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玲
語文是一門具有豐富的感情色彩且適合閱讀的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文章時應帶有飽滿的情感,這樣更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充分感悟文本,接收文本所傳達的信息。教學除了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外,培養(yǎng)學生掌握、理解、分析等各方面能力在小學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但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和家長認為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就足夠了,對此本文將針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針對性的策略,進而優(yōu)化教學模式,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促進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全面發(fā)展。
自新課改以來,對教師的要求從原來重視成績向關注學生主體轉變,要求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注重其全面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掌握閱讀的方式、融入豐富的情感和切身的體會等,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能夠讓其在閱讀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提升道德修養(yǎng)。小學是打基礎的關鍵時候,這個階段掌握學習方式、形成良好的習慣更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融情于學、蘊情于讀。
一、情感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情感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對信息的總結歸納能力,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能夠將情感教學很好地融入教學過程中的卻很少,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情感教學中缺乏生活體驗,學生難以引起共鳴
小學語文課本上大多內(nèi)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隔較遠,且學生的經(jīng)歷較少,很難與書本上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教學內(nèi)容的融入,忽視將知識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導致教師的情感再飽滿,學生也無法融入情境中真正感悟作者的情懷,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例如,在《草原》這一課中,課文中有對草原美景的比喻、對駿馬和牛羊惟妙惟肖的擬人描寫,學生如果沒有去過草原,沒有親眼看見過這樣的畫面,就難以想象那如詩如畫的草原風光,也無法融入那詩情畫意的境界,自然無法真正理解、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在課堂上怎能與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無法深入課本,何來的美好體驗呢?
(二)課堂上重視知識的融入,忽視了學生情感的
延伸
小學課堂教學大多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參與度并不理想,這與目前的教育理念存在差距。再者雖然教師課堂教學內(nèi)容準備得充分、翔實,但是相對于書本煩瑣的知識點、學生的茫然而言,預設的課堂內(nèi)容有時也很難展開。盡管在知識中融入豐富的情感教學,但對于小學生而言理解可能不到位,也很難將自身融入情懷之中。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時,對于感悟英法聯(lián)軍那野蠻行徑的痛恨、國家寶物被毀棄的惋惜……學生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不了解中國在那個時期所經(jīng)歷的遭遇時,在學習這篇文章時就很難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意思,無法真正感受到那種恥辱。對此就需要教師及時地調(diào)整教學的方式,注重學生的情感融入與延伸,帶動課堂的活躍氛圍,進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各方面的能力。
(三)學生的參與度低,情感教學方式需要更新?lián)Q代
情感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以引導為主,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但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課堂上依舊是以自身為主,自導自演,學生被動參與,雖然課堂上表面上看似氣氛很活躍,學生參與度也較高,但是學生沒有獨立思考,沒有自己的思維,教學得到的效果也是不盡如人意的。長期下來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習能力。
二、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應用策略
(一)模擬書本上的情境或者借助教學工具,讓學生在氛圍內(nèi)有感情閱讀
情感教學主要在促進學生走進文本,加深對課文的認知、感悟,能夠在朗讀、抒發(fā)感受的過程中融入情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聯(lián)想課文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模擬當時作者所面臨的情形,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思考、想象,提升其主動探索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文本感悟中融入情感,進而更好地開展教學。當然教師需要重視課文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讓學生融入文本中,感受文本所表達的情感,陶冶情操,從中深入挖掘課本信息,進而提取其中的關鍵內(nèi)容,深刻認識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例如,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我們可以利用小學生喜歡接觸新鮮事物、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借助影視視頻、情景模擬等,將學生帶入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進而讓學生深刻體會當時國民的生活狀態(tài),幫助學生掃清理解障礙,從而更好地認識到中國當時的處境及文章所表達的含義。再通過分小組學習、朗讀比賽等形式,讓學生進行學習,運用飽滿的情感與文本對話,這樣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感悟不斷地提升,既能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還能讓知識深入腦海,同時也在無形中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并且做到將課堂交還于學生,不僅帶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提升了教學質量。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排練課文中的劇情,譬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鼓勵學生大膽表演,將狼牙山五壯士的人物特點進行淋漓盡致的演繹,如臨其境。這樣更能夠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五壯士當時面臨緊迫、危急的情境,英勇無畏的壯舉,從而深刻地感悟英雄們崇高的愛國主義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讓學生能夠從小意識到當下生活來之不易,應該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也豐富了其感情色彩。
(二)利用生活中的點滴,豐富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鉆研課文中的情感
藝術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語文課本上的知識也是如此。因此在情感教學模式下,可以根據(jù)書本上的知識結合現(xiàn)實生活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進行教學。鑒于小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不足,對于周圍的生活充滿好奇,可以引導學生適當去接觸一些課外知識,彌補當下的不足。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達的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模擬環(huán)境,也可以增加課堂的互動,帶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點滴等,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與教師形成思想上的共鳴。
例如,在教學《靜夜思》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望向窗外進行思考。學習這首古詩首先讓學生聊聊自己在相同情節(jié)下思考的內(nèi)容,再逐漸深入詩文中,通過將故事翻譯成白話文,在這首詩的背景下再次去思考,這樣學生會得到不一樣的體會。多次的對比,學生的情感層次也得以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從多個角度切入,如修辭手法、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反復的閱讀等,讓學生能夠由淺入深、從片面到全面,逐漸體會作者的心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制訂一些計劃,定期讓學生去學習、解讀古詩,提前讓學生了解古文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通過小學語文課堂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將情感教學理念融入課堂中
在教學環(huán)境中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語言魅力,通過其在書本上對詞匯、語句的解讀,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實踐環(huán)節(jié)中,體會情感教學的優(yōu)勢和特點,感受這一教學模式帶來的樂趣。
例如,《大自然的聲音》這篇課文涉及不同類型的風聲及場景,教師既可以通過語言的魅力展示自己的才能,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展示,讓人們習以為常的聲音變得豐富鮮活,把學生帶進富有兒童情趣的畫面中。學生如臨其境,面對不同的風聲、不同的情境自然就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感受。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幫助學生感悟文本的內(nèi)涵,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學生欣然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且情不自禁地去模仿、去嘗試。教學就是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思考,才能收獲更多的內(nèi)容。
(四)情感教學的應用離不開師生的努力,搭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課程的開展
教師是學生成長及發(fā)展道路上的指引者,能夠為學生指明前進的道路。小學教師更能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因此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是影響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關鍵性要素。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建立在情感教學基礎上的,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增加教師的閱歷,讓自身得到滿足;還可以讓學生從教師身上學到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建立課堂是師生、課下是朋友的關系,達到雙贏。
基本的課堂紀律、坐姿要求等,只是單純地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的行為,促進良好的課堂紀律,但這種死板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教師都感到課堂的壓抑,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反而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產(chǎn)生了抵觸,課堂氛圍得不到很好的調(diào)動,互動頻率較低。在情感教學模式下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課堂互動,積極地思考,踴躍地發(fā)言,與老師、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無形中對課本上的知識有了自己的認知,真正做到知識的內(nèi)化。
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習興趣,這是在小學階段引入情感教學的重要目的。通過帶入情感的朗讀,模擬情景式的教學,貼近生活的思考等,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教學,一方面可以迎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在愉快的氛圍內(nèi)學習;另一方面情感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融入課文所表達的情感中,更能夠代入式地學習,加深印象,并且能夠讓學生與教師有更多的溝通,讓師生之間的距離變得更近,更好地參與課堂,真正實現(xiàn)情感與教學的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趙昕.淺談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應用意義[J].新課程,2020(48):175.
[2]鄔彬.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2):98.
[3]權紅梅.融情于學,蘊情于讀:淺析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情感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20(17):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