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庭
高中時學(xué)過一首賀鑄(賀梅子)寫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边@淡淡的一句,將江南的煙雨描繪得飄飄渺渺,溫柔至極。從江南進(jìn)入氤氳的梅雨季起,濕噠噠、潮膩膩,標(biāo)志著夏天正式拉開序幕。
江南的夏味之一,是瓜果的如約而至。今年,同窗好友丹特意給我寄來蘇州西山老家的時鮮貨——枇杷,前天摘下的果子,第三天拿到手時,一顆一顆還毛茸茸的。順著果蒂輕輕剝?nèi)ネ馄?,汁水酸甜可口,滲出10多年前和丹讀書時的那段甘甜往事。夏至,一樹樹楊梅紅遍了浙江的山野,楊梅一簍,半解鄉(xiāng)愁。當(dāng)舌尖觸到平滑的刺,紫紅的汁水沁出,酸酸甜甜、清清爽爽,那是黏膩的梅雨季給江南人在味覺上的補(bǔ)償。到了盛夏,無錫水蜜桃上市了,一個個白里透紅、香氣濃郁,難怪英國詩人濟(jì)慈給朋友寫信時,談到吃水蜜桃的過程,寫得動情無比?!敖峡刹缮彛徣~何田田”,每年七八月份,杭州斷橋邊會開一個西湖蓮市,專售西湖現(xiàn)摘的蓮蓬與荷葉。在這個兼具市井與浪漫氣質(zhì)的夏日儀式里,人們折疊好一張張清香撲鼻的荷葉,拿著一捧捧甜脆鮮嫩的蓮子,仿佛收獲下了整座西湖的水汽和靈秀。
當(dāng)舌尖觸到平滑的刺紫紅的汁水沁出酸酸甜甜 清清爽爽那是黏膩的梅雨季給江南人在味覺上的補(bǔ)償
江南的夏味之二,是家常美食。有人說,縱使“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人間天堂一年里難免也有昏昏沉沉、食欲不振的日子。糟醉是支撐江南人度過漫長夏日的最佳動力,因而,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江南人,就看他(她)喜不喜歡糟醉。古人用糧食釀酒,剩下的酒渣稱為“糟粕”,算是糧食的副產(chǎn)品。江南擁有縱橫交錯的水網(wǎng)和富饒豐裕的物產(chǎn),糟醉入饌在這方水土慢慢變幻、日益興盛,成為一種江南特有的奇妙口感,既有黃酒的醇厚香氣,又有食材自身的咸鮮,清淡不帶油水,如糟雞、糟鵝、糟肉、糟豬蹄、糟雞爪、糟門腔、糟毛豆、糟蝦、糟蛋……不管什么食物,要么開水汆至斷生,待冷卻后浸入酒糟,再放入冰箱中腌漬,要么直接生浸。不多時,一小碟活色生香的糟貨便將江南人心頭的倦怠、疰夏一掃而空。相比之下,浙江人的味覺更加生猛,他們用魚蝦制成蝦油露,把開水汆燙熟的白斬雞冷卻后浸入其中,幻化后的雞塊透著一股藍(lán)天碧海的海腥味,骨肉相連處又咸又鮮,暑氣變得不再滯重。
夏日,是河蝦、黃鱔大量上市的時節(jié),油爆河蝦、響油鱔絲伴著熱油蔥姜,肥厚鮮嫩;筷子一戳,起沙流油的青殼咸蛋能過一大碗泡飯;蘇州楓鎮(zhèn)大肉面飄著酒釀的香氣,清透澄亮的白湯中焐上一塊厚實(shí)的大肉,是仲夏江南大汗淋漓間的生活樂趣;扁尖冬瓜湯,冬瓜透明酥爛,扁尖清脆鮮美,消暑解熱;還有冷面、冷餛飩,沒有湯汁,淋上由花生醬、芝麻醬、香醋、醬油混合的醬汁,根據(jù)個人口味滴上幾滴辣油,吹著搖頭電風(fēng)扇,是上海人青睞的夏日限定美食。
江南的夏味之三,是各色冷飲、點(diǎn)心。酸梅湯、綠豆百合湯、瓊脂薄荷涼糕、糯米糖藕、綠豆棒冰……不似廣東人喜歡苦到飛揚(yáng)的龜苓膏和涼茶,江南的冷飲點(diǎn)心無一例外都是甘甜清冽的,最適合江南蟬鳴陣陣,又不過分毒辣的炎炎長日。
夏味江南究竟是什么?是神清氣爽感,是微醺飄然感,是不時不食的循規(guī)蹈矩,是畫畫午睡的自在幽趣,是和祖輩共度的美好童年,是游子少時離家的滿目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