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玉芳
摘要: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要想寫好作文既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素材積累量,又具備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這對學生綜合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小學高年級的作文要求已經(jīng)接近初中作文要求,不再只是簡單的語句積累,而是需要學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寫出一篇語言合理、邏輯清晰、情感鮮明的作文。但是在此階段小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不愿意寫作文和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這也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簡要就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教學策略進行分析,以期為各位同仁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教學策略;小學高年級作文;問題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高年級作文教學應在豐富學生語言積累、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進行有價值的專題寫作訓練。而小學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應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加強教材閱讀材料的運用,鼓勵學生從課內(nèi)閱讀入手,獲取更多優(yōu)質(zhì)的課外讀物。同時也能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觀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和資源[1]。另外,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例如,讓學生完成作文后的自我檢查、評改等。這是進入高年級后教師應關注的內(nèi)容,科學地組織和構建高水平的作文課堂,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使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指導學生認識寫作的價值和魅力,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一、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現(xiàn)存問題
(一)積累不足
由于當前教育形式所迫,小學生學習負擔較重,在學校從早到晚都在圍繞著教科書而轉,晚上還需完成各科作業(yè),導致學生難以騰出時間進行自主閱讀。甚至一些家長認為除教科書外其他書籍均為閑書,大量閱讀不僅會浪費學生時間,還會影響學生成績,因此家長通常不愿買課外書籍,學生知識積累限定在教科書范圍內(nèi)[2]。雖然教科書上選擇的文章均較優(yōu)秀,但遠不能滿足學生閱讀需求,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助力有限。而沒有大量知識的積累,學生寫作難免會出現(xiàn)內(nèi)容貧瘠、毫無吸引力等問題[3]。
(二)學生缺乏寫作主動性
許多學生在寫作時易出現(xiàn)敷衍了事、不認真等情況,只是簡單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未充分投入精力。學生寫作主動性的缺乏,不僅會導致作文平淡無奇、陳舊乏味,還會出現(xiàn)文不對題、內(nèi)容混亂等問題,使作文教學難以達到理想目標。而且小學生自制力和學習能力有限,無法深入意識到作文學習重要性,加之教師和家庭的不重視,寫作動力普遍不強。
二、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現(xiàn)狀的改善策略
(一)布置多元寫作任務,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首先,教師可以布置觀察任務,藝術來源于生活,這樣才具備真情實感。寫作素材也應該來源于生活,從生活中提煉素材,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認真觀察生活,從生活的點滴之中找到可以應用在作文中的素材,這樣寫出的作文才能夠真正打動人。教師可以定期布置觀察任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觀察人、事物,也可以將之細化。每日布置不同的觀察任務,像是今天觀察自己的家長、明天觀察同學等,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其次,需要做到讀寫結合,可以布置讀后感任務,閱讀也是學生積累素材的重要來源,小學生自己的社會閱歷不足,僅靠日常生活的積累量是不足的,閱讀他人的內(nèi)容是學生迅速掌握寫作素材的一種方法,但是小學生自控能力較差,若是讓學生自由閱讀,很難保證閱讀積累量,為此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可以布置每日閱讀任務,同時為了增加學生對閱讀素材的印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讀后感,也可以讓學生只提煉素材并且寫在日記本中,在第二天課堂教學時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讀后感或者素材,每日積累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積累量。最后,也可以讓學生寫日記,日記中主要記錄一天中最讓學生印象深刻的故事以及學生對于這件事情的感想,長此以往,學生對于積累的素材印象就會更加深刻[3]。
(二)結合教材,創(chuàng)建情境化教學
語文課本中收錄了許多優(yōu)秀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教師可以此作為寫作素材深入剖析講解。寫作是知識積累與語言組織能力的體現(xiàn),是一個動態(tài)的經(jīng)驗積累過程。在開展寫作教學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不限制其思維表達方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開展過程中,教師會花大量時間講解固定的寫作模板、固定的表達方式,內(nèi)容偏理論化,且枯燥乏味,限制了學生的寫作思維,使其喪失了寫作興趣。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結合情景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在該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提升寫作興趣。
例如,在學習《楓橋夜泊》一課中,可搜集大量有關資料,播放配樂朗讀視頻,通過哀愁的音樂與朗讀者語調(diào)、語速的變化,體會詩文表達的思想情感。還可以尋找相關視頻,將詩文中“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漁火”“孤舟”等元素展現(xiàn)出來,通過觀看該視頻,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漂泊他鄉(xiāng)的羈旅之思。此外,該古詩也可作為景觀寫作教學的案例進行深度剖析。詩文中,作者對景色的描寫也十分巧妙,前兩句展現(xiàn)朦朧霜夜,江邊泛舟,楓樹烏啼之景,動靜結合,后兩句以姑蘇寺敲鐘之聲遠播更顯寒夜寂靜,以動襯靜。再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感情、沉浸在該景象中,更能理解“以動襯靜”的寫作手法,并對此產(chǎn)生深刻印象。
(三)采用游戲教學方法,營造趣味寫作課堂
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方法,營造趣味寫作課堂。小學生的想象力是最為豐富的,教師應該利用好這一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寫作練習游戲,教師可以設計合作編故事的游戲進行寫作教學,給學生選擇一個具有留白初的故事,讓學生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一起續(xù)寫故事,看一看最后故事的走向和結局會變成什么樣子;又或者教師也可以組織聯(lián)想素材游戲,讓學生根據(jù)寫作主題和自己的積累量去提出與主題相近的素材,既可以作為素材積累的機會也可以讓學生喜歡上寫作,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結束語
總而言之,目前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期間還有許多問題,不利于學生語文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教師應根據(jù)現(xiàn)階段小學生寫作情況和教學現(xiàn)狀,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
參考文獻
[1]于艷.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教學策略[J].教師博覽,2020,10(33):35-36.
[2]雷厲.優(yōu)化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的策略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0(33):115-116.
[3]龍慧梅.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教學探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