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現當代藝術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2022-05-30 10:48:04席淑英
      中國中小學美術 2022年1期
      關鍵詞:波洛克線條繪畫

      席淑英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學生應當學會欣賞和尊重不同時代和文化的美術作品。小學美術教學融合現當代藝術,對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科素養(yǎng)、保持美術學習興趣有著重要價值。本文以“波洛克的滴流藝術”一課為例,運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與“欣賞·認知一評述·判斷一互動·分享一反思·理解”的教學模式相結合開展課堂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保持美術學習興趣所起的作用展開論述。

      一、課程來源

      保羅·杰克遜·波洛克( Paul Jackson Pollock),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1929年就學于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師從本頓。1943年開始轉向抽象藝術。1947年開始使用“滴畫法”,即把巨大的畫布平鋪于地面,用鉆有小孔的盒、棒或畫筆把顏料滴濺在畫布上。其創(chuàng)作不做事先規(guī)劃,作畫沒有固定位置,喜歡在畫布四周隨意走動,以反復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復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人稱“行動繪畫”。此畫法構圖設計沒有中心,結構無法辨識,有的只是各種線條、點、形狀和肌理的組合,具有鮮明的抽象表現主義特征。這種不需要復雜繪畫技巧而畫面效果較好的繪畫形式比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繪畫潛能,能鼓勵學生養(yǎng)成大膽自信、個性奔放的作畫方式。學生在這種自由、隨性、毫無拘束感的繪畫過程中體驗繪畫的樂趣,是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精神的極致體現。

      二、教學實踐

      課前:利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一)欣賞·認知

      1.通過自主搜集材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師布置學習任務:(1)搜集五張波洛克的美術作品圖片,觀察作品中的線條、色彩有什么特點。(2)搜集波洛克的繪畫故事,思考畫家是怎樣作畫的,他是怎樣表達自己情感的。

      2.讓學生觀看微視頻,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學習視頻資料中主要包括介紹波洛克生活和藝術經歷及其創(chuàng)作過程和創(chuàng)作方法。

      學情反饋:大部分學生對視頻內容很感興趣,但對波洛克及其作品的認知還很模糊,說不清楚作品中線條和色彩的特點。根據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教師進行二次備課,制定“美術分組欣賞表”,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解決學生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式學習,讓學生初步感受波洛克繪畫的特點,產生探索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圖像識讀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課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二)評述·判斷

      自主探究,深入賞析。學生分組討論.深入賞析波洛克的作品《10號》,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共同完成“美術分組欣賞表”(表1)。

      各組匯報討論結果。

      第一組:波洛克大多數的作品線條都是密密麻麻的,很有動感。我們覺得他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心情一定很糟糕。

      第二組:我們知道波洛克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繪畫方式——滴畫。他在畫畫的時候用大刷子把顏料灑在布上,布是鋪在地上的。他想怎么甩就怎么甩,想怎么潑就怎么潑。我們覺得他畫畫的時候一定很開心!

      第三組:我們組只有一位同學喜歡波洛克的畫,其余幾位同學都不喜歡他的這張畫,認為作品中的畫線條太密了,看得眼睛都花了:黃色的、紅色的、黑色的、白色的顏料亂七八糟地疊在一起,不好看。

      (三)互動·分享

      教師出示作品《夏天9A號》(圖2)。

      1.教師提問

      (1)作品《夏天9A號》除了線條外還有什么呢?(點、形狀)

      (2)作品《10號》和作品《夏天9A號》比較,線條的疏密程度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3)密的線條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疏的線條又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4)你覺得哪幅作品更好看?為什么?

      (5)每個人對畫面的感覺都不一樣?如果要你給這兩幅畫起名字,你會取什么名字呢? 課堂觀察:以上五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各抒己見,有的喜歡《10號》作品,有的喜歡《夏天9A號》作品,學生的感受也是差別很大。學生給作品起了以下名字:作品《10號》的“新名字”有《怪獸來了》《我的心情很煩躁》《秘密的叢林》《不要惹我》《亂七八糟》等,作品《夏天9A號》的“新名字”有《兩個人的舞蹈》《好大的蜘蛛網破了》《我被困住了》《池塘里的倒影》《小魚迷路了》等。

      教師總結:波洛克是一位很特別的畫家,他畫畫不是在畫架上畫,而是把很大的一塊畫布平鋪在地上,然后繞著畫布,把顏料滴落、拋擲甚至倒在畫布上。有時候,他還用于硬的筆刷、棍子和鏟子推弄顏料。這樣的畫畫方法,我們稱為“滴畫”。他的畫看似雜亂無章,卻能給觀看者帶來強烈的震撼和吸引力。波洛克不給自己的畫取名字,而只是給畫編號。那是因為他認為所有的圖畫都是看畫人自己的感受,畫家不應該左右觀看人的思維。事實也是如此,你看你們給畫取的名字多有意思。從這些名字里,老師能感覺到你們觀畫時各自不同的感受。

      【設計意圖】從線條、色彩、感受等方面對波洛克的作品進行深度賞析及描述,提升學生文化理解、審美判斷等核心素養(yǎng)的能力。

      2.創(chuàng)作表現

      教師演示創(chuàng)作步驟(圖3)。在演示過程中,教師提示學生可以用暖色表現快樂。冷色表現悲傷,還可以用黃色、黑色和橙色相搭配來表現生氣。

      3.展示、交流作品及討論

      (1)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2)我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喜歡?

      【設計意圖】通過模仿大師的創(chuàng)作過程加深對波洛克作品的理解,提升美術表現力。

      課堂觀察:不同個性的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文靜內向的孩子,他們作畫時比較嚴謹、小心,畫面豐富、緊湊,作畫時間長,有時候還很猶豫;而活潑外向的孩子筆觸線條粗獷,作畫時大膽、速度快、放得開,但畫面比較粗糙,缺少細節(jié)。無論是哪種個性、氣質的孩子,他們都能在教師的鼓勵下大膽表現,體驗自由繪畫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課后:通過反思、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四)反思·理解

      利用微信、釘釘等社交軟件,組織學生線上交流。

      學生對本課的學習十分感興趣,在家里嘗試用其他的繪畫工具來表現。

      【設計意圖】線上評價活動,可以強化學生對基礎概念、詞匯和定義等知識的理解,也能讓學生反思自己究竟懂得了什么、學到了什么,又是怎樣學到的。

      三、結語

      構建翻轉教課堂教學模式與“欣賞·認知一評述·判斷一互動·分享一反思·理解”的教學模式相結合,探索適應現當代藝術進課堂的教學新方式。

      課前,在“欣賞·認知”活動中,學生收集與整理新信息,自主學習、主動探究,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課中,在“評述·判斷”活動中,學生從畫作的創(chuàng)作背景、作品內容及表現形式三個方面進行評述與判斷,師生互動,深入探討和分析作品,從而使學生能夠正確辨明作品的意義與價值。在“互動·分享”活動中,學生尋求與發(fā)現新材料,嘗試與創(chuàng)造新技法,從而激發(fā)新的視角、新的想法,喚起嘗試進行多媒材藝術創(chuàng)作的欲望,在創(chuàng)作中進一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課后的“反思·理解”活動不僅僅是檢查學生是否學到了知識或是否完成了作業(yè),而是記錄學生掌握了什么知識、理解了什么概念、具備了什么能力,并為學生學習的延續(xù)和知識遷移做鋪墊,使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得以提升。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課堂教學活動都是緊緊圍繞美術核心素養(yǎng)開展教學的。

      本次教學實踐,還涉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觀念等多方面內容的探索。

      以現當代藝術為核心的課例在教學目標上重視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反思與回應,關注文化的學習。在教學內容上,教學重點從僅僅思考學生“做了什么?使用了什么藝術媒介?能在教室里展示什么?學生帶了什么回家?”擴展到“過程中學生怎樣思考?遇到什么問題?學生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學生得到怎樣的發(fā)展?”在教師的教學觀念上,教師要對現當代藝術充分地了解,并認可現當代藝術進課堂的意義與價值?,F當代藝術不以“藝術制作”為導向,而是關注討論過程和意義的詮釋,那么相對的成果展示也不能僅僅是讓學生展示最終的作品。教師應當在教學的起始階段用圖像、視頻記錄下學生的整個參與過程,包括他們的思考、討論和創(chuàng)作過程,最后以多媒體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展示。

      小學美術教學融合現當代藝術,對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科素養(yǎng)、保持美術學習興趣有重要價值。另外對教師來說,與學生一起了解現當代藝術、了解今天的藝術家,探索適應當代藝術的美術教學新方式。由此,便能夠推動小學美術教育整體意義上的改革與發(fā)展。

      猜你喜歡
      波洛克線條繪畫
      波洛克的抽象滴流藝術
      藝術家夫婦杰克遜?波洛克和李?克拉斯納
      現代閱讀(2020年7期)2020-11-28 07:20:27
      線條之美
      中外文摘(2020年11期)2020-06-29 00:38:54
      李·克萊斯納對波洛克繪畫的影響
      大可:把線條玩到極致
      海峽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8
      燒腦的線條
      知識窗(2015年7期)2015-05-14 09:08:20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歡樂繪畫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3期)2014-08-16 09:02:22
      歡樂繪畫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5期)2014-08-16 02:33:53
      托里县| 连云港市| 黎川县| 商河县| 海盐县| 西和县| 大田县| 红河县| 贵州省| 玛沁县| 康平县| 皮山县| 清流县| 长寿区| 绥化市| 巴林左旗| 兰坪| 荃湾区| 阳城县| 呼玛县| 宁河县| 万荣县| 清新县| 中阳县| 石泉县| 芜湖市| 崇礼县| 南宫市| 和硕县| 普兰店市| 望江县| 南充市| 濮阳县| 集安市| 青海省| 太和县| 平昌县| 南郑县| 从化市| 应用必备|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