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韞兒 浙江省柯橋中學108班
世界需要大科學,生活則由無數點點滴滴構成,而點點滴滴的背后,卻隱藏著無數惠及人類生存的大智慧。媽媽常說:“最普通的,才是生活最需要的?!泵篮玫纳畈粌H僅需要大魚大肉,也要有稀松平常的涼白開。宛如碧綠的青菜,便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常。說起青菜,經常會在餐桌上聽到長輩們的絮叨:“要多吃點,保持營養(yǎng)平衡?!?/p>
你或許會問,青菜跟科技搭得上邊嗎?不要急,待我慢慢道來。我對青菜的認知,還要從外婆說起。外婆是個勤快的人,她不愿意人類賴以生存的每一寸土地被浪費,管不了別人,但可以律己。我小時候就多次跟著她種過菜,尤其是一種叫“上海青”的青菜。我見證了青菜從撒種子、澆水到移植、施肥,經過時間的洗禮,一直到餐桌上的全部過程。在餐桌上,外婆總會說:“多糯,好吃吧,多吃點,青菜營養(yǎng)好,維生素含量高,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力?!?/p>
外婆種的菜叫“上海青”,一茬又一茬,我們也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蔬菜。但我一直很納悶,我們生活在紹興,種出來的青菜怎么叫“上海青”?外婆說這是個青菜品種,然后又講了“上海青”“蘇州青”“本地青”。后來,外婆含含糊糊的解釋激發(fā)了我的興趣,我開始通過網絡探究青菜。原來我們說的青菜只是廣義上的叫法,江浙一帶的人將青葉菜統(tǒng)稱青菜或者小青菜。所謂的青菜泛指綠色蔬菜,按照農業(yè)生態(tài)學劃分,可分為根菜、莖菜、葉菜、花菜、果菜等種類;按照科目分類,它歸屬于十字花科蕓薹屬,從嚴格意義上說就是小白菜及小白菜類的綠色蔬菜,品種多達幾十個??晌ㄓ小吧虾G唷痹趤啛釒Ъ皽貛Ф加蟹N植,在中國到處都有其身影。
“上海青”為何如此特殊?我只能繼續(xù)借助搜索引擎,最后通過一篇《一棵名叫“上?!钡那嗖?,原來也是傳奇》(以下簡稱《傳奇》)的文章,了解到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蔬菜,為何叫“上海青”的前世今生。這里有個故事,是因為一棵叫青菜的“科技之光”在上海被點亮,而后遍布五湖四海,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普遍食物。
在四五十年前,想要一年四季吃到新鮮青菜,簡直是奢望。那時候,北方不用講,即使在南方,在上海,夏天也就只能吃點雞毛菜,遇上災害天氣,遭遇病蟲害,這種只是小白菜幼苗的雞毛菜也會比肉貴。而恰恰是在炎熱夏天死活不肯長大的雞毛菜,竟然是“上海青”的幼苗。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上海一帶的主流蔬菜品種是人稱“矮腳菜”或者“矮腳青”的小白菜,這種菜口感糯,但體質嬌弱,一旦遭遇病蟲害,就可能整片菜地“覆滅”。由于易受蟲害、產量低,被菜農紛紛拋棄,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矮腳青”在上海市場上幾乎瀕臨絕跡,給青菜供應帶來危機。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過,“種子健康了,事業(yè)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為拯救青菜,上海的農業(yè)科學家,首先從增強抗病毒能力入手,在“矮腳青”幼苗的雞毛菜身上開展根治病毒研究。經過整整8年的精心探索,培育出了抗病毒能力強的初代科技青菜“矮抗青”。隨后又進行了長相和口味的研究,使這個葉片青綠、產量高、長著一副收腰花瓶狀的青菜,受到市場消費者的青睞。由于抗病毒能力強,身體強壯的“矮抗青”早在問世之初,與當時上海主栽的其他青菜相比,產量大幅度增長,一般品種畝產在2000公斤左右,“矮抗青”能達到畝產3000公斤左右。這種青菜不但產量高,而且品質優(yōu)、賣相好、口感糯,得到消費者青睞,一下子在全國掀起熱潮。也是因為它源自上海,所以披上了“上?!钡腻\衣,被稱為“上海青”。
仔細品讀《傳奇》一文之后,一直敬仰研制“大國重器”科學家的我,忽然對研究尋常生活中最普通的食物的科學家肅然起敬,比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當代茶圣”吳覺農等。這些民生科研項目背后經歷的艱辛,不像“大國重器”那樣被社會和人們普遍關注,往往是寂無人知,比如這項拯救青菜的“上海青”項目于1975年正式啟動,由上海農科院研究員姚文岳領隊。當時科研裝備落后,連實驗室都沒有,他就穿著短褲、背心,自己動手建造了土溫室,連病理實驗也是借用生化所的設備進行的。最終,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研究出了產量高、身體壯、抗病毒的科技青菜——“上海青”,并且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不僅惠及百姓的餐桌,還成為輸出國外的文化符號。
生活的美好源自科學的不斷進步。當你捧著米飯碗時,可能會想到袁隆平,但當你夾起青菜,尤其是這種叫“上海青”的青菜時,會想到誰嗎?當外婆津津樂道“上海青”的每一片葉都十分碧綠,都在生長期完成了葉綠素的光合作用時,我說:“這都歸功于當初研究‘矮抗青’的農業(yè)科學家們?!蓖馄怕牶笮α诵?,說:“現在是你在給我做普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