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霞
摘 ?要:民間游戲廣為流傳,既符合幼兒游戲特點,也有獨特的價值。在早操中融入民間游戲,這既是對民族文化的保存、繼承和發(fā)揚,也對幼兒園課程資源的豐富與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園;早操
幼兒體育活動是以促進幼兒體格健康發(fā)育為目的,嘗試運用不同體育活動器械及輔助材料,在不同氣候、時間,合理利用場地進行的體育鍛煉活動。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運動帶來的成功感,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中強調了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重要性。因此,為了落實文件精神,同時結合幼兒園園本課程、幼兒學習興趣與需要,珠海市香洲區(qū)文盛幼兒園在大班級組中嘗試一次積極的實踐探索——將民間游戲融入大班早操中。
一、民間游戲融入幼兒園早操中的運用原則
(一)選擇游戲,發(fā)展動作
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的動作發(fā)展要求,園方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材料,安排、組織系列活動,并適時調整各個運動的難度和強度,針對大班健康目標,選擇相應的游戲來發(fā)展幼兒動作要求:比如選擇“斗雞”和“跳格子”游戲發(fā)展單腳站立;選擇“空中拋物”和“手拋球”發(fā)展肩上揮臂投遠等,以此方法選擇了約14項民間游戲實現動作要求。
(二)強度適宜,愉悅身心
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和使用檢測心率儀器的方法,記錄幼兒運動狀態(tài)情況,以此作為依據調整幼兒的強度和密度;另外,教師選擇一些有趣而富有挑戰(zhàn)性的民間游戲,比如多人板鞋、竹竿舞、抬花轎等,通過這些來實現對幼兒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和運動潛能的挖掘,看似危險但激發(fā)幼兒挑戰(zhàn)困難的信心,不但符合年齡特點,還能愉悅身心。
(三)時間合理,環(huán)環(huán)相扣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根據科學的運動曲線“曲線上升,波形進展,曲線下降”的規(guī)律,確定武術操—綢帶操—民間游戲—放松活動四個環(huán)節(jié)(早操前的戶外活動為熱身運動),控制武術和綢帶操約6分鐘左右,而民間游戲為曲線上升最高點,約10分鐘左右,放松活動則約3-4分鐘,整套早操20分鐘左右,時間安排合理,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早餐活動作了良好的鋪墊。
(四)音樂動作,相輔相襯
在傳統文化滲透一日生活中,音樂也是一個重要元素,在早操的四個環(huán)節(jié),選擇的都是具有民間藝術,操節(jié)適合節(jié)奏明快,速度符合動作的音樂(各年齡班有所不同);民間游戲則要選擇符合動作性質又利于營造傳統游戲開展的情境;放松運動則適合采用抒情、輕盈和柔美等性質音樂,分別是《國學武術》《中國美》《草原晨曲》《彩色的中國》。
(五)面向全體,注重個體
由于受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同一年齡段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同一個竹竿舞游戲,動作發(fā)展好的幼兒可以通過多練習幾次基本掌握節(jié)拍和跳法,而那些動作協調能力發(fā)展稍遜的幼兒則是畏懼,站在一旁不敢嘗試。幼兒得不到成功的體驗,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這對幼兒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游戲中,既要面向全體,又要注重個體差異。
二、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早操中的組織策略
(一)“紙上談兵”
有些游戲器材多而難移動,且器材位置的不斷調整對教師而言是個很重的體力活。因此,園方先給每個級組的成員印發(fā)了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平面圖,讓教師在平面圖上繪制各種器材擺放的位置和方向,在平面圖上“跑線路”商定后再實地演練,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
(二)循序漸進
將操場分為內外圈兩條路線,14項游戲分為兩大組(一組7項)并分布在內外圈;整個級組共有7個班,每個班分為A、B兩大組,采用由淺入深的組織方式開展民間游戲活動,讓幼兒逐漸掌握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最后可以自主游戲。
第一步:A、B兩大組分別在內外圈進行定點游戲。比如A大組幼兒選擇內圈路線,第1至7小組幼兒依次選擇一個點進行游戲,約玩一周,然后往前選擇一個點,依此類推,7周時間基本能掌握內圈7項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接著,A、B兩大組交換內外圈的路線,再利用7周時間讓幼兒逐項掌握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第二步:A、B大兩組進行內、外圈大組超市式游戲。兩大組分別在內外圈進行大組超市式自主游戲,待幼兒掌握玩法、規(guī)則和路線后,再進行交換。
第三步:全組自主性民間游戲。當幼兒掌握玩法、規(guī)則和路線后,A、B兩組大組幼兒融為一大組,幼兒可以自主選擇游戲項目、規(guī)則、路線,愉快地開始自主游戲了。
(三)合理優(yōu)化
1. 同一項游戲,民間游戲器材組合分層遞進,以滿足不同需求。例如內圈區(qū)設置的同心鞋游戲:一組為2人同心鞋,適合剛練習此項活動的幼兒,難度系數為一級;一組為3人同心鞋,幼兒嘗試增加一個人,適合已經有合作經驗并能熟練走幼兒,難度系數為二級;一組為多人同心鞋,適合有合作能力、經驗以及動作熟練的幼兒,等級為三級。2. 同一器材,玩法創(chuàng)新,發(fā)展幼兒思維。例如關于外圈區(qū)的平衡頂,幼兒在輪胎上的玩法層出不窮,開始將輪胎交叉擺放成,幼兒繞著輪胎呈“s”形走動;后來我們又將輪胎擺成橫排或豎排并拉開距離,幼兒可以頂著平頂帽走進走出;將幾個輪胎挨在一起平放,幼兒又會踩在上面走過;將輪胎與竹梯一起配合使用,又變成了練習坡度走的器械;而平衡頂又可以通過頭頂或手頂的方法進行游戲,總之,改變一種材料的使用方法,讓幼兒保持新鮮感,讓其在實踐中提升興趣,在興趣中鍛煉能力。3. 區(qū)域內材料不斷更新。各個區(qū)的游戲隨著天氣、幼兒興趣和發(fā)展不斷變化,不斷調整,不斷地優(yōu)化組合,努力找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身體發(fā)展要求的契合點。
三、民間游戲在大班早操中的運用成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兒童是互動的主題,教師必須了解兒童的內在需要,不同的興趣愛好和潛在發(fā)展可能性,給予兒童自我發(fā)展的機會?!苯涍^一學期,教師通過與幼兒互動,給予其內在需要的支持,充分調動了幼兒興趣和積極性,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有一定成效:
1.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民間游戲豐富而悠久,幼兒在游戲中不知不覺掌握了游戲方法,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比如“竹竿舞”,讓幼兒感受了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斗雞”又稱“撞拐子”,是小孩子冬天暖身的一種方法,幼兒從中感受童年的樂趣。2. 促進身體體質和運動能力的提升。例如“跳皮筋”可以發(fā)展幼兒腳的靈活性,“跳大繩”可以鍛煉幼兒跳躍、奔跑的能力等。3. 培養(yǎng)幼兒勇敢、堅強、有毅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質,使幼兒的社會性得到發(fā)展。民間游戲需要幼兒間相互配合、服從共同的游戲規(guī)則,掌握等待、協商、合作、服從等社會技能,比如“抬花轎”游戲,幼兒在游戲中通過互相商量抬花轎人員,通過互相配合順利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漸漸掌握與同伴交往的技能。4. 拓展知識面。民間游戲豐富多樣,不僅能豐富幼兒生活知識,而且還能調動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比如逗沙游戲,幼兒從中知道,沙漏不但可以篩沙,還可以曬米或篩豆等,將生活經驗拓展到新的學習中,并利用手、腳等共同配合下進行篩沙游戲。
民間游戲有著獨特的教育價值,將其融入早操中,為中國傳統文化參與在幼兒一日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既是對民族文化的保存、繼承和發(fā)揚,也對幼兒園課程資源的豐富與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淑英. 淺談民間游戲在幼兒園課程資源中的開發(fā)與利用[J]. 安徽教育科研,2022(16):72-73+82.
[2]唐羽涵.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課程建構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X幼兒園為例[J]. 新智慧,2022(07):92-93.
[3]徐娟. 在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J]. 清風,2022(02):97.
(責任編輯: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