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任務】
駁論文就是為反駁某種觀點而寫的議論文。寫駁論文,會促使你獨立思考、辯證分析,幫助你學會有效表達觀點、參與公共討論。圍繞最近的社會熱點問題,搜集、閱讀媒體上的評論文章,選擇你不認同其觀點的一篇,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駁論文。
【寫作引導】
駁論是通過反駁對方的論點來闡明自己的主張,與之對應的是“駁論文”。駁論文側(cè)重于反駁。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zhì),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jù)、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論點層面,抓住核心觀點中的關(guān)鍵詞,重點思考是否有偷換概念、混淆概念等情況。論據(jù)層面,查清論據(jù)的來源,重點思考事實依據(jù)是否可信,來源是否可靠;理論依據(jù)是否權(quán)威,是否具有時代局限性。論證層面,梳理推理過程,從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兩個角度來尋求突破。所以駁論文往往破中有立,邊破邊立。駁論文可以分為四個寫作步驟:“樹——辨——駁——結(jié)?!逼渲校皹洹本褪菙[出敵論,樹靶子;“辨”就是辨析敵論中包含的合理成分,同時也指出其漏洞;“駁”就是展開議論,駁斥敵論,駁中有立,立中有駁;“結(jié)”就是做出結(jié)論。
→佳作亮相→
圓明園有必要重建
湖南省岳陽縣第三中學高一(2103)班 ?劉佳敏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里,一座絢麗建筑有著不堪回首的記憶,它便是飽經(jīng)英法摧殘的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代舉世無雙的皇家御苑和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但在慘遭侵略軍大肆搶掠和焚燒后化為烏有。至今為止,社會上對圓明園是否有必要重建有著不同聲音,有人強烈反對重建,但是,我認為重建圓明園是有必要的。
人們常說“勿忘國恥,銘記歷史”,因而許多人認為保留圓明園的殘景是一個歷史的見證,能夠讓后人謹記恥辱,不忘歷史。但是從反方向來想,難道一定要用悲涼的方式讓后人銘記嗎?難道一定要打著愛國主義教育的名義去保留圓明園的殘景嗎?難道我們就不能以更好的方式讓后人銘記嗎?美國的世貿(mào)大樓、日本的廣島也都沒有因為重建,人們就將曾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忘記,所以再造圓明園與銘記國恥是并行不悖的。我們可以以更好的方式去傳承文化遺跡,72歲的徐文榮就曾提出過異地重建圓明園,這位老者認為這能與圓明園的舊址形成對比,更能體現(xiàn)國家昌盛,也能讓后人去銘記歷史。
再言,圓明園的重建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既能增強民族自信,也能彌補我們心中的遺憾。重建“萬國之林”讓后代去驚嘆、贊美,這沒什么不妥。重建能夠彰顯古代人民的智慧,也能維護國家尊嚴,圓明園的確遭遇了戰(zhàn)火摧殘,但是我們不能讓未來都沉浸在這種痛苦之中,就像一名網(wǎng)友說的,“圓明園是我中華民族文明的結(jié)晶,雖然被強盜破壞,但是我們不能總是在家中留下強盜的腳印以示我們的牢記。要記住歷史,重建圓明園就是最好的牢記”。
圓明園也像前幾年意外被燒毀的巴黎圣母院,盡管一小部分人在說讓他們也體會失去像圓明園這樣偉大建筑的痛苦,但是在社會上依然有絕大多數(shù)人都支持修建巴黎圣母院,讓后代去欣賞歷史建筑的瑰寶,去傳承其中的文化,保留本國文化遺產(chǎn)。這足見,修建圓明園是有必要的。欲文化之花常開,則需要陽光撫慰,雨露浸潤。為保留文化的瑰寶,我們應該將它復原,彌補心中的遺憾,也讓后人為之驚嘆,為之敬佩。
雨果曾說過:“在世界的一隅,存在人類的一大奇跡,那就是圓明園,一個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能匯集于此……”圓明園是我國歷史建筑的一大奇跡,我們不能總拿愛國噱頭,守著一堆廢墟來表達心中的愛國情懷。我們不能一直將英法作惡的痕跡繼續(xù)留在圓明園神圣的土地上。我們應該重建它,激勵中華兒女發(fā)奮圖強。
回望過去,北京八達嶺長城、紫禁城、蘇州園林,它們都被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供我們以及后人去游覽,去體會古人的智慧,去了解古代的繁榮。而圓明園也正需要這樣的修復。若是不重建,留給后人的只有過去的滄桑,而它本身的輝煌將會被這不堪入目的殘景掩蓋。
恢復民族往日榮光,撫平歷史創(chuàng)傷。讓圓明園的文化之花重新盛開,讓后人去欣賞圓明園的盛景,去感受國家的偉大。
★老師點評★
作者從“再造圓明園與銘記國恥并行不?!薄爸亟茉鰪娒褡遄孕藕蛷浹a我們心中的遺憾”“激勵中華兒女發(fā)奮圖強”三個方面闡明主要觀點,觀點新穎,理由充分,論證有力,而且也體現(xiàn)了作者一定的見識與膽識。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湖南省岳陽縣第三中學高一(2103)班 ? 黃思林
現(xiàn)在搞技術(shù)、軍事、政治都需要高智商人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智商確實很重要,許多人對此也比較看重,我卻認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智商若是安身立命之術(shù),而情商則是一種為人處世之道。如果一個人不學會融入一種氛圍、一個群體甚至社會,那么就算他的智商再高也沒有用武之地。
情商的用途比智商廣。語言表達得體是高情商的重要體現(xiàn),而生活每時每刻都會用到語言。一般人如果別人吵到他,他會說:“你吵到我了?!鼻樯谈叩娜瞬粫@么說,他會委婉地提示你。邏輯清晰也是高情商的表現(xiàn),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利用不滅鄭國的利多害少、晉軍誠信差、晉國有野心三點,邏輯清晰且順利地勸退了秦軍,保住了鄭國。在社會生活中情商高的人往往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融入群體與社會,因為情商涉及人們的語言、觀念和行為習慣,而這些東西正好是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
高情商的人由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遇到困難時,能冷靜對待,不驕不躁堅持到底,同時愉快地接受各種挑戰(zhàn),并勇于創(chuàng)新。作家李敖常常在各種場合痛罵曾經(jīng)的朋友余光中,甚至說他是“馬屁詩人”。余光中先生答道:“天天罵我,說明他生活不能沒有我;而我沒搭理,證明我的生活可以沒有他?!蹦憧矗粌H不生氣,還擁有管理好這種情緒的能力。面對春晚彩排,歌手王莉不慎摔倒的突發(fā)狀況,董卿臨場發(fā)揮說道:“剛才歌手王莉不小心摔倒,好在沒影響到她的演出。其實春晚就是這樣一個舞臺,能站在這里的都是最優(yōu)秀的演員,大家都是摔倒了又爬起來才走到這里的!”最終春晚彩排圓滿結(jié)束。是啊!成功者的情商和溝通能力貫穿始終,在現(xiàn)代社會尤其重要。
情商有多高,你就能走多遠。楊修是三國中曹操手底下的聰明人,他是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不高的人。他會看穿曹操的想法,看穿又說破,被曹操所嫉妒,加上多次犯了曹操大忌,所以在四十四歲時死于曹操之手。死在曹操手下的還有二十六歲的禰衡,他同樣是死于情商低。他因被曹操羞辱,在擊鼓時大罵曹操,最后激怒了曹操。在同一時期的司馬懿的最終結(jié)果與他們截然相反。曹操在死前,還對司馬懿大力防范,但是被司馬懿輕易化解。曹睿死后,司馬懿給他留了一件衣服,讓他最后體面地死去,體現(xiàn)了司馬懿在做人做事上留有余地,不把事情做絕,最后他的后代也成功地奪取了魏國政權(quán)。事實證明:情商有多高,你就走得有多遠。
情商是一種成熟的標志。如果情商低于智商,凡事都會斤斤計較被情緒左右,如禰衡,如果他能做情緒的管理者,將會在三國時期大有作為。如果楊修把放縱的心收住,想說的話咽下,那么他將會成為曹操身邊的紅人。所以我堅持認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老師點評★
文章通過情商的用途比智商廣;情商高的人接受各種挑戰(zhàn),并勇于創(chuàng)新;情商有多高就走多遠三個方面進行論證,說明情商高的作用巨大,有一定的認識價值。作者所舉事例典型,有說服力,能夠與觀點有機統(tǒng)一。
(指導老師:祝 宇 王德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