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媛媛,孫承龍,譚玉琴,魏文杰,史咸春,宋艷波,李麗,劉振宇
(1.山西農業(yè)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農業(yè)大學 園藝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3.山西農業(yè)大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
玉米灰斑病是世界玉米種植區(qū)重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其病原菌為玉蜀黍尾孢菌(Cecrospora ze?ae?maydisTehon & Daniels),屬子囊菌門球腔菌屬真菌[1]。自1991年首次在我國遼寧丹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該病害以來,玉米灰斑病菌在我國多次爆發(fā)流行,近些年在東北地區(qū)大面積發(fā)生,危害程度達3~5 級,嚴重地塊達7 級,給玉米生產(chǎn)造成了慘重損失[2]。隨后在山東、吉林、云南等地區(qū)相繼發(fā)生,成為我國東北和西南玉米產(chǎn)區(qū)一種重要病害[3]。
病原菌致病性分化與變異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主導因素之一。對病原菌進行致病性研究發(fā)現(xiàn),病原菌侵染后顯癥速度不同,且出現(xiàn)的病斑類型也存在明顯差異。通過血清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證明了病原菌存在分化現(xiàn)象[4]。對玉蜀黍尾孢菌致病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尾孢毒素方面。長期以來,致病學家和化學家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尾孢毒素的分離、純化[5]和化學結構鑒定[6]等方面。目前對尾孢毒素的提取仍采用濃縮浸提法[7],研究發(fā)現(xiàn)該毒素對寄主保護酶及玉米胚根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對玉米胚根細胞膜具有傷害,且能夠引起葉片的電滲值發(fā)生變化[8-10]。但目前對該毒素的主要成分仍有爭議[11-12]。由上可知,對玉蜀黍尾孢菌致病分子機理的研究較少。因此,盡快尋找發(fā)掘相關致病基因對于摸清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子機理,以及玉米灰斑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Velvet 蛋白家族最早發(fā)現(xiàn)在模式真菌Asper?gillus nidulans中[13],是一類真菌特異的具有Velvet 結構域的蛋白。該家族含有VeA(Velvet),VelB(Velvet like B),VosA(Viability of spores A)和VelC(Velvet like C),具有調控真菌次生代謝及生長和發(fā)育的作用。其中Vel B 是Velvet 家族中唯一包含2個Velvet 結構域的成員[14]。近些年研究結果表明,VelB可通過調控Cochliobolus sati?vus、Fusarium oxysporum、Curvularia lunata等 子囊菌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孢子產(chǎn)生及子實體的形成,最終調控致病性[15-17]。本課題組前期研究利用農桿菌介導遺傳轉化技術,獲得玉米灰斑病菌PH6WC(強致病類型)突變體庫,通過形態(tài)學和致病性分析,從突變體庫中獲得一個產(chǎn)孢量下降,致病力明顯減弱的菌株,通過Tail-PCR 分析,獲得T-DNA 插入位點為VelB基因的啟動子區(qū)域[18]。
因此,本文克隆玉蜀黍尾孢菌的CzVelB基因序列,并進行生物信息學分析,研究CzVelB基因與玉蜀黍尾孢菌致病性之間的關系。構建ATMT敲除載體,獲得敲除轉化子,為研究CzVelB對玉蜀黍尾孢菌致病性的分子機制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加快該重大植物病害的防控理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本試驗所用的玉米灰斑病菌菌株Cz-1,大腸桿菌菌株DH5α、農桿菌為EHA105 由山西農業(y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保存,載體構建所需的pPZP100和pCT74 購買于武漢淼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中所使用2×Es Taq Master Mix,所用試劑盒及抗生素等試劑購于沈陽森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限制性內切酶、T4 連接酶、PMD19-T Vector購于Takara 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2.1 生物信息學分析
根據(jù)NCBI 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中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中 的VelB 保 守 區(qū) 序 列,從JGI 數(shù) 據(jù) 庫中Cecrospora zeae-maydis 基因組中查詢到相似度較高的基因,采用DNAMAN 軟件對C. zeae-maydis 基因組中的VelB 蛋白序列進行同源性比對分析,最終確定其基因序列和拷貝數(shù)。根據(jù)所得到的基因序列,利用多種生物信息學軟件對CzVelB基因的性質、結構及功能進行預測。
生物信息學分析軟件如表1所示,分別對Cz-VelB 蛋白的氨基酸組成、理化性質、疏水性、跨膜結構、磷酸化位點、亞細胞定位、保守結構域以及信號肽進行分析。在NCBI 數(shù)據(jù)庫中Blast 搜索其他病原真菌VelB 基因序列,使用MEGA 5.0 軟件,利用NJ 法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樹,Bootstrap 分析重復數(shù)為1000。
表1 生物信息學分析工具及網(wǎng)址Table 1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s and websites
1.2.2 CzVelB 側翼序列的獲得
首先采用CTAB 法[19]對玉米灰斑病菌進行基因組DNA 的提取。其次根據(jù)CzVelB 序列,利用DNAMAN 和BioXM 軟件設計特異性引物,并結合PCT74 載體上標記基因序列和pPZP100 骨架載體序列,在特異性引物的5'端加入酶切位點,最后利用高保真PCR 技術獲得側翼序列。
引物如下,其中gcc為保護堿基,小寫字母并帶有下劃線為酶切位點堿基。
CzVelB-5F-F1: gccgtcgacTGTGTACCCGACCTCAGTG
CzVelB-5F-F2:gcctctagaTTCCATAAATCGACCGTGAG
HphGFP-F: gcctctagaCAATTAACCCTCACTAAAGG
HphGFP-R: gccggtaccTAATACGACTCACTATAGGG
CzVelB-3R-R1: gccggtaccTCAACCTCGTCCGTCATTCG
CzVelB-3R-R2: gccgagctcAGGTGACAAATTAGGCGCTT
高保真PCR 反應體系:DNA 1.0 μL,5×Phusion HF 10.0 μL,dNTP mixture(10 mM)1.0 μL,primer(10 μM)2.5 μL,最 終ddH2O 定 容 至50.0 μL。
PCR 反應程序:98 ℃,30 s;98 ℃,10 s;Tm,30 s;72 ℃,30 s 共30個 循 環(huán);72 ℃,10 min;4 ℃,保存。
1.2.3 CzVelB 敲除載體構建及驗證
以野生菌Cz-1為模板,分別采用CzVelB-5FF1/CzVelB-5F-F2、CzVelB-3R-R1/CzVelB-3RR2 和HphGFP-F/HphGFP-R 擴 增 上 游、下 游 和標記基因片段,擴增產(chǎn)物連入pMD19-T 載體,大腸桿菌轉化后,用質粒試劑盒提取質粒,酶切驗證。上游片段和pPZP100 經(jīng)SalⅠ和XbaⅠ酶切后連入,構成重組質粒pPZP100CzVelB-5F。隨后用KpnⅠ和SacⅠ酶切下游片段和重組質粒pPZP100CzVelB-5F,構成重組質粒pPZP100Cz-VelB-5F3R,最后分別采用HindIIⅠ和KpnⅠ酶切重組質粒pPZP100CzVelB-5F3R 和標記基因片段,形成敲除載體質粒pPZP100HphGFP-Cz-VelB(圖1)。
圖1 敲除載體pPZP100HphGFP-CzVelBFig.1 Delection vector pPZP100HphGFP-CzVelB
1.2.4 CzVelB 敲除突變體獲得及驗證
將上述構建好的敲除載體質粒pPZP100Hph-GFP-CzVelB,利用凍融法轉化到農桿菌感受態(tài)EHA105 細胞中[18]。將疑似含有敲除載體質粒pPZP100HphGFP-CzVelB 的農桿菌,置于28 ℃培養(yǎng)至菌液渾濁,隨后進行PCR 驗證。
通過農桿菌介導的方法,將含有敲除載體的農桿菌轉化到玉蜀黍尾孢菌基因組中,獲得敲除突變體[19]。將轉化所得擬敲除突變株進行單胞分離,繼代培養(yǎng)后,取長勢較好的疑似轉化子接種在250 μg·mL-1頭孢霉素、200 μg·mL-1潮霉素的PDA培養(yǎng)基中進行驗證。隨后提取疑似轉化子DNA,最終利用PCR 的方法進行驗證。
根據(jù)NCBI 中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中的VelB 保守區(qū)序列(XM_008095148.1),利用JGI 數(shù)據(jù)庫中Cecrospora zeae-maydis 基因組序列,分析獲得1個相似度高達95%的VelB 基因,將該基因定為CzVelB。該基因全長為1184 bp。
2.2.1 CzVelB 的蛋白質組成及理化性質
利用DNAMAN 對CzVelB 編碼的氨基酸組成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該基因編碼氨基酸為385個,含有一個開放閱讀框。蛋白序列如圖2所示。
圖2 CzVelB 基因堿基序列及氨基酸序列Fig.2 Gen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CzVelB gene
利用ProtParam 對CzVelB 編碼的氨基酸進行理化性質分析,結果表明該蛋白42.136 45 kDa,等電點(PI)為9.05,正(Asp+Glu)/負(Arg+Lys)的電荷殘基數(shù)分別為31 和26,分子式為C1884H2887N519O561S11,總原子數(shù)為5862,不穩(wěn)定性指數(shù)值為58.27(<40 穩(wěn)定;>40 不穩(wěn)定[20]),因此該蛋白屬于不穩(wěn)定蛋白,脂肪指數(shù)為67.90,總平均親水性是-0.434,為親水性蛋白。
2.2.2 CzVelB 蛋白的親水性/疏水性分析
利用ProtScale 對CzVelB 蛋白親/疏水性進行預測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CzVelB 蛋白在第268位氨基酸上得分為1.15,有最強疏水性;而在第12位上親水性最強,最低值為-2.10。玉米灰斑病CzVelB 蛋白的親水性總平均值為-0.434,表明該蛋白為親水性蛋白。
圖3 CzVelB 蛋白的疏水性和親水性分析Fig.3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analysis of CzVelB
2.2.3 CzVelB 蛋白跨膜結構域分析
利用TMPRED 對CzVelB 蛋白的跨膜結構域進行預測分析(圖4)。得分越高,則說明該蛋白質位于某一部位的概率就越大。根據(jù)預測結果可知該蛋白處于膜外,沒有跨膜結構區(qū)。
圖4 CzVelB 蛋白質跨膜結構域分析Fig.4 Transmembrane analysis of CzVelB
2.2.4 CzVelB 蛋白磷酸化位點分析
磷酸化多數(shù)情況下是發(fā)生在絲氨酸(Serine,Ser)、蘇氨酸(Threoine,Thr)、酪氨酸(Tyrosine.Tyr)等氨基酸的殘基上。利用NetPhos 3.1 在線軟件在線分析CzVelB 蛋白的磷酸化位點,結果如圖5所示。發(fā)現(xiàn)在該蛋白上存在有17個絲氨酸激酶磷酸化位點(第21、44、146、149、157、158、169、200、274、285、298、307、323、346、356、365、372 位氨基酸)、5個蘇氨酸激酶磷酸化位點(第97、111、122、137、280 位氨基酸)以及7個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點(第82、172、202、206、221、283 和360 位氨基酸)。該結果說明,CzVelB 能夠被激酶磷酸化,從而實現(xiàn)其功能的調控。
圖5 CzVelB 蛋白磷酸化位點分析Fig.5 Phosphorylation sites analysis of CzVelB
2.2.5 CzVelB 蛋白的亞細胞定位
采用PSORT 對玉米灰斑病CzVelB 的亞細胞定位進行預測,結果顯示:CzVelB 在細胞核(nuclear)、細胞質(cytoplasmic)、線粒體(mitochondrial)、過氧化物酶(peroxisome)、高爾基體(Golgi apparatus)的分布比例分別為15.5%、7.5%、2%、1%、1%,說明CzVelB 蛋白定位在細胞核中。
2.2.6 CzVelB 蛋白功能結構域
利用NCBI 對CzVelB 蛋白進行蛋白質結構域分析(圖6)。其氨基酸序列含有2個Velvet 結構域,具有Velvet 蛋白的典型特征。
圖6 CzVelB 蛋白結構域分析Fig.6 Conserved domain analysis of CzVelB
2.2.7 CzVelB 蛋白信號肽分析
利用軟件SignalP-4.1 預測玉米灰斑病Cz-VelB 編碼蛋白信號肽。C-score、S-score、Y-score分別代表著剪切位點的得分、信號肽的得分和綜合酶切位點的得分。信號肽預測結果計算方式為以上3個值均為最大值的位點才是可信度最高的信號肽剪切位點,由圖7可知得出該蛋白不存在信號肽位點,目前可以推測該蛋白為非分泌蛋白。
圖7 CzVelB 蛋白的信號肽分析Fig.7 The signal Peptide graph analysis of CzVelB
2.2.8 CzVelB 系統(tǒng)進化分析
結合GenBank 和JGI 數(shù)據(jù)庫中Curvularia lu?nata等多種植物病原菌的VelB保守區(qū)序列,利用MEGA5 對CzVelB進行系統(tǒng)進化分析(圖8)。A.flavus、A. niger、Cecrospora zeae-maydis、Emeri?cella nidulans聚為一類,Curvularia lunata、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聚為一類,其中Cecrospora zeae-maydis 與A.flavus、A. niger親 緣 關 系 較 近。CzVelB的 同 源 性分析進一步驗證了該基因具有保守性。即推測出的CzVelB功能與A. flavus、A. niger的VelB基因功能相似,參與調控玉蜀黍尾孢菌致病性。
圖8 CzVelB 與其他病原菌的系統(tǒng)進化分析Fig.8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CzVelB amino acid system
根據(jù)CzVelB 基因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分別擴增上游片段315 bp 和下游片段281 bp(圖9-A,B)。利用HphGFP-F/HphGFP-R 擴增出帶有HPH 和GFP 的標記基因片段2600 bp(圖9-C)。
圖9 CzVelB 側翼序列和標記基因獲得Fig.9 Flanking sequence of CzVelB and HphGFP sequence
利用HindIIⅠ和KpnⅠ驗證標,2 條片段大小分別為2915 bp 和6917 bp,說明載體構建成功(圖10)。
圖10 pPZP100HphGFP-CzVelB 載體驗證Fig.10 Confirmation pPZP100HphGFP-CzVelB by digested
將疑似含有敲除載體質粒pPZP100HphGFPCzVelB 的農桿菌進行PCR 驗證,分別利用Cz-VelB-5F-F1/CzVelB-5F-F2、 CzVelB-3R-R1/CzVelB-3R-R2 和H phGFP-F/HphGFP-R 對 農桿菌進行菌落PCR,最終分別獲得315、281 和2600 bp 大小的目標片段(圖11)。以上結果表明pPZP100HphGFP-CzVelB 敲除載體已成功轉入農桿菌菌株中。
圖11 PCR 驗證敲除載體pPZP100HphGFP-CzVelB 轉入農桿菌Fig.11 PCR verification of transformation of pPZP100HphGFPCzVelB into Agrobacterium
經(jīng)含有250 μg·mL-1頭孢霉素、200 μg·mL-1潮霉素的PDA 抗性培養(yǎng)基篩選獲得敲除突變體(圖12)。并根據(jù)玉蜀黍尾孢菌VelB基因載體構建過程中設計的特異性引物,對ΔCzVelB進行PCR 驗證。利用CzVelB-5F-F1/CzVelB-3R-R2 引物,以野生型菌株Cz-1 基因組為模板,擴增出的全長片段大小為616 bp,突變體擴增出片段大小為3196 bp;利 用CzVelB-5F-F1/HphGFP-R 引 物,以野生型菌株Cz-1 基因組為模板為擴增出條帶,但突變體擴增出2915 bp 大小的片段,與預期大小一致(圖13),證明獲得了CzVelB的敲除突變體。
圖13 PCR 驗證敲除突變體Fig.13 PCR identification of ΔCzVelB
本文采用生物信息學手段分析CzVelB 蛋白保守結構域表明,其氨基酸序列含有2個VelB 蛋白的保守結構域-Velvet 結構域,具有Velvet 蛋白的典型特征。已有研究表明,Aspergillus nidu?lans、Fusarium oxysporum、Aspergillus flavus等 真菌的VelB 蛋白均存在Velvet 結構域,且結構域保守[16,21]。通過結合系統(tǒng)發(fā)育樹進一步分析,C. ze?ae-maydis 與A. flavus、A. niger親 緣 關 系 較 近。因此,玉蜀黍尾孢菌具有典型的VelB 蛋白功能。
另外,針對CzVelB 蛋白理化性質、親水性、疏水性等分析,結果表明該蛋白為親水性蛋白,無跨膜結構區(qū),這與Ustilago maydis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的分析結果相一致[22-23]。
亞細胞定位結果表明,在分析玉米大斑病菌VelB 蛋白時發(fā)現(xiàn),該蛋白位于細胞質中,因此可能需要從細胞質中轉運至細胞核中,進而發(fā)揮作用[24]。但本文分析CzVelB 蛋白位于細胞核中,且不存在信號肽,這與楊崢的研究結果不一致。針對蛋白磷酸化結果分析,均發(fā)現(xiàn)CzVelB 蛋白存在大量的磷酸化位點,能被激酶磷酸化,從而實現(xiàn)其功能的調控。因此推測CzVelB 蛋白參與調控玉蜀黍尾孢菌刺激代謝途徑。
國內外研究表明,ATMT 技術是目前絲狀真菌遺傳轉化最常用的手段,因此獲得目標基因的敲除突變體為后續(xù)研究該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礎。本文根據(jù)玉蜀黍尾孢菌的VelB基因序列,設計特異性引物,擴增出側翼片段和標記基因片段,并成功連入骨架載體中,構建CzVelB基因的敲除載體pPZP100HphGFP-CzVelB,最終利用ATMT 技術獲得ΔCzVelB,為進一步研究該基因的功能分析提供基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