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寒飛
在美國街頭,人們時不時能見到充氣大老鼠的身影。有時是一只,有時是一群同時出現(xiàn)。人們遠看以為是米老鼠這樣的可愛卡通形象,但近看會被嚇一跳。這種充氣大老鼠足有三四米高,黑灰色的身體挺直,探出黑亮的尖爪,瞪著紅紅的眼睛,毗著大尖牙,仿佛要把人吞噬。尤其它的肚子還紅亮腫脹,透過結(jié)痂的肚皮能看到里面潰爛的膿包……這形象不但跟可愛不沾邊,而且恐怖又惡心。原來,這些充氣大老鼠的使命不是賣萌,而是美國人抗議的道具,表達的是憤怒與訴求。
“老鼠先生”能吸引人圍觀
其實,出現(xiàn)這些“老鼠”的地方并不是吸引小朋友來玩的街頭游樂場,而是工人們對勞資糾紛進行抗議的現(xiàn)場。矗立的充氣大老鼠是為了吸引人氣,讓更多的人圍攏過來傾聽工人們的訴求。這個大塊頭的名字叫“斯卡比”,它成名遠比米老鼠要晚,但在美國提到“斯卡比老鼠”也算鼎鼎大名,人們都知道它代表的是資本家的形象。斯卡比“誕生”于芝加哥,今天已經(jīng)30多歲了。1986年,芝加哥的一個勞工組織在一家酒店外舉行抗議活動時,制作了帶有老鼠卡通畫的標志,成功引起了公眾的關(guān)注,人們紛紛上前詢問發(fā)生了什么。后來的活動中,組織者又制作了一種類似商家促銷常用的老鼠套裝讓工作人員穿上,舉著示威標語吸引公眾注意。但因為套裝太悶熱,工作人員很難長時間堅持。直到某位工會負責(zé)人在一家汽車經(jīng)銷店外看到了一只充氣大猩猩,受此啟發(fā)制作了充氣老鼠。
一開始,充氣老鼠也就真人大小,工人們把它固定在車頂?shù)男欣罴苌?把汽車噴涂成醒目的黃色,刷上“老鼠游行”的字樣。這樣的“老鼠車隊”招搖過市,或停一排在路邊,吸引了不少眼球,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起初,這只充氣老鼠一直被稱呼為“老鼠先生”,直到1989年,芝加哥工會組織公開為充氣老鼠征名。次年,人們在眾多候選名字中投票選出了“斯卡比”作為其正式名字。斯卡比在英文中是個形容詞,意思是“結(jié)痂的”“長疥瘡的”,以此來形容資本家的骯臟和丑陋,尤其是那種肚子都要撐破了還在不斷吃的貪婪。
“老鼠”的可愛與可惡
美國文化中,對老鼠的態(tài)度可說是兩極分化的。喜歡的很喜歡,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動畫片《貓和老鼠》中的老鼠“木瑞”伴隨幾代人度過美好的童年。討厭害怕老鼠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從英語中一些關(guān)于老鼠的表達方式也可以反映出人們對老鼠的看法。在英語中,老鼠一般被用來比喻卑鄙小人、告密的人、可恥的人。與老鼠有關(guān)的諺語也多含貶義,如形容某人不能與人共患難就稱之為“沉船時逃竄的老鼠”,再比如懷疑某人或某事有問題時常說“聞到了老鼠味兒”……
當然,也有從客觀中立的角度描寫老鼠的作品,比如美國暢銷小說及同名電影《夏洛特的網(wǎng)》中,老鼠坦普爾頓的形象就是既聰明能干又自私,最大的特點就是貪吃。這簡直完美契合美國人對資本家的“人設(shè)”,難怪人們會樂于接受斯卡比老鼠作為勞資沖突中資方的形象代言。
肥貓和“豬老板”幫站臺
在多年勞資糾紛的斗爭中,斯卡比的尺寸根據(jù)需求不斷增大,最高的可達近8米。斯卡比的顏色也逐漸有了些變化,不僅是灰黑色,還出現(xiàn)了更亮眼的黃色、棕色以及黑白配色。但斯卡比形象有一個特色一直不變,那就是代表著其貪婪本性的潰爛結(jié)痂的大肚子。逐漸地,在斯卡比風(fēng)靡全美的過程中,在各個抗議示威活動現(xiàn)場也出現(xiàn)了一幫斯卡比的“兄弟們”為它“站臺”。其中包括一只西裝革履、叼著雪茄、手掐著“勞工”脖子的肥貓;還有一只兩眼都是美元符號、衣兜里鼓鼓囊囊全是美元的“豬老板”……在有些地方,斯卡比不僅是勞資糾紛專用的“吉祥物”,還可能出現(xiàn)在環(huán)??棺h活動的現(xiàn)場,象征著那些為賺錢不惜污染當?shù)丨h(huán)境的黑心企業(yè)。
對于斯卡比老鼠和他的伙伴們,被控訴的資方自然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過去也曾經(jīng)發(fā)生過資方用各種手段對付斯卡比的事件, 比如雇人用針扎斯卡比給它們攻氣。當然也有更高明些的反擊手段,特勤普當政時期,作為具有資方和政客雙重身份的他,試圖讓法院判定在抗議活動中使用斯卡比為非法行為。但最終法院裁定,斯卡比本質(zhì)上只是一種充氣玩具,只要在使用過程中不妨礙公共交通、不影響商戶經(jīng)營,就可以繼續(xù)挺著它“結(jié)痂”的大肚子被工人們游街批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