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王雪丹,沈潤斌,馬翠霞,楊金旭,王利春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滄州 061000)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各種原因?qū)е碌募顾杞Y構、功能損害的一種嚴重的致殘性疾病[1-2]。二便障礙是SCI后的多發(fā)合并癥,SCI后腸道中樞神經(jīng)支配及感覺功能受損,結腸及肛門直腸活動發(fā)生障礙,肛門括約肌喪失支配能力,進而發(fā)生便秘、大便失禁等并發(fā)癥[3-4]。同時,SCI后排尿神經(jīng)控制環(huán)節(jié)受到破壞,逼尿肌、尿道括約肌等控制反射功能降低,導致膀胱痙攣,造成尿潴留與尿失禁[5-6],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治療的關鍵是改善神經(jīng)源性大腸和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目前常規(guī)的治療方案多為藥物治療、物理因子治療,收效有限。針灸治療二便障礙,較多應用芒針、電針,較少有人將火針應用到臨床,目前關于火針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僅限于動物實驗,本研究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采用電針聯(lián)合火針治療脊髓損傷后二便障礙,并與單純電針治療相比較,現(xiàn)報告如下。
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住院的60例SCI合并二便障礙患者,按就診先后順序編為 1~60號,依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電針組和聯(lián)合組,每組30例。聯(lián)合組中男21例,女9例;年齡18~70歲,平均(40±8)歲;病程2~46個月,平均(10.13±2.42)個月。電針組中男 23例,女 7例;年齡 18~70歲,平均(43±8)歲;病程 2~45個月,平均(11.17±2.28)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年齡 17~70歲,男女均可;②符合美國脊髓損傷協(xié)會(ASIA)2011年修訂的《脊髓損傷神經(jīng)學分類國際標準》[7];③符合《中醫(yī)內(nèi)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SCI合并排尿功能障礙及腸道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④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同意書。
①意識障礙,存在失語者;②合并有腸道器質(zhì)性病變者;③脊髓完全橫斷性損傷者;④已采取的治療方法可能干擾本研究者。
給予營養(yǎng)神經(jīng)藥物治療,排尿功能障礙者留置尿管,常規(guī)膀胱訓練,腸道功能障礙者給予肛門訓練,同時根據(jù)癥狀給予對癥支持治療。
取大腸俞、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穴,采用0.30 mm×40 mm針灸針,與體表呈60°刺入,針刺深度20~30 mm,施以小幅度提插捻轉手法,使針感向小腹部放射或有酸、麻、脹、痛的感覺,得氣后采用G6805電針儀(上海華誼醫(yī)用儀器有限公司),在上述各穴位各接1對電極,波形為連續(xù)波,頻率為10 Hz,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療8周。
在電針組治療基礎上加火針刺激八髎和大腸俞,75%乙醇常規(guī)消毒穴位,操作者左手持止血鉗夾95%乙醇棉球并點燃,靠近施術部位(注意避開患者、衣物、床單等),右手姆指、食指、中指三指挾持住針柄,針身傾斜45°,應用外焰將針體燒至紅亮,對準穴位迅速進針,留針5 min,每次下針相距約5 mm。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療8周。
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個月末、治療2個月末、治療3個月末、治療6個月末,進行患者大便功能和小便功能的測定。
3.1.1 大便功能
1級:無便感,需要借助其他手段助排或大便失禁/解不盡。
2級:有模糊便感,可定時排便或偶用藥物助排。
3級:有便感,能自解,每日1~2次。
3.1.2 小便功能
1級:小便不能自解或滴瀝遺尿,無法自控,間隔時間<30 min,膀胱殘余尿量>100 mL。
2級:有模糊尿感時,可自控>1 min,間隔時間>60 min,偶有滴尿與遺尿。
3級:有尿感后可自控>2 min,間隔時間>2 h,無滴尿與遺尿現(xiàn)象。
3.1.3 生活質(zhì)量
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zhì)量測定量表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 version, WHOQOL-BREF)[8]進行生活質(zhì)量評定,該表包括生理、心理、社會關系、環(huán)境4個領域,共計有26個問題。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質(zhì)量越高。
痊愈:大小便功能恢復正常。
顯效:大小便功能達3級。
有效:大小便功能達2級。
無效:大小便功能無明顯改善。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3.4.1 兩組大便功能療效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大便功能改善總有效率均逐漸增加,治療6個月末,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高于治療1個月末和電針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大便功能療效比較 [例(%)]
3.4.2 兩組小便功能療效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小便功能改善總有效率均逐漸增加,治療 6個月末,聯(lián)合組總有效率高于同組治療1個月末、治療2個月末和電針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小便功能療效比較 [例(%)]
3.4.3 兩組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WHOQOL-BREF各項評分(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huán)境領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個月末、治療2個月末、治療3個月末、治療6個月末,兩組WHOQOL-BREF各項評分均高于治療前(P<0.06);治療2個月末、治療3個月末、治療6個月末,聯(lián)合組WHOQOL-BREF各項評分高于電針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 (±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電針組比較2)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生理領域 心理領域 社會關系領域 環(huán)境領域電針組 30治療前 8.61±0.90 8.46±1.09 8.76±1.54 9.04±1.38治療1個月末 9.12±1.141) 9.85±1.311) 9.25±1.421) 10.01±1.421)治療2個月末 10.55±0.981) 10.19±1.061) 10.98±1.551) 11.27±1.071)治療3個月末 11.64±1.481) 11.47±1.221) 11.67±1.821) 12.84±1.531)治療6個月末 12.49±1.511) 12.78±1.331) 12.71±1.661) 13.85±1.691)聯(lián)合組 30治療前 8.58±0.87 8.44±1.10 8.58±0.87 9.08±1.34治療1個月末 10.13±1.30 10.42±1.281)2) 10.14±1.621)2) 10.93±1.451)2)治療2個月末 11.74±1.161)2) 12.08±1.031)2) 11.29±1.731)2) 12.48±1.091)2)治療3個月末 13.07±1.521)2) 13.59±1.261)2) 12.96±1.681)2) 13.69±1.831)2)治療6個月末 14.75±1.551)2) 14.178±1.351)2) 13.47±1.851)2) 15.92±1.941)2)
脊髓損傷(SCI)后二便功能障礙是指人體受外因所致脊髓相對應神經(jīng)節(jié)段發(fā)生逼尿肌和括約肌失代償,引起神經(jīng)源性膀胱障礙和腸道功能障礙[9-11]?!峨y經(jīng)》:“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于風府,入屬于腦?!倍矫}主一身之陽氣,SCI后氣血阻于督脈,經(jīng)行不暢,筋脈骨肉失去滋養(yǎng),氣化不利,臟腑不通,二便異常。電針利用電和針兩種刺激相結合,達到提高療效的目的[12-13]。既往研究表明電刺激能促進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表達,維持中樞神經(jīng)和周圍神經(jīng)的生長及修復,進而促進SCI的修復[14]。大腸俞是大腸之氣輸注于腰背部的要穴,針灸刺激大腸俞可以恢復大腸傳導排泄糟粕的能力[15];八髎穴屬足太陽膀胱經(jīng),位于腰骶部,能夠發(fā)揮強腰補腎、調(diào)理沖任、通調(diào)二便的作用。針刺八髎可以刺激括約肌收縮,改善骶尾部氣血運行。蘇錦蘭等[16]發(fā)現(xiàn)針灸八髎穴能夠治療SCI所致大小便功能障礙。同時電針可以加強大腸俞的刺激提高臨床療效,從而提高大小便的控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疳樀闹委煓C理是通過針刺,將火熱宣通之陽氣傳達到對應的經(jīng)絡,以通為用,直達病變之所,使氣血臟腑互通[17-19]。
本研究顯示,治療 6個月末聯(lián)合組患者大小便改善總有效率均高于電針組,提示電針聯(lián)合火針治療能夠提高 SCI后二便障礙的治療效果,主要火針可加強八髎穴的療效,改善脊髓損傷區(qū)的微循環(huán),下調(diào)血管加壓素及水通道蛋白的水平,刺激軸突再生,減少細胞凋亡,恢復大腸及膀胱功能。鄺偉川等[20]研究表明八髎穴火針治療 SCI后尿潴留患者可有效改善膀胱功能,減輕尿潴留。王曉光等[21]報道顯示,火針可改善慢性結腸炎,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SCI損傷后二便障礙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SCI后二便障礙的治療更加注重康復管理,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身體功能、心理及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采用WHOQOL-BREF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價。結果顯示,治療1個月末、治療2個月末、治療3個月末、治療6個月末,兩組患者WHOQOL-BREF各領域評分均高于治療前;治療1個月末、治療2個月末、治療3個月末、治療6個月末,聯(lián)合組WHOQOL-BREF在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及環(huán)境領域評分高于同期電針組。提示治療后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而聯(lián)合火針治療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改善更加明顯,表明電針聯(lián)合火針療效優(yōu)于單純電針,且治療時間越長,患者生活質(zhì)量持續(xù)提高,形成良性循環(huán)。主要是由于火針八髎穴、大腸俞可疏通膀胱、腸道經(jīng)血,溫陽補氣,祛寒通絡,改善氣化功能,從而產(chǎn)生最佳療效,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基礎治療基礎上,電針聯(lián)合火針八髎穴、大腸俞穴治療脊髓損傷后二便障礙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療效優(yōu)于單純電針,且本方法患者易接受,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