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鳴,龍嘉琳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湘潭 411105)
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老年人群體不斷擴大,中國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壓力愈加凸顯,老年讀者服務問題亟需解決。同時,近年來,隨著VR技術的發(fā)展,VR 技術開始應用在各個領域,VR 技術在公共圖書館的應用也成為了研究熱點。2018 年中國工信部 《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xiàn)實產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推動虛擬現(xiàn)實技術產品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貿等行業(yè)領域的應用[1]”。在這種趨勢下,利用VR 技術來解決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問題將成為提升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水平新的突破口。
VR 技術也就是虛擬現(xiàn)實技術,它泛指人類可以借助于計算機及最新的傳感器技術而創(chuàng)造的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技術人員通過充分運用電腦及傳感器技術,模擬三維現(xiàn)實的世界來構筑一個三維立體的虛擬世界,使用者可以利用自己的視覺、聽覺、觸摸等各種感官來親身體驗虛擬的空間,如身臨其境一般,可以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來感受空間中的事物[2]。人口老齡化給社會養(yǎng)老服務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機構,老年讀者服務壓力增大,而老年讀者作為社會重要成員且比例不斷擴大,適應技術性社會已經成為現(xiàn)實要求,面對當前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的現(xiàn)狀,將VR 技術應用于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能夠緩解服務壓力,提升服務效能。
中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老年人人口比例不斷增大,老齡化趨勢加快,根據(jù)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至2019 年,中國65 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17 603 萬人,占總人口的12.6%。在這種趨勢下,中國的社會養(yǎng)老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對社會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重要機構,需要提高服務水平,為老年讀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和舒適的環(huán)境,滿足老年人的精神層面的需求,真正的實現(xiàn)“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從而推動社會養(yǎng)老能力的提升,減輕社會負擔。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身體以及心理原因,給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提出了特殊要求,比如設置老年人閱覽室,提供放大鏡和大字號書籍,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以及對圖書館員進行老年讀者服務相關培訓等。且隨著中國圖書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發(fā)展,老年人在使用圖書館信息化設備時存在較大困難,而館員數(shù)量有限,素質參差不齊,極大地影響了老年讀者的體驗,目前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老年讀者服務仍然無法滿足老年讀者的需求。
從公共圖書館發(fā)展來看,VR 技術應用于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能夠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VR 技術提供各種感官的模擬,通過VR 技術,展示場館結構,老年讀者無需行動就可了解圖書館全貌以及各類基礎設施和圖書具體位置等細節(jié),能夠為有視覺障礙、聽覺障礙以及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公共圖書館通過應用VR 技術,利用語音識別合成技術為老年讀者介紹場館、開展導航、了解需求,無需現(xiàn)實的圖書館員就可為老年讀者提供各類服務,能夠有效緩解老年讀者數(shù)量增加和服務質量要求提高的壓力,為老年讀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促進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
從政策可行性上看,政策支持VR 技術應用于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2018 年,中國工信部《關于加快推進虛擬現(xiàn)實產業(yè)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各個行業(yè)和領域應用VR 技術。2020 年11 月,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出要“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3]”,VR 技術作為當今時代先進的智能技術之一,將其具體技術與老年讀者服務相結合,切合了中國政策的要求。
從法律可行性上看,法律支撐VR 技術應用于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八條明確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發(fā)揮科技在公共圖書館建設、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推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傳播技術,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能[4]”,VR 技術作為現(xiàn)代社會重要的科學技術,不斷應用于各個領域,將VR 技術應用于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符合中國公共圖書館法要求。
從老年讀者自身特點來看,老年讀者的生理障礙、心理需求都體現(xiàn)了VR 技術應用于老年讀者服務的現(xiàn)實要求。老年讀者存在視力較差、聽力退化、行動不便或緩慢、語言溝通阻礙等生理機能方面的障礙,心理上渴望得到認同和關懷、希望融入現(xiàn)代科技社會。VR 設備立體化沉浸式展示功能彌補了老年讀者視聽、行動方面的不足,語音識別和合成功能減少老年讀者溝通障礙,VR 技術本身作為現(xiàn)代科學技術,同時能夠幫助開展技術設備培訓,從而滿足老年讀者融入現(xiàn)代社會的心理需求,體現(xiàn)圖書館對老年讀者的人文關懷。這從老年讀者生理和心理方面體現(xiàn)了VR 技術應用于老年讀者服務的可行性[5]。
目前國內對圖書館應用VR 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虛擬場景服務、VR 資源建設以及用戶服務3 方面[6]。①虛擬場景服務,即應用VR 技術創(chuàng)設一個虛擬的圖書館場景,提供立體沉浸式體驗。比如程羅德等介紹了利用VR 技術創(chuàng)建圖書館虛擬空間環(huán)境,展示場景全貌至具體空間細節(jié),通過漫游虛擬圖書館空間平臺,動態(tài)了解館舍布局、設備配置、資源分布等圖書館物理功能結構[7]。②VR 資源建設,它是指利用VR 技術使資源立體化可視化,如VR 圖書、VR 資源等。王揚分析了VR 圖書現(xiàn)狀,指出其在市場、選題同質化、傳播渠道以及標準和格式上存在問題,并指出其發(fā)展前景和方向[8];大學數(shù)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簡稱CADAL)實現(xiàn)了部分數(shù)字資源及其物理載體的立體化展示[9]。③用戶服務,主要指利用VR 技術為讀者以及用戶提供服務,如參考咨詢服務、閱讀推廣服務、資源檢索服務等。石曉東認為VR 技術可以從參考咨詢、業(yè)務培訓、虛擬學習、人機交互等方面來為圖書館提供服務[10]。雖然以上3 個方面基本包含了圖書館服務各部分,但針對老年讀者服務應用VR 技術的研究較少,有待進一步深入。
國內目前已有各級各類圖書館應用VR 技術,從公共圖書館到高校圖書館,從國家圖書館到地方各級圖書館,都應用了VR 技術開展服務。中國國家圖書館2008 年推出了中國第一個虛擬現(xiàn)實圖書館系統(tǒng),系統(tǒng)包括館內大廳虛擬導航、網絡虛擬導航、虛擬現(xiàn)實閱讀站三大部分,實現(xiàn)了身臨其境與人機交互、跨越時空并實時漫游、多種模式自由選擇的功能[11]。中國綜合實力較強的高校中應用VR 技術的高校圖書館已超過10 所,包括清華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等,比如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提供虛擬漫游服務以及資源閱讀服務,提供閱讀隧道體驗項目,用戶可以進行虛擬檢索和閱讀[12]。CADAL 項目也是高校圖書館應用VR 技術的典例[13]。地方公共圖書館如遼寧省圖書館、福州圖書館、寧波市圖書館皆提供了VR 體驗項目。其中寧波市圖書館“VR 體驗”項目入選2019 年浙江省公共數(shù)字文化工程優(yōu)秀數(shù)字閱讀推廣服務創(chuàng)新“十佳案例”,推出了“文藝范VR”暑期夏令營、“神游敦煌”VR 體驗、5G+VR 科普等多項VR 體驗活動[14]。從應用現(xiàn)狀來看,目前圖書館應用VR 技術主要為較淺層次應用,多為引進設備和系統(tǒng),自主開發(fā)不足,與圖書館讀者服務結合深度不夠,針對老年讀者服務的應用更是缺乏,需要進行不斷探索和深入嘗試。
當前中國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仍然存在硬件使用以及軟件需求兩大方面的問題,切實解決問題,滿足老年讀者需求,實現(xiàn)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成為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的重要任務[15]。
公共圖書館的空間設計、技術設備、場館環(huán)境、館藏資源等硬件設施大多不便于老年讀者使用,無法滿足老年讀者需求。
2.1.1 場館空間復雜度高,老年讀者行動不便
目前,中國公共圖書館場館多為多層樓多區(qū)域設計,空間大且布局復雜,且為最大限度利用場館空間并提高場館設計感,往往忽視了無障礙設計,不便于老年讀者在場館內行動以及利用信息資源,且即使設計了無障礙設施,也缺乏測試和合理維護,出現(xiàn)“有卻不能用”或者“有卻不完善”的情況。此外,中國公共圖書館大多采用藏借閱一體化的信息資源布局模式,這種“大開間、少間隔、藏借閱合一”的布局模式在提高藏書利用率的同時,也給老年讀者帶來了不便,大開間使信息資源相對分散,老年讀者難以尋找到所需書籍,書架設計高度對于老年讀者過高,難以取閱高層書籍,且該種布局模式提高了書籍錯架率,增加了老年讀者找書難度,閱讀區(qū)與藏書區(qū)一體,少有為老年讀者專設的閱讀區(qū),老年讀者閱讀體驗不佳。因此如何提升老年讀者對場館的熟悉度,為行動不便的老年讀者提供幫助是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的任務之一。
2.1.2 技術設備專業(yè)性強,老年讀者使用困難
隨著中國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圖書館技術設備越來越多,從借書到還書,從檢索信息資源到使用電子資源,都需要使用到相關技術設備,而這些技術設備操作使用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對于大多數(shù)老年讀者而言,這是其使用公共圖書館資源的一大阻礙,若無人進行引導示范,老年人使用技術設備具有較大困難,甚至難以理解使用說明,即使掌握使用方法也容易遺忘。因此,如何及時準確引導老年讀者使用技術設備也是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一大難題。
2.1.3 場館環(huán)境舒適度低,老年讀者感受不佳
場館環(huán)境的舒適度直接影響到老年讀者的閱讀體驗,而中國公共圖書館雖然大多設有老年讀者閱覽室,但老年讀者閱覽室實用性有待增強,舒適度有待提高,閱覽室針對老年人的設計欠缺,比如適宜老年讀者閱讀的桌椅、采光環(huán)境、溫濕度、綠化建設和文化建設等,場館環(huán)境針對老年讀者的細節(jié)設計不足,比如應急設施和藥物、放大鏡老花鏡、老年閱覽室所在樓層、無障礙設計等[16]。當然,目前也有部分圖書館配備了放大鏡、擴視儀等設備,比如北京市海淀圖書館。一個溫馨舒適美好的閱讀環(huán)境的建設,老年讀者對于閱讀環(huán)境需求的及時滿足,場館舒適度的提高是解決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硬件設施問題的要求?!丁敖】抵袊?030”規(guī)劃綱要》中建設健康環(huán)境是重要任務之一,公共圖書館應當注重優(yōu)化老年讀者閱讀環(huán)境和活動場所環(huán)境,助力建設健康中國。
2.1.4 館藏資源針對性弱,老年讀者無法滿足
老年讀者獲取借閱館藏資源,大多是為了豐富業(yè)余生活,或者獲取信息以及學習,借閱獲取的資源多為健康保健、時政歷史、種植養(yǎng)殖、書法繪畫等類型的書籍,而公共圖書館有關此類資源相對較少,多為青少年讀者、中年讀者所需書籍。且部分老年讀者對技術類資源也有一定的需求,但公共圖書館的技術類資源對讀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要求,多為比較專業(yè)的資源,老年讀者需要的是入門實用性資源,如智能手機使用說明、app 下載安裝使用圖解等資源,公共圖書館往往缺乏此類針對老年讀者需求的技術性資源。同時,公共圖書館往往為老年讀者提供的是紙質資源,忽略了其他形式的資源,應當考慮其攜帶、存儲、拷貝等服務需求,也應當為其提供多種載體形式的資源,比如光盤、磁盤等,并幫助老年讀者學習獲取網絡資源。老年讀者多具有一定程度的視聽障礙,使用普通書籍和文獻資源有一定的困難,且老年讀者獲取借閱館藏資源具有時間長、資源類型相對固定、到訪時間定期等特點,因此有針對性的為老年讀者提供館藏資源,提供方便老年讀者閱讀的書籍和適宜老年讀者使用的文獻資源,滿足老年讀者閱讀需求非常重要,比如無錫市梁溪區(qū)圖書館提供了大字版圖書,方便視弱老年讀者閱讀。此外,老年讀者群體內部的需求也有較大差異,健康狀況和興趣愛好各有不同,而許多公共圖書館簡單的將其歸為一類,提供的資源往往難以考慮個性化需求。
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人員等軟件建設不足,使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效果不佳,老年讀者需求無法滿足。
2.2.1 館員服務意識欠缺,服務老年讀者能力不足
中國公共圖書館館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館員素養(yǎng)有待提升。館員素養(yǎng)和服務能力直接影響到老年讀者的到館體驗和閱讀興趣,而公共圖書館館員存在對老年讀者需求不夠了解、服務不及時不到位、服務缺乏細心與耐心、服務積極性不夠、熱情度不高等問題,此外,部分館員對老年讀者存在刻板印象,導致服務過程中出現(xiàn)未及時了解老年讀者特點和個性化需求,根據(jù)刻板印象來對老年讀者服務,甚至不尊重老年讀者的情況。老年讀者比較敏感,渴望得到認同和尊重,且因其自身身體原因,存在需求表達不明、場館和設備不了解、對環(huán)境以及基礎設施有特殊要求等情況,需要圖書館員有足夠的素養(yǎng)和耐心,因此,提升館員素養(yǎng),貫徹“以人為本”和“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服務理念,注重人文關懷,克服刻板印象,以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面對老年讀者,及時準確了解老年讀者需求并積極耐心的提供服務非常重要。
2.2.2 服務方式單一,服務老年讀者效果不佳
中國公共圖書館針對老年讀者服務的方式和內容相對單一,服務理念貫徹不到位、服務態(tài)度有待提升,服務效果不佳。圖書館針對老年讀者的服務方式以開展線下閱讀、朗誦、講座、展覽等活動為主,極少將技術設備與老年讀者服務聯(lián)系起來,形成了一種老年讀者服務即無技術服務的固化思維。近年來對于電腦和設計的教學培訓有所增加,比如臨沂市圖書館開設中老年人智能手機公益培訓班,但是大部分圖書館多提供入門級的內容,沒有結合不同老人的水平開展不同層次的活動,個性化不足。此外,老年讀者的參與度也不高,講座展覽類活動雖然開展較多,但是少有圖書館提供了老年讀者自己演講和展覽個人作品的機會。因此需要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切實采取行動幫助老年讀者,從而提升老年讀者到館體驗,提高服務效果,這是滿足讀者需求的軟件建設[17]。
針對目前公共圖書館在老年讀者服務上存在的問題,將VR 技術具體應用到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幫助老年讀者熟悉了解場館,提供了資源檢索和展示服務、技術設備培訓服務、互動交流服務、模擬宣傳線下活動服務等,能夠緩解老年讀者服務壓力,切實為解決老年讀者服務問題提供了新的出路。
將VR 技術的具體技術應用于公共圖書館,有針對性地解決老年讀者使用公共圖書館硬件設施的不便,幫助老年讀者熟悉場館,引導老年讀者使用技術設備,了解老年讀者環(huán)境需求和資源需求,從而提升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能力,使老年讀者需求得以滿足。
3.1.1 動態(tài)環(huán)境建模技術獲取場館全景,導航指引老年讀者
動態(tài)環(huán)境建模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獲取真實環(huán)境的三維數(shù)據(jù),按照不同的應用要求,利用該三維數(shù)據(jù)制作出相應的虛擬環(huán)境模型[18]。對于場館空間復雜的環(huán)境特點以及老年讀者生理上行動不變的特點,可以通過利用該技術,構建一個三維虛擬的圖書館環(huán)境模型,展現(xiàn)VR 技術的沉浸性特征,老年讀者通過佩戴VR 顯示設備,心理沉浸進入虛擬圖書館環(huán)境,實現(xiàn)無需行動就能熟悉圖書館場館空間與環(huán)境,使老年讀者通過漫游圖書館的虛擬環(huán)境來規(guī)劃其行動路線,了解館內布局從而及時準確的尋求幫助。國內部分圖書館已經有相關應用,比如廈門市圖書館提供了館內VR 全景視頻,濟南市圖書館提供VR 全景圖顯示,但是以全景視頻或者全景圖片進行VR 展示,使VR 沉浸性有所削弱,通過佩戴設備了解場館環(huán)境更能夠提高老年人的熟悉度。
動態(tài)環(huán)境建模技術能夠幫助老年讀者熟悉場館環(huán)境、掌握圖書館全景以及各類設施和圖書具體位置等空間細節(jié),并根據(jù)設備提供的行動路線快速準確的找到資源和設施,減少了現(xiàn)實情況下出現(xiàn)的迷路、繞道等情況,切實解決了場館空間復雜而使老年讀者不便于行動的問題。各公共圖書館可通過該技術獲取本圖書館場館三維數(shù)據(jù),構建一定比例的圖書館虛擬模型,并在模型中將圖書館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無障礙設施進行特別標注(或者專設一個針對老年人的虛擬模型),使老年人可以清楚的知曉圖書館的場館具體環(huán)境[19]。
3.1.2 行為建模技術展示設備用途,引導老年讀者使用
行為建模技術主要是對物體的行動進行描述處理,即對物體行為進行建模,從而賦予模型外部形態(tài)、物質真實感以及與真實物體同樣的物理屬性、自然反應能力和行為特征[20]。由于圖書館員無法每時每刻及時為老年讀者介紹技術設備使用方法,且考慮到館內技術設備的專業(yè)技術性以及老年讀者使用技術的困難性,可以通過行為建模,為各技術設備創(chuàng)建動畫模型,逐一演示操作與使用技術設備的動作,將圖書館各類技術設備具體使用方法以及說明的細節(jié)進行模擬,為老年讀者立體化展示設備用途。老年讀者只需佩戴VR設備,比如VR 頭顯設備、虛擬眼鏡等,通過動畫模型學習如何使用和操作技術設備,并逐步進行檢索、使用電子資源、借閱書籍、歸還書籍等操作。比如中國國家圖書館虛擬現(xiàn)實系統(tǒng),就可通過打造一個虛擬的國家圖書館,讀者可以通過佩戴虛擬眼鏡漫游于虛擬圖書館中。
行為建模技術通過建立動畫模型,模擬出操作使用技術設備的場景和動作,老年讀者通過動畫模型來學習技術設備的操作方法,相比于文字圖片說明更加生動,比視頻講解更具有互動性,同時也緩解了真人演示的壓力,能夠有效的解決其使用設備的困難,使老年讀者能夠同年輕人一樣體驗到技術設備的靈活便捷。這就是利用VR 技術為老年讀者開展技術培訓服務,既能夠使老年讀者在虛擬環(huán)境下體驗設備的使用,同時也避免了圖書館員重復開班教學,一定程度能夠減輕圖書館員的工作壓力,提升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和效率。
3.1.3 自然交互技術了解讀者需求,優(yōu)化老年讀者閱覽環(huán)境
自然交互技術,是指在創(chuàng)建的虛擬空間中,人可以通過眼睛、耳朵、皮膚、動作和語音等各種感覺方式與其交互[20]。包括面部表情識別、手勢識別、觸覺反饋和眼動跟蹤等,公共圖書館通過使用該技術,在老年讀者使用圖書館設施,接受公共圖書館服務時通過對其面部、手勢、語音、感官等的識別和交互,了解老年讀者的體驗感受,并針對其來建設和調整場館環(huán)境,優(yōu)化服務,這對滿足老年讀者對服務環(huán)境特殊需求,特別是存在各種生理障礙的老年讀者的需求有重要作用。
自然交互技術體現(xiàn)了VR 技術的交互性,公共圖書館可以在圖書館中安裝相關設備,設備可以通過捕捉老年人聲音、面部表情、身體姿態(tài)、眼動、行為動作等進行分析,及時了解老年人的需求以提供幫助,提升服務,老年讀者無需主動向圖書館反饋,圖書館即可了解到老年讀者對環(huán)境的體驗和感受,從而積極主動的創(chuàng)造一個令其感到溫馨和舒適的環(huán)境(圖1)。
圖1 自然交互技術應用過程圖Fig.1 Application process diagram of natural interaction technologies
3.1.4 立體顯示和傳感器技術展示館藏資源,優(yōu)化老年讀者體驗
立體顯示是VR 的一種實現(xiàn)方式,傳感器技術則能夠給人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綜合體驗,使人宛若處于一個真實的世界。針對老年讀者閱讀障礙以及閱讀體驗感難以提升的情況,可以通過該技術構建出一個虛擬的書籍中的世界,老年讀者通過佩戴VR頭顯設備,享受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的全方位的感官體驗,在VR 技術模擬的虛擬世界中沉浸,從各種感官體驗中熟悉書中環(huán)境、了解書籍內容,解決了老年讀者因為自身視聽覺障礙導致閱讀不便的問題。并且對于資源難以滿足老年讀者需求的情況,傳感器技術能夠利用老年讀者使用時各個感官體驗的交互數(shù)據(jù)來反饋老年讀者的資源需求,從而使圖書館能夠及時調整和補充老年讀者喜愛的資源。目前虛擬圖書館VR 體驗已經有部分圖書館應用,部分調查如表1 所示[21]。
表1 國內部分圖書館應用VR 體驗案例Table 1 Cases of applying VR experience in some libraries in China
立體顯示和傳感器技術能夠有效解決老年讀者閱讀障礙和資源需求問題,公共圖書館通過應用該技術能夠使老年讀者享受到多方位的閱讀體驗,從而提高老年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提升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水平。雖然以上圖書館有相關應用,但是并非針對老年讀者設置,也難以有針對性的解決老年讀者的問題,公共圖書館可以在館內配備針對老年讀者的VR 設備,將老年讀者感興趣、利用頻率高的資源通過VR 技術虛擬化,從而構建出虛擬書中世界,對有一定的閱讀障礙的老年讀者而言,將感受到更棒的閱讀體驗。
VR 技術同樣也能具體應用于公共圖書館軟件建設,構建虛擬館員與虛擬圖書館,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公共圖書館作為老年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場所,應當提供熱情耐心的服務,滿足老年讀者的精神需求。
3.2.1 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充當虛擬館員,增強服務能力
語音識別技術是指將人發(fā)出的語音信號轉換為能夠為計算機所捕捉并識別的文字信息,并對信息內容進行分析,了解人的指令和意圖的技術,語音合成技術是指用人工生成語音的技術[20]。通過將語音識別技術和語音合成技術結合,語音識別技術可以有效識別老年讀者的聲音,再利用語音合成技術對老年讀者進行反饋,從而實現(xiàn)人機語音交互,為圖書館提供了虛擬館員(圖2)。當圖書館員無法及時提供服務時,通過這兩種技術能夠簡單的與老年讀者進行交流,了解老年讀者需求,這是針對老年讀者對人工互動服務的依賴性以及目前多數(shù)公共圖書館服務壓力增大的情況的有效解決措施。比如江西省圖書館的虛擬參考機器人能夠識別讀者的語音,并與讀者進行交流。
圖2 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應用過程Fig.2 Application of speech recognition and speech synthesis technology
語音識別和語音合成技術能夠及時為老年讀者提供服務,解決了公共圖書館館員服務不及時的問題,同時該技術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圖書館員產生一定的危機感,從而提高其服務的積極性,增強其服務能力。公共圖書館通過應用該技術,提高了服務效率,解決了服務不及時的問題。
3.2.2 虛擬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效果
應用VR 技術于公共圖書館,建立虛擬圖書館,比如創(chuàng)建SL 虛擬圖書館[22]。利用虛擬圖書館進行個性化服務設計,使老年讀者享受到專有化、個性化的讀者服務,比如專有的虛擬圖書館員,個人書架等。將服務理念貫徹于虛擬圖書館中,將VR 技術與圖書館的服務和活動相結合,為老年讀者提供虛擬環(huán)境下的服務,構建虛擬環(huán)境下的老年讀者活動,同時,可以利用虛擬圖書館,對創(chuàng)新但現(xiàn)實效果不確定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進行模擬測試,改良后應用于公共圖書館實際服務中。這是對傳統(tǒng)單一的服務方式的改進,一反傳統(tǒng)的“老年讀者只適合線下服務”的服務觀念,讓老年讀者能夠在活動中切實體驗“技術”的魅力,享受個性化服務[23]。
虛擬圖書館能夠作為實體圖書館的補充,為老年讀者提供別致新穎而又個性化的服務,同時,可以通過利用虛擬圖書館進行模擬測試來改進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并將館內最新活動通過虛擬圖書館立體動態(tài)展示,從而向老年讀者宣傳介紹,改進了宣傳方式。通過虛擬圖書館多次模擬,利用模擬數(shù)據(jù)分析和了解老年讀者需求創(chuàng)新其服務的內容,從而大大提升公共圖書館為老年讀者服務的質量和效果[24]。
在中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的趨勢下,將VR 技術應用于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能夠切實有效地緩解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壓力,提升老年讀者服務效能,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減輕社會養(yǎng)老壓力,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溫暖舒適美好的閱讀環(huán)境,滿足其精神需求,豐富其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