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智
縱觀整個小學階段,就語文教學而言,三年級是一個轉折點,語文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而習作訓練也處在一個起步階段。同時三年級是低年級和高年級之間承上啟下的過渡年級,在習作教學中,既不能停滯不前,也不能要求太高,只有循序漸進,方法恰當,激發(fā)興趣,寓教于樂,才能逐漸提高習作水平。而如何對學生開展習作訓練,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猶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下面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試談幾點體會以待商榷。
一、培養(yǎng)學生背誦詞語、成語及美文佳句,積累習作材料,在訓練好組詞、造句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寫好片段作文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言外之意是再聰明、再能干的人也要有充足的材料才能做成想做的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連最基本的詞匯都沒有,還在談能寫出什么華麗篇章,除非是那些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曠世奇才,否則那就是無稽之談,而現(xiàn)實中又有多少人是曠世奇才?三年級學生詞語積累較少,語言匱乏,組詞、造句有待進一步加強,組段的能力較差,所以習作難寫。為了解決學生“習作難”的問題,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訓練:首先,結合學生的實際,在能夠充分熟記課本上的相關詞匯的基礎上,耐心引導學生通過觀看電視、看課外書、聽音樂(歌詞)等渠道獲取詞語、成語,加以歸類整理后再讓學生進行背誦,甚至可以結合學生接收能力的實際情況,收集一些美文佳句讓學生背誦,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量,積累習作材料。其次,在教學中進一步加強訓練學生的組詞、造句能力。雖然通過一、二年級的語文學習,學生的組詞、造句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遠未達到能在習作中運用自如的程度。因此,教學中應側重于學生的組詞、造句的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組詞、造句能力。在訓練造句能力的方法使用上,既可能按照常規(guī)步驟進行訓練,也可以多讓學生訓練句子的擴寫,因為擴句在鍛煉學生拓展思維的同時,也能鍛煉學生書面語言的組織能力,讓它為學生的“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最后,積極引導學生寫好片斷作文,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剛接觸“習作”不久,由于思維的局限性和知識的缺乏性,還沒有謀篇部局的能力,還無法駕馭整篇“習作”。因此,應該推行片段作文的訓練,先點后面、各點突破、以點帶面。比如在引導學生寫《我們的校園》時,可以把此文分為四個片斷來進行指導,即假想學生站立在校園中央,然后把校園的前、后、左、右四個片區(qū)來指導學生寫作。在寫各個片區(qū)時,要求盡量讓學生把轄區(qū)內(nèi)的景物寫詳細、寫完整。并且還可要求學生在寫每一個片段時,要達到一定的字數(shù)。寫作后,教師歸納總結,把語句改通順流暢,再讓學生抄寫。通過這樣訓練幾次后,學生就可以按“前、后、左、右”的順序把《我們的校園》寫了出來。
二、在課文中確定范文,重點強調(diào),精準講解,并引導學生及時借鑒教科書中的范文進行仿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在成長的道路上,許多知識和技能都是在借鑒和模仿中獲得的。處在小學三年級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極強,而教科書中的范文都是經(jīng)過教育界的專家學者多次論證,再通過教育機構的權威部門的篩選,最后才選入教科書中的,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因此,教師應該在課文中確定范文,在上課前就跟學生強調(diào)學習完該文后要進行仿寫,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進行精準、詳細的講解,讓學生深刻領會范文的寫作方法,之后才讓學生進行仿寫。
三、鼓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在仿寫的過程中盡量實現(xiàn)超越范文,寫出自己的亮點,并讓亮點在習作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仿寫的形式來引導學習進行習作訓練,在習作起步階段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從教師自身開始就要樹立一種觀念,習作不能永遠停留在仿寫階段,仿寫只是小學階段從低年級的組詞、造句到中高級習作訓練的過渡形式,其真正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仿寫的形式掌握更多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技巧。教師應該在讓學生仿寫到一定程度后鼓勵學生要敢于創(chuàng)新,不能千篇一律的總是仿寫,而是應該把自己所思、所想、所觀察到的如實寫進自已的習作里,盡量超越范文,把自己融入到習作當中去,寫出自己的亮點,并讓該亮點在習作中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這樣才算真正的習作訓練,才能達到切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的目的。
四、讓學生走進自然,感受美景,陶冶情操,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是每一位任課教師丞待解決的課題。而藝術又是源自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的,在學生的心目中,擺在他們前面的習作就是他們的“藝術”,試想一下,如果在現(xiàn)實中從來沒見過或沒聽說過的東西,又如何在臆想中憑空下筆展開“天馬行空”的描寫?因此,在面對學生的很多習作時,都應該讓學生親自體驗一下,親自感受一下,把學生的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后再動筆描寫,必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及時找出典型習作,列為“范文”,給予表揚,樹立榜樣,引導學生重復訓練,加深印象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這榜樣來自身邊的同學,更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為從受表揚者來說,內(nèi)心世界是一種非常美妙的享受,在同學面前就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這會在無形中培育出在下一次習作中寫出更好的習作的欲望。而對于聽眾來說,在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里,榜樣就在他們身邊,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也許就會取得做為榜樣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能及時給予點撥,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和上進心,他們一定會再次訓練時想方設法寫出更好的習作的。在學生的心目中有了榜樣后,就要引導學生以“榜樣”作為目標,進行重復訓練。重復是最好的記憶,當重復到一定程度后,學生的習作水平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小學三年級的習作(作文)訓練不能一僦而就,也不能揠苗助長,更不能越俎代庖,并且在習作訓練的過程中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并通過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訓練,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