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毅
“老師,這本書我看不懂?!眲傄幌抡n,一本書便被學生推送到我面前。
是村上春樹的《第一人稱單數(shù)》。后來我才知道,這是村上春樹新出的一本短篇小說集,沒想到,它這么快就出現(xiàn)在學生的手頭。
其實也不奇怪,我常常在學生的課桌上發(fā)現(xiàn)我所不知道的書籍,比如《通向哲學的后樓梯》,比如《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這時候,我便會和學生約定,等他們讀完就借我一讀。當然,學生也可以借我的書去讀。
“老師,我讀不懂,您能不能先讀,然后再給我講一講?”男生的態(tài)度懇切。
我接受了任務,有空的時候,就翻開讀一篇,讀完就做筆記,男生也會找時間到辦公室和我交流。其中有一篇,我個人非常喜歡,就拿到課堂上和大家一起讀。我讀,他們聽;我會在一些緊要關(guān)頭停下來,讓他們?nèi)ゲ孪牍适虑楣?jié)的發(fā)展。我忘不了,當我讀完以后,教室里有過一陣短暫的沉默,然后才響起了掌聲。于是,我們就從自己的感動出發(fā),說《聊齋》,說愛情,說《綠皮書》里的黑人音樂家。我們聊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異類,我們思考該如何在不被理解、不被接納的孤獨中自處,我們一起品味“極致的愛戀”和“極致的孤獨”,我們也探討小說的表現(xiàn)空間……
那篇小說的名字是《品川猴的告白》。
其實,用這種方式,我們還讀過很多小說,比如莫泊桑的《兩個朋友》、薩基的《黃昏》、瑟伯的《沃爾特·米蒂的秘密生活》、毛姆的《午餐》等。有的是我推薦給學生,也有的是學生推薦給我。
進行這一切的時候,他們正在讀高三。高一高二的時候,我們一起讀過幾個大部頭,比如《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入選了教育部的閱讀指導目錄,目前沒有納入考試的范疇,很多老師選擇了忽略,但我還是認真地帶著學生讀完了。讀完后,我們組織過幾次閱讀研討,其中有一次是寫讀后感??粗麄冊诠P下討論一個個人物,我常常被感動。我得承認,孩子們的思考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很多時候,是我低估了他們。也許正值青春,他們討論最多的是愛情,比如有學生評論蘭花為什么愛滿銀,他認為那是她灰暗的青春里唯一照進來的光亮,為了守護那光亮,她的愛情低到了塵埃里;比如有學生理解田潤生的選擇,認為那是一個常常被冷落的小人物從內(nèi)心里迸發(fā)出來的善良與勇敢;還有一個男生,在寫作過程中,突然走到我面前,兩眼含淚,問我:“路遙為什么要把田曉霞寫死?”
閱讀《平凡的世界》的“副產(chǎn)品”,是他們懂得了珍惜糧食,也懂得了不必懼怕困難,更懂得了有過抗爭,平凡的人生也就有了不平凡的時刻,而年輕人,總該有所擔當。我理解他們,作為普通高中普通班級的學生,他們真的很需要這樣的精神激勵。
也有個別同學不喜歡讀《平凡的世界》,并且羅列了自己的理由。我沒有勉強他們讀下去。后來讀到一篇文章,若北的《讀不下去〈平凡的世界〉,贊同〈當代〉雜志編輯周昌義退了路遙的稿》,我也和學生做了交流。
現(xiàn)在,因為迫在眉睫的高考,我不主張他們閱讀大部頭,所以平常討論較多的,便是短篇小說。我們當然也有考試,也恰恰因為我們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淹沒在枯燥的考試訓練之中,才選擇了閱讀作為我們浮出水面呼吸新鮮空氣的方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高三實行了一段時間的閉環(huán)管理。一次,連上7天的課之后,學生們都很疲憊,年級組便安排了一次電影放映活動,由各班自行選擇影片。我不是班主任,但我參與了他們的選擇過程,最終在一名學生的強烈推薦下,大家敲定了日本電影《鐮倉物語》。那個下午的最后兩節(jié)課,我在教室里陪著他們一起看電影。說真的,無論是日本電影還是日本文學,我都相當陌生,也恰恰因為陌生,我便更愿意去了解;而我任教的班級是一個日語班,班上有不少學生對日本文化很有興趣。我想為他們上一節(jié)電影欣賞課,雖然網(wǎng)上可供參考的資料很少,但我沒有放棄。電影結(jié)束后,我們就從電影的童話特質(zhì)聊起,聊電影的改編,聊電影故事的豐富性和延展性,聊電影中蘊含的哲學觀念,并把這部電影和《捉妖記》《尋夢環(huán)游記》放在一起比較……我知道這些和考試無關(guān),或者說和考試的關(guān)系不大;但是,把娛樂僅僅看成娛樂,我認為不是一名語文老師應有的態(tài)度。
為了積累作文素材,我們也常常了解時事,閱讀時事評論。俄烏戰(zhàn)爭剛剛開始的時候,學生請我講一講對這次戰(zhàn)爭的看法,我拒絕了。因為我不想用自己的閱讀傾向,影響他們的思考與判斷;更何況,這背后復雜的歷史、政治、軍事考量,不是一兩節(jié)語文課所能承載的,而且也遠遠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然而幾天之后,我憤怒了,因為我看到網(wǎng)絡上有不少人拿“烏克蘭美女”開低俗的玩笑,我不想我的學生也這樣無知無恥,于是找來了王開東老師的《斷子絕孫的戰(zhàn)爭》……
對王開東老師的觀點,我深為贊同:“我是語文老師,學生的很多人文思想和價值觀來自我們?!蔽也桓艺f我比學生高明多少,但我愿意和學生一起,去閱讀、思考、探索。是的,這么多年來,我一直不是一個兩眼只盯著考試、只盯著分數(shù)的老師。有時候,我還會非常慶幸,慶幸自己是一名語文老師,這樣可以一直走在學習的路上,不陷入故步自封的泥潭之中。不過,我卻從來沒有想過,我是以怎樣的精神姿態(tài)站立在學生面前?,F(xiàn)在捫心自問,想來想去,只有六個字:不功利,不世俗。
不功利,不世俗,自有清風盈袖。
有一次課上,我說起自己還有4年就要退休了,學生很驚訝:“老師,不是可以工作到60歲嗎?”
我笑了:“傻孩子,即便如此,我和你們在一起的緣分也只有一個多月了……”
話雖如此,看著他們不舍的目光,我的內(nèi)心,還是感到很滿足。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