著明亮那方??!”我走到小女孩的旁邊,握住她小手感激地說。
“如果你會變,你想變成什么?”
“想變成一頓美味的大餐,讓小朋友吃得飽飽的,讓他們笑一笑,因為我好久沒有看過小朋友笑了?!眴h一臉認真地說。
孩童如此的善,如此的真,令我感動。
……
在我的課堂總能聽到孩子天籟般的聲音,我的心為這新鮮的一切而跳。這學期,我給孩子們上詩歌課,每一次都有欣喜,每一次都讓我興奮不已。每周的社團課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幸福之旅。而我那些可愛的學生,盡管年齡那樣小,但他們機靈著呢!他們也用他們的方式向我表示感謝:小調皮文希上課坐不住,但每次我都耐心地對待他,這學期,他給我寫了兩次小紙條,看到他寫得歪歪扭扭但飽含真情的字,我還是滿心歡喜的;啟鋒把自己在學校義賣活動時買的心愛小玩意兒送給我……從學生們的“小舉動”中,我能感受到他們喜歡我,喜愛我的課堂,這促使我更加用心地對待他們,對待每一節(jié)課。
當然,最令我興奮的,就是讀他們寫的小詩,這是孩子們對我最好的“感謝”。這些稚嫩的小詩,有時讓人眼睛一亮:
詩,/就是我們插上了翅膀,/像從教室里飛出的精靈,/自由飛翔。(204班黃韻穎)
有時讓人怦然心動:
想變成一位詩人,/寫無數(shù)首詩,/送給小朋友們,讀、聽,/甚至讓小朋友們自己/創(chuàng)作一首美麗的詩歌。//想變成一頓美味的大餐,/讓小朋友吃得飽飽的,/讓他們笑一笑,/因為我好久沒有看過小朋友笑了。//想變成一棟房子,/為小朋友、青少年、成人、老人,/遮風擋雨,/讓他們在我的懷抱里/做一個美好的夢。(101班畢啟鋒)
有時讓人忍俊不禁:
詩,/就像好喝的酸奶,/當你喝完,/嘴里還有它酸酸的味道。//詩,/就像新鮮的芒果。/當你吃完,/嘴里還有它香甜的味道。// 詩,就像碧綠的樹葉,當你吃完,/嘴里還有它難吃的味道。//詩,/就像紅紅的辣椒,/當你吃完,/嘴里還有它辣乎乎的味道……
——204班黃智玲一口氣寫了8小節(jié),還配了好看的插畫,讓我看了不禁莞爾。
因為疫情,自5月26日上完最后一次詩歌課后,就再也沒有機會給孩子們上詩歌課了。我是多么懷念課堂上那些美妙的時光??!
多元分享:大珠小珠落玉盤
如何讓學生持續(xù)保持讀詩興趣?我想到了分享展示。一方面我自己帶頭分享。我堅持為學生讀詩,在朗讀社1群分享;寫詩歌教學札記,在公眾號上分享。二是鼓勵學生讀詩、背詩、給詩配畫等。我利用微信群、微信公眾號分享孩子們的朗讀音頻、視頻、詩配畫等。我還鼓勵學生開通喜馬拉雅電臺,讓他們記錄自己的成長,分享成長的喜悅。編輯一期公眾號推文常常要花很長時間(特別是含視頻的推文),我常常熬到深夜,但我無怨無悔。如果我這樣做能為石崗的孩子們帶來一些新鮮的東西,我就沒有虛度時光。
學生家長由剛開始的“漠不關心”,到漸漸熱心,爭先恐后地展示。從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只要付出真情,總會有回報,或早或晚。每每聽到孩子們清脆悅耳的朗讀,看到他們手繪的一幅幅詩配畫,讀到他們創(chuàng)作的一首首小詩,我就快樂得無法形容。
帶學生讀詩的日子,是我來石崗小學最美好的時光。詩歌究竟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我曾經(jīng)說:可以帶來語言之光,情趣之光,思維之光,人生之光……如果讓我現(xiàn)在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借用金子美鈴的《星星和蒲公英》來回答——
藍藍的天空深不見底,/就像小石頭沉在大海里,/一直等到夜幕降臨。/白天的星星,眼睛看不見。/看不見卻在那里。//干枯散落的蒲公英,/默默躲在瓦縫里,/一直等到春天來臨。/它強健的根,/眼睛看不見。/看不見卻在那里。
(作者單位:廣州市花城街石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