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任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背景: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適宜的身心發(fā)展的需要”。為此教師應為一個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教師的指導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應有利于幼兒主動形成健康行為,擺正成人保護與幼兒自立的關系。
拉拉是個小年齡的孩子,在家里她是個活潑開朗愛玩愛笑的孩子。但進了幼兒園她變得沉默寡言,害怕困難,膽小,欠勇敢,也不喜歡和同伴玩,經(jīng)常一人跟在別人后面獨自玩耍。我們一直試著增強她敢于面對困難,挑戰(zhàn)困難的自信,但一直找不到突破口。
二、案例描述:
我只想走一走
從小班開始,大型玩具就是孩子們愛玩的戶外活動之一,但短短的幾天卻發(fā)生了意外,似乎少了份安全,令班級老師多了份膽顫心驚的害怕。我也曾猶豫著,但望著孩子渴望的眼,我又帶他們走到大型玩具前,在跟孩子們陳述厲害后,很多孩子都中規(guī)中矩地玩著。這時,我發(fā)現(xiàn)拉拉跟著瑞瑞后正用雙手努力抓著鐵索蕩橋的扶把努力地往前走。只見瑞瑞吸一口氣,猛地往前一竄,不料手沒抓住,摔了下來。拉拉驚了一下,兩只扶著的手輕微地抖了抖。我走過去,問他們:“你們在干什么?”瑞瑞伸了伸舌頭,一溜煙,跑了。拉拉慢慢下來后細聲細氣說:“我只想走一走?!?我也就沒說什么,拍拍她的肩,示意她走開,她走到秋千旁,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雙眼木訥。
(望著孩子失落的眼神,我的心如被針刺一下,是不是我過于重視“安全”而壓抑了孩子的挑戰(zhàn)有不安全因素行為的渴望?!帶著這個問題,我查閱了部份資料,并把這個問題與其他老師商量。經(jīng)過分析綜合,我決定靜觀其變,不刻意去鼓動幼兒玩,也不阻止幼兒變著花樣玩。)
我成功了
又是玩大型玩具的時間。我發(fā)現(xiàn),拉拉臉紅紅的,雙手拼命地抓住蕩橋的欄桿,腳步很不穩(wěn)定踩著浮板,慢慢地吃力地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我走過去,正想出聲,忽然止步。拉拉今日有這番重新嘗試的行為,勇氣可嘉呀!于是我找了個隱蔽的地方觀察著她,只見她紅紅的小臉上,有興奮的笑容,但因害怕,笑容有些僵硬。她先用兩腿夾著慢慢往前一小步,雙手攀住兩旁的鐵索欄桿,然后再看看周圍,沒看到我,也沒看到有人在注視她,臉上的笑容有了點自然,接著她吸了口氣,又用同樣的辦法小心翼翼地走過第一段,接著是第二段,只見她的腳步踩著浮板上逐漸穩(wěn)了,整個人也顯得放松了許多,她想用手去抓前方平臺的小扶把,但還是夠不著,用一只手往前試一試能否碰到前方的扶把,還差那么一點,她嘗試著用身體稍稍向前傾斜,她努力地再把身子往前移,踮起腳后跟,可忽然,不知道怎么滑了下來,趕緊縮回手,牢牢的捏住兩旁鐵索欄桿,這時蕩橋也跟著輕輕的晃了晃。我以為她會放棄,沒想到她用手拍拍額頭,停了一下,又把雙手往兩邊一放,雙腳步一夾,繼續(xù)往前??偹阕プ×饲胺狡脚_的扶把,她把小腦蛋往里一伸,人進去了,成功!我邊走邊鼓掌,并伸出大拇指,這以后,我發(fā)現(xiàn)她整個人開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又漸漸多起來。
我?guī)Т蠹乙黄鹜?/p>
今日玩大型玩具。來到器械前,拉拉忽然舉手說:“老師,我想帶大家一起去走鐵索蕩橋。我點點頭,大家跑過去,排著隊一個一個地跟著拉拉后面先走上臺階,整齊地站在蕩橋的一端。膽大的幾個孩子象猴子爬樹般吱溜一下就過去了,膽小的也如拉拉剛開始玩般,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往前一小步一小步,當我注視拉拉時,她有點難為情地笑一笑。我微笑地向她豎豎大拇指。她可來勁了,加快了速度。從這以后,玩大型玩具的孩子,多了這個排隊過蕩橋等候玩的活動內(nèi)容,小朋友樂此不疲,玩得不亦樂乎!
三、案例分析:
幼兒的戶外活動時而可以盡情享受玩耍的樂趣、成功的愉悅,時而也會面臨挑戰(zhàn)、遭遇失敗。在我們看來,孩子是柔弱的,玩有不安全因素的行為是危險的。即使讓他們玩了,也總需要在老師幫助下完成。殊不知孩子也有自我保護意識,他對于一件事物、一種玩法的接受也是在不斷的探索、嘗試中完成的,我覺得,正如《綱要》所說,“我們老師在健康教育中,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獨立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并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p>
在案例中,拉拉從我只想走一走——成功了——我?guī)Т蠹乙黄鹜?,這樣的轉(zhuǎn)變本身就是通過自身努力戰(zhàn)勝嘗試中可能會遇到的失敗而獲得成功感。這種通過自身努力所增強的自信和在別人幫助下獲得的成功感是完全不同的,這樣,老師的“不作為”、“無聲”的支持,恰恰為她提供了一個放松的,能充分釋放自己能力的空間,使他重新了解自己,找回自信,并在帶大家一起玩中充分表現(xiàn)和發(fā)展了自己的潛能。
四、案例反思:
1.教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激勵氛圍,促進幼兒自信心的提高
自信是成功的開始,對于膽小怕事,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能干的孩子,一定要少一些行為上的幫助,多一些言語、精神的激勵,既要多給予幼兒肯定的鼓勵,提高幼兒的自仿心以及對自身的期望,還要幫助幼兒進行自我鼓勵、自我暗示,不僅要對幼兒說“你能行”,還應激發(fā)幼兒對自己說“我能行”。在活動過程中,除了給予鼓勵和信任外,還必須有足夠的耐心,也就是說,要給孩子時間,允許他們慢一些,或者走一些“”彎路,讓他們在自身的努力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因為我們不僅是孩子的保護者,更是他們的支持者。
2.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自我嘗試探索的空間,關注幼兒的自我發(fā)展
傳統(tǒng)教育觀里,幼兒總是在老師所提供的場地、玩具中機械地玩耍,有時為怕出意外,還經(jīng)??车魬敉饣顒訒r間,以確保所謂安全。在玩的時候,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幼兒有不尋常行為趕緊制止,孩子的自我發(fā)展根本無法實現(xiàn)。而今,在學習新《綱要》后,老師應明白要為幼兒提供有自我探索空間,關注幼兒在活動是表現(xiàn)的反應,敏感察覺他們的需要,做幼兒活動的支持者。
事實上,一個寬松、能自由探索的環(huán)境,會為幼兒提供樂于嘗試、釋放自身能量的機會。有鑒于此,我在體育活動中盡量提供一些沙包、太陽花盤、袋鼠跳布袋等成品或半成品資料,以及椅子、木積木、報紙等現(xiàn)有資源,相信幼兒的能力,盡量讓幼兒獨立去嘗試、去探索各種玩法,去獨立處理。這樣,使幼兒慢慢地相信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讓幼兒在不斷的探索、親身的體驗是不斷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