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恩
籃球作為一項體育競技中較為典型的、綜合性較強的、綜合知識較多的運動,得到了小學生群體的廣泛喜愛。通過學習和參與籃球運動,小學生的耐力、韌性以及速度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yǎng)與鍛煉。此外,由于籃球運動是一項團體性運動,因此小學生通過參與籃球活動,還有利于養(yǎng)成團結(jié)協(xié)作的良好習慣和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梢姡@球運動不僅對小學生體育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與提高有幫助,還對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籃球作為一種技巧性較強的競技體育運動,包含了許多復雜的知識,不容易被迅速掌握,同時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仍然存在著某些不容忽視的狀況與問題,因此找到適合小學生的籃球教學方法,吸引小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從而建立高效的籃球教學體系很有必要。
一、小學階段籃球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1. 師資水平有待加強。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小學階段的籃球課堂教學中,體育教師一般都會做到精心的備課與細心的研究,他們在籃球課堂的準備階段不僅查閱了大量籃球知識的相關(guān)研究資料,也查閱了相當一部分的體育教學的文獻與研究,主動對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不斷進行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也不斷針對小學生的個人情況與實際的籃球課堂開展情況來調(diào)整自己的體育課堂與具體的籃球教學活動。但是,整體上來看,當前的籃球教學也逐漸暴露出師資建設(shè)不夠完善,師資水平有所欠缺等諸多問題。此外,由于籃球是一項競技性較強的體育運動,因此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相關(guān)籃球知識進行講解,也要對小學生的動作規(guī)范加以指正,更要對每一個學生在參加籃球運動時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識的滲透。因此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在實際的籃球教學中是很難做到面面俱到的,籃球課堂教學的教學質(zhì)量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2. 器材設(shè)施較為落后。
當前教學中,部分學校的籃球場地與籃球相關(guān)的器材設(shè)施較為落后,并沒有關(guān)注到小學生的個性化需要和小學生在不同生理發(fā)展階段的需要。如果籃球架的建設(shè)標準過于一致與統(tǒng)一,那么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年紀的小學生就很難做到籃球能力的提升和籃球技巧的提升。
3. 因材施教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在當前小學階段的籃球課程的具體開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對于籃球理論的教學和對于籃球基本技能的教學,得到了教師的廣泛重視,然而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小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和身體發(fā)育特點開展相應的籃球教學,并沒有得到體育教師應有的重視。部分體育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的時候,并沒有針對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來進行綜合的考慮。對于那些低年齡段的學生而言,在體育課堂的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習豐富的、技巧性較強的籃球動作可能是過于復雜的,因此并不能使這些低年級學生調(diào)動起自己對籃球運動的參與興趣。對于中等學段的學生來說,有些籃球課程的設(shè)置缺乏針對性和階梯性,不能進一步鞏固與提升他們的籃球技能與籃球技巧,這些學生自然也會在籃球課堂上消極表現(xiàn)。而對于那些高年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諸如運球等籃球基本操作,也掌握了一定的籃球技巧,那么部分籃球課程的設(shè)置可能是過于簡單的。可見,在一些籃球教學中,因材施教的原則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貫徹,這些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4. 課堂分班標準不合理。
在目前階段,班級授課制是小學階段的籃球教學的主要開展方式,然而,為了方便對學生進行管理和統(tǒng)一安排,很多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籃球課堂的分班時,往往是按照固有的班級模式來作為籃球課堂分班的標準。這種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課堂的有序開展與進行,但是對于籃球活動而言,這樣的劃分方式有時候并不適合,因為它并沒有充分認識到不同學生對籃球的興趣點可能不同,不同學生的體育基礎(chǔ)和籃球技術(shù)也可能不一樣。因此,它并沒有對小學生的個體狀況進行統(tǒng)籌的考慮與分析,這對小學階段的籃球課程的有序、高效開展造成了某些不利的影響。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籃球興趣培養(yǎng)的具體措施
1. 游戲化教學喚起學生的參與欲望。
體育教師在開展籃球課程時,不僅要注重對相關(guān)籃球運動技能的教學,也要迎合學生各個階段的心理特點和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來喚起學生對籃球運動的參與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以游戲化的形式來開展籃球教學,以游戲來作為籃球課堂的切入點,在游戲中對學生進行籃球運動技巧、具體細節(jié)的講解,使學生在游戲中既可以獲得樂趣,還可以獲得籃球知識的提升,做到對籃球課堂的參與興趣的培養(yǎng)與提升。
其次,教師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嘗試新穎的籃球教學方法。例如,在開展投籃動作的學習與練習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具體的年齡發(fā)展狀況和所具備的體育基礎(chǔ),結(jié)合投籃動作的要點,采用籃球知識小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只有在正確回答問題后,才能進一步進行投籃練習。在籃球知識小競賽的問題設(shè)置中,教師的提問既要包含學生所能學習與接觸到的籃球知識,也要包括安全教育重點系列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籃球的同時,接受安全意識的熏陶。
2. 互動教學尊重學生在籃球課堂的主體地位。
在籃球課堂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學生在籃球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采用多元化的互動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對籃球課堂的參與興趣。比如,對于學生來說,重復練習籃球的基本功,是一件較為單調(diào)和枯燥的事情,特別是在熟悉球性與重復各種步法訓練的時候,學生極易產(chǎn)生厭煩情緒。這就要求在日常的訓練中,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他們喜歡的方式來開展體育教學,可以通過教師在籃球課堂上的表現(xiàn)喚起學生對籃球課堂的參與興趣。例如,在認識球性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可展現(xiàn)出多樣化的運球方法與運球技術(shù),可以采用以布蒙眼來進行原地運球,或者是雙手運球的技巧展示,等等;而在籃球步伐的訓練中,體育教師既可以采用幾何圖形式的運球,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運球方式,以此來喚起小學生對籃球課堂的參與興趣。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要求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時,要注意實行分層次的教學,以此喚起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的體育基礎(chǔ)與籃球技術(shù)的具體情況,來逐步增加籃球課堂教學的難度,并通過這種循序漸進式的教學模式,有效調(diào)動學生對籃球教學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進籃球訓練的過程中去,進而提升學生的技能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真正發(fā)展。
綜上所述,籃球作為備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幫助學生強健體魄,還有利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精神,進而將這種全民健康意識與終身體育精神傳播到家人與朋友中,促進全社會體育意識的樹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在小學階段籃球教學的具體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將游戲化的籃球教學手段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籃球教學理念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設(shè)多種新型的籃球教學方式,喚起學生對籃球課堂的參與興趣,使他們在課堂中掌握相關(guān)技能、提升體育素養(yǎng),進而為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與我國籃球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縣西城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蘇少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