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春
摘要:為積極響應國家對于教育的全面改革的最新指令,每一位教育從業(yè)者都已經具備了嶄新的教育理念,明確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講授的時長不應過多占據有限的課堂時間。尤其在強調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感方面,初中語文教育更應該讓學生通過“真聽、真看、真感受”的途徑,感受中華語言之美。本文將圍繞情景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為廣大教育從業(yè)者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理論支撐。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景式教學法;教學應用情況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為了全面提升初中生的語文學業(yè)水平,奮斗在語文教學最前沿的教師們,應該將情景式教學法引進語文教學結構中,并且結合自己所負責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情景式教學進行完善與升級。結合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讓學生可以真正通過情景式教學法取得學業(yè)上的進步,精進自己的學業(yè)水平。
1.情景式教學法的方法論
1.1創(chuàng)建情景,引導學生共情
情景式教學重點在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基于教學內容為學生建立一個與之匹配的情景。同時教師需要借助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引導學生進入情景,與情景中的人事物產生連接,最終達到共情。所以情景式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學生在情境中,利用自己的想象力構建個人的思辨邏輯,并通過這個邏輯去感受教學內容,完成學習任務。完成這一系列動作的基礎,在于學生關于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教師通過搭建情景,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學習興趣的指引,主動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最終得到創(chuàng)新型的學習成果。所以教師在使用情景式教學方法的時候,可以借助能夠激起學生興趣的切入點,例如在講授《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這種涉及到自然現(xiàn)象的課文時,就可以運用在學生群體中討論度高的影視劇,常聽的歌曲中去尋找相應的片段,在情景建構時作為輔助工具使用。這樣不但可以幫助情景快速建成,同時也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了教學過程中。
1.2利用提問,引發(fā)學生思索
加強課堂上的互動性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思想,旨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教師在前期備課時,會將大量精力用于設置巧妙有效的問題,以此為媒介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這種教學方式同樣適用于情景式教學,二者的教學思路一致,都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
1.3借用多媒體,加強沉浸感
得益于近年來科學技術領域的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信息化潤物細無聲般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習慣,與學習工作方式。先進的技術手段給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帶來了便利,同時也極大程度上讓學習生活變得豐富又有趣。所以教師在進行情景式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讓情景建立變得簡單,并且可以讓學生更容易“入戲”,對教師營造的情景更加有體驗感。特別是在講授文言文課文的時候,學生本就對文言文有著畏難的學習心態(tài),教師如果能打破這種心理壁壘,那么教學任務的完成一定會非常順利。
2.情景式教學的要求
2.1教師需要提升綜合素養(yǎng)
在情景式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在課堂中充當的角色會進行轉化。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具有絕對權威性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教師在運用情景式教學法時,熟知各個環(huán)節(jié)設置的目的以及所有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走向,并在適當的時候為學生提供有效幫助,或者是具有推動力的提示。在情景式教學法中,教師與學生在參與度上處于平等的地位,甚至是同盟關系,教師的存在價值是幫助學生在個人建構的情景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情景式教學法的使用,對教師的控課能力,引導能力,對多種藝術形式的理解深度,語言表達能力,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運用能力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推進情景化教學法的全面滲入初中語文教學體系,教師應該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養(yǎng),有針對性的提升教學水平,從而提升創(chuàng)新型教育的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升級教育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將新興事物根據教學需求進行篩選,把有利于教學的部分勇于引入課堂實踐中,從而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愈加有趣與高效。
2.2豐富教學方式
教師需要緊跟時代潮流,抓住學生時下最喜愛的新興事物,并將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其實從表現(xiàn)形式和內部邏輯這兩個角度出發(fā),時下深受大眾追捧的“劇本殺”,這種游戲娛樂方式與情景式教學法極其相似。教師可以在“劇本殺”的操作流程中獲取教學靈感,將情節(jié)性較強的文章改編成一個簡單的劇本。比如《皇帝的新裝》、《孔乙己》這種出現(xiàn)人物眾多,并且每個人物都有臺詞,戲劇情節(jié)突出且豐富的文章進行改編。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就可以直接向學生拋出重磅炸彈:“我們今天不上課,而是要玩兒一局劇本殺?!边@句簡單的開場白,會快速消除學生對于上課的厭煩情緒,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充滿期待。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分發(fā)劇本,用抽簽這種公平公正的方式決定小組內成員各自的角色。然后分角色熟悉劇本,分析并塑造角色,熟悉臺詞之后進行簡單的排練,最后以小組為單位在班級內進行表演。在準備與表演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加專注于每一位角色的特點,以及在劇中需要具備的情感,同時會全面熟知故事的內容,并以此為基礎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如此沉浸式的體驗文章內容之后,總結文章中心思想,劃分文章結構,以及分析作者寫作意圖,都會變成信手拈來的事情。教師在進行相關改編時,也可以參照各大藝術戲劇團體演出的劇本,讓學生可以近距離感受戲劇之美,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結束語
情景式教學是學生與教師都喜聞樂見的創(chuàng)新型教育方式,通過激發(fā)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想象力,進而提升自我創(chuàng)造能力。情景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領域的實踐中,仍處于初級階段,難免存在體系不健全,使用方法不完備等實踐問題。但相信通過廣大教育從事者的不斷嘗試與改進,在提升個人教學水平的夯實基礎上,情景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上的運用一定會更加游刃有余,最終也一定會取得驕人的教學成果,使學生透過語文這門學科,體會到獨屬于中華文化的震懾之美。
參考文獻
[1] 陳彪. 初中語文情景教學方法探究[J]. 新課程,2021(2):135.
[2] 李群. 初中語文情景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 讀與寫,2021,18(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