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紅旗
摘要:作為“雙減”首要責任者和承擔者,教師要守好課堂主陣地,立足“提質(zhì)育人”,在課堂教學中既要做好“減法”,更要做好“加法”。論文探索“雙減”背景下初三英語教學策略,有助于初中英語教師提升英語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雙減”背景下;初三英語;教學策略
1.“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要做到四個“加”
“雙減”減的是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旨在促進教學提質(zhì)增效,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四個“加”。
1.1拓寬思維的廣度
課堂教學應著眼學生終身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學習情境,拓寬學生的思維廣度,引導學生通過遷移和變式,實現(xiàn)從能解題到能解決問題的轉(zhuǎn)變。
1.2提高內(nèi)容的精度
教師要把握學科課程標準,深入研究教材與學情,明確“教什么”“學什么”以及“教和學到什么程度”,適度利用技術(shù)手段,進行學生課堂學習的數(shù)據(jù)分析,提升教學精準度。
1.3增加立意的高度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立意要高,樹立科學質(zhì)量觀,從立德樹人、提升素養(yǎng)的高度來思考該給學生提供怎樣的課堂。尤其要對低效教學行為進行“洗課”,堅決摒棄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方式。
1.4提升問題的有效度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業(yè)水平和思維層次研判教學重難點,理清什么樣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并通過搭建思維腳手架,引導學生有效思維、步步進階[1]。
2.如何做到四個“加”
2.1關(guān)注思維,提升素養(yǎng)
課堂教學不應只停留于學科知識傳遞,而應關(guān)注學生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多途徑拓展探究問題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高階認知和問題解決能力。課堂提質(zhì)增效的“加法”是否有效,需要教師及時準確的評價反饋,但評價反饋不是為了甄別學生,而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診斷激勵功能,促進學生學習與發(fā)展。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注重增值性評價,讓孩子們“看見自己、認識自己”,建立自信,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2.2集體備課,聚力教研
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式須借助集體備課,凝聚同行力量,形成共識、共享、共進。集體備課要避免隨意化、碎片化,做到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形成教研閉環(huán),尤其要基于校本聚焦問題,開展主題化、系列化研討。每位教師都要以實踐者的姿態(tài)參與研討,獲得教研的歸屬感和成就感。
2.3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教師在把握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前提下,明確學業(yè)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共同基礎確定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與活動情境要分層預設,教學內(nèi)容應階梯呈現(xiàn),既契合學生認知需要,更要關(guān)注情感體驗,讓學生全體參與并學有所獲[2]。
3.“雙減”背景下的初三英語教學策略分析
3.1群文閱讀,精講精練,內(nèi)容廣泛,提高水平
初三學習任務不再是單一的文本閱讀與分析,更應提高整體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我們充分發(fā)揮備課組優(yōu)勢,每位老師負責一個單元的閱讀訓練。我們根據(jù)單元話題,精選閱讀內(nèi)容,組成閱讀訓練單,每單元選擇3至5篇閱讀類型題,涵蓋完形填空、閱讀選擇、短文回填、閱讀填空,利用一節(jié)課限時精講精練,引導學生找方法、找感覺,全面提升閱讀能力。
3.2立足文本、理清脈絡、搭建框架、精準復述
進入初三,閱讀量陡增,閱讀文章變得長且難,如果平時沒做好鋪墊,學生很容易陷入迷茫。 為此,我們引導學生認真背誦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繪制思維導圖,嘗試精準復述。
教學一單元section B長文時,我們先引導學生理清脈絡:How do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總)Everyone is born with ability to learn,butwhether or not you can do this well depends on yourlearning habits.Study shows good learns have some goodhabits in common.
(分)There are four ways: 1.Creating an interest inwhat they learn. 2.Practicing and learning from mistakes.3.Developing their study skills. 4.Asking questions.
(總)Learn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 because everyday brings something new. Everything that you learnbecomes a part of you and changes you, so learn wiselyand learn well.
學生迅速理出文章框架,很快記住了開頭、結(jié)尾與基本脈絡。然后再讓學生在每個學習方法里填內(nèi)容,填上兩到三個自己最喜歡的句子。這樣,學生不僅很快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脈絡、能夠精準復述,而且減輕了學習負擔,提高了閱讀速度和有效度。
3.3整進整出,理解背誦,電影指路,融會貫通
初三提倡整進整出,我們鼓勵學生利用課堂和早讀課背誦長文,實行加分獎勵。全班完成得很好就每周獎勵看一部電影。從《神探夏洛克》到《愛麗絲夢游仙境》,孩子們愛上了英文電影,在潛移默化中鍛煉了聽力、積累了句子,實現(xiàn)了學習英語從情感態(tài)度到價值觀的全面提升。
3.4整書閱讀,小組督促,持之以恒,滴水穿石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初中英語教學起步我就用這句話來打趣學生,讓他們明白讀書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寒暑假閱讀有益書籍,建立班干部群,實行小組督促、開學“論功行賞”。 從初一的美文閱讀到初二的典范英語,孩子們一步步愛上閱讀,從每篇文章積累10個生詞、五個句子,到用5W(when/where/who/what/why)1H(how)理清文章重點內(nèi)容,閱讀能力逐漸提高[3]。
結(jié)束語:
“雙減”是劇場效應裹挾下教育這棵大樹的修剪刀,減去浮枝,回歸本真?!半p減”要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關(guān)鍵在于教師修煉內(nèi)功、改革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課堂教學進階擴能、提質(zhì)增效。
參考文獻:
[1]易雅琴.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情態(tài)動詞總復習為例[J].林區(qū)教學,2019(09):79-80.
[2]欒婷婷.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構(gòu)建與應用探討[J].英語廣場,2019(12):132-133.
[3]楊雪艷.初中英語教學角色扮演對話的運用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科書為例[J].教育觀察,2021,10(2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