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虹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屬于自己的喜怒哀樂,處在孩童時期都天真無邪,充滿純真,不論哪個時期孩子都會有自己的那份煩惱。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內(nèi)心也許每天都是晴空暖陽,但是總避免不了天空中飄來的那一撮烏云。而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要時刻關(guān)注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況,畢竟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發(fā)展不成熟,這對班級的管理來說是一大難題。
早在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就發(fā)布了關(guān)于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文中指出要使學生“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而作為與學生關(guān)系最密切的班主任,應義無反顧地扛起這面大旗,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進步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每個學校不可或缺的一門必修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迫在眉睫。而且對于教師來說,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有助于班級管理。教師是學生前進道路上的導向標,為了更好地管理班級,各位教師要在日常課程中以身作則,同時在課下我們也要開展相關(guān)活動來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環(huán)境氛圍中得到更好的教育,一個具有健康心理的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非常大的影響。
一、當代小學班級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在當代小學班級管理中,許多教師都是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去要求學生遵循班規(guī)校訓,甚至在學生犯錯后教師會對學生進行訓斥,完全不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就導致學生對教師的管理政策產(chǎn)生抵觸心理,從而加大班級管理的難度。就算教師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但是也無法感覺到每個學生的內(nèi)心狀態(tài),他們總會有屬于自己的煩心事,卻不敢與他人分享。對于那些本就不善于交往的學生來說,這樣只會使他們的性格更加孤僻,從而削弱班級的凝聚力,最終導致班級管理難度提升。以上種種都是由于在班級管理中不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造成的“蝴蝶效應”,如果教師能夠及時關(guān)注到學生成長的問題,將自己的管理重心轉(zhuǎn)移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那么班級管理的效果會有所改善;如果教師放任不管或者實行的班級管理政策“藥不對癥”,只會讓最終結(jié)果“雪上加霜”。因此,各位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讓學生健康茁壯地成長
小學時期的經(jīng)歷與心理健康狀況也許會影響一個人的未來。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心智并不成熟,不能夠辨別外界事物的好與壞,外界因素隱藏的風險時刻威脅著學生的心理健康。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小學教師不能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被不良導向帶偏,那他們未來的路將會走得異常艱難。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小學生接觸了更多社會中的不良文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小學教育的負面消息也是日益增多。以上種種已經(jīng)充分說明,心理教育已經(jīng)是小學班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無法限制學生接觸社會的風氣,但是我們可以引導他們?nèi)サ种撇涣嫉南?。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小學階段健康茁壯地成長,教師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班級管理的首位,只有營造了健康積極的班級氛圍,才能讓學生快快樂樂地度過美好的小學時光,讓他們的童年生活不留遺憾。
(二)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現(xiàn)代教育條件也已不同往日。這聽起來也許是一件好事,但是科技與網(wǎng)絡(luò)是一把雙刃劍,隨著網(wǎng)絡(luò)短視頻的盛行,很多小學生沉迷其中。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和信息辨析能力不完善,而且在許多的家庭教育中,許多家長只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反而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漠不關(guān)心,對孩子心里的煩惱不管不顧,因此學生也只能通過瀏覽網(wǎng)絡(luò)短視頻來緩解煩惱,這就使他們更容易受到網(wǎng)絡(luò)中不良風氣的影響,從而導致價值觀念出現(xiàn)問題。一旦他們的思想扭曲變形,那么小學的課堂管理難度也會直線上升。如果不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班級管理的范疇,不去更正學生的價值觀,任他們隨波逐流,這將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只有各位教師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時刻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以身作則,與家長建立統(tǒng)一心理健康教育戰(zhàn)線,才能幫助學生抵制社會中的不良風氣,幫助他們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人生道路。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
最完美的師生關(guān)系自然是“良師益友”,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是權(quán)威的存在,他們既想得到教師的關(guān)注,又害怕教師的訓斥。因為在學生的眼中,教師是成年人,是長輩,所以在學生的心中形成了一條難以逾越的代際鴻溝。想要拉近師生關(guān)系,教師就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在他們內(nèi)心陰雨時能夠化作一道光出現(xiàn)在他們身邊,給予他們前進的信心與動力,來幫助學生度過心中最陰暗的時刻,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guān)心。這樣做不僅可以更好地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間的關(guān)系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還能讓教師在學生心里的位置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讓學生更加服從教師的班級管理。隨著師生關(guān)系的深入,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也會日益強大,教師在班級管理上的壓力也會有所緩解。
(四)拉近教師與家長間的距離
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guān)系需要改善,教師與家長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合作,甚至關(guān)系緊張,這是家長對孩子管理的疏忽和教師教育不當?shù)仍蚬餐斐傻摹5亲犯菰?,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xiàn)了問題時,卻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從而越陷越深,最后造成難以挽回的結(jié)果。如果教師能夠在學生平時的校園生活中及時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家長也能夠時刻關(guān)注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給予他們足夠的關(guān)心與指導,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將減少。只有保證學生在校園生活中身體和心理能夠健康成長,才能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只有教師得到家長的認可,讓家長更好地認同班級的管理政策,才能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只有學校與家長攜手并進,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共同努力,班級的管理工作才會更加輕松。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榜樣
上文提到,教師是學生人生的指向標,是學生前進道路上的明月。既然教師在學生的人生中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那么教師就應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因為這是一名合格人民教師的基本要求。這就要求教師無論是在教課還是在解決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問題時,都要盡力做到最好。因為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是他們除了家長之外接觸最多的人,教師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產(chǎn)生影響,甚至決定了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傲_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真摯的愛與熱情的期望,能夠讓一個人獲得新的生命和動力。教師只有以真摯熱情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管理班級。例如,在平時的課堂上有學生調(diào)皮搗亂,這時教師就必須克制住自己的脾氣,心平氣和地與他交流,讓他明白擾亂課堂紀律是不對的,同時也要讓他體會到雖然我們對這種行為表示憤怒,但是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由此給學生樹立一個克己為人的教師形象,從而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控制自己的行為與情緒。這樣不僅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能夠以一種更加令人信服的方式解決課堂管理的難題,更好地完成了班級管理任務(wù)。又如,在學生鬧矛盾時,教師必須要公正處理,深入問題核心妥善處理。要從兩方學生的心理入手,見微知著。小學生的心思很單純,可以通過一些小故事讓雙方明白“宰相肚里能撐船”這個道理,這樣不僅完美地解決了問題,還能教授他們“寬容處事”的人生哲理,可謂一舉多得。
(二)開展心理教育,逐步強化班級管理
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中醫(yī)治病的用藥道理相近,即“主藥與輔藥須搭配煎服”。而在心理教育上我們也要有相對應的“輔藥”。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相關(guān)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來完善班級的管理政策。因為小學時期的學生對這些課外教育活動十分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抓住這一心理,舉辦相應的主題班會、知識競賽、有獎問答等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了解有關(guān)心理健康的知識,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來建設(shè)適合自己的心理環(huán)境,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從而讓學生懂得去保護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不被外界不良文化所侵染。另外,教師也可以在平時的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向教師敞開心扉,來分享自己的煩心事,而且更方便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干預和指導。例如,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班會上說出自己對心理健康的問題,并以幽默詼諧的方式給予他們解答。比如,學生問:“教師,我們?yōu)槭裁匆匾曅睦斫】到逃??”此時,教師可以以幽默的語氣回答:“你們的內(nèi)心正如盛開的鮮花,教師要阻止那些風和雨影響你們的成長,懂了嗎?”這樣的回答不僅完美地解決了學生的疑問,同時也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教師也可以在回答完之后詢問學生有沒有煩心事,這樣一問一答,不僅能讓學生放下?lián)鷳n,大膽地說出自己內(nèi)心的疑惑,而且教師也能借此機會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例如,在課下,教師可以開展“我愛我班級”的主題繪畫活動,讓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來展示自己理想中的班級氛圍。此時,教師可以通過這些繪畫內(nèi)容,借機給學生普及班級團結(jié)在學習生活中的意義,讓他們明白自己那些負面的心理,比如妒忌、憤怒、叛逆等會對班級的團結(jié)造成多大的損害,讓學生在心理上體會到這些不良心理反應的壞處,從而提高學生的覺悟,進一步強化班級管理。
(三)解決“內(nèi)憂外患”,管理和心理兩手抓
管理班級如同治理國家,既要重視“內(nèi)憂”,也要解決“外患”。那什么是教學方面的“內(nèi)憂外患”呢?“內(nèi)憂”即是班級內(nèi)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夠完善,而“外患”則是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不重視。正是這兩座大山阻礙了小學課堂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而教師則要去做那位“山不移,志不息”的愚公,立志于挖平兩座大山。但滿腔熱血的空想是無用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就要付出實際行動。古人言,“人心齊,泰山移”,教師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單靠教師在校園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總顯得勢單力薄,這時就需要聯(lián)合家長共同行動,只有學校與家庭兩方面共同下手,才能做到管理和心理兩手抓。在此之前,教師的任務(wù)則是讓各位家長明白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基石,借此提高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為以后與家長的“合作”鋪平道路。例如,在聯(lián)合家長“統(tǒng)一戰(zhàn)線”之前,教師可以開設(shè)心理健康課程,邀請家長前來旁聽,通過相關(guān)視頻短片或者文章時報等來提高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視程度,讓家長明白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教師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教師和家長在理念上達成一致后,就可以一起商議解決“內(nèi)憂”的策略。比如,學校聯(lián)合家長開展“模范家庭小劇場”活動,該活動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主動了解有關(guān)心理健康的知識,然后去編排劇本,并讓學生和爸爸媽媽們一起以小劇場的形式去表演,最后經(jīng)過評委評選打分,選出“模范家庭”。簡單來說,就是以小型話劇的形式來展現(xiàn)每個家庭對孩子心理教育的生活片段。或者舉辦親子活動,通過小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心理知識。這樣做既能解決“內(nèi)憂”也能消除“外患”,同時可以達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效果,一舉兩得。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教師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學生的榜樣。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要想讓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大放光彩,就要求各位教師去尋找科學合理的教育手段,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完善班級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讓小學生的內(nèi)心每天都是晴空暖陽,讓學生鼓起勇氣,勇敢地去面對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相信在學生的心中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在經(jīng)過辛勤付出后終將會開花結(jié)果。如果能有效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那么班級管理就如同順水推舟,班級的凝聚力也會得到質(zhì)的提升。
小學生作為未來祖國建設(shè)的花朵,他們需要風雨,需要寒霜,需要歷練,同時也需要一輪明月去指引他們前行的道路。新生的花朵只有在教師精心的呵護下才能在困境中茁壯成長,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既單純又調(diào)皮,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心事無法得到解決,此時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心里困擾和心理問題進行干預,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快快樂樂地度過每一天。只有教師解決了學生內(nèi)心的煩惱,才能更好地抵制不良風氣,從而塑造他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能以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去面對以后人生中所遇到的一切問題。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