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芳
摘要:寫作是小學語文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寫作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表現(xiàn)出學生的語文水平,這足以說明高質量的寫作教學很重要。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方式雖說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還是存在很多的弊端,最關鍵的是不能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已經迫在眉睫了,小學語文教師應引起重視,要將新的教學理念和方式貫穿于寫作教學的始終,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诖耍疚恼聦πW中低年級寫作教學現(xiàn)狀及解決策略分析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低年級;寫作教學;現(xiàn)狀;解決策略
引言
針對小學生開展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理解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要形成相應的語文素養(yǎng)能力。寫作能力,便是語文素養(yǎng)能力的組成部分之一,這主要依賴寫作教學的實施,來對學生的寫作能力予以培養(yǎng)。作為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通過合理措施,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提高。
一、小學中低年級寫作教學現(xiàn)狀
(一)缺乏交流溝通
教師在對學生展開語文寫作教學活動過程中,只重視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和語言技巧的教學,并未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在引導學生進行寫作鍛煉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和技巧的機械講解,讓學生自主在課堂中進行鍛煉。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導致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環(huán)境過于壓抑,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還無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積累不足
通過對小學生日常寫作的觀察發(fā)現(xiàn),不論是小練習還是大練習,不論是日記、周記還是作文等寫作活動,學生都表現(xiàn)出了積累不足的問題。一方面是詞匯積累不足。詞語、成語的積累較少,這造成學生的寫作語言干癟,會對一些詞語出現(xiàn)重復性使用,或者是語言表達口水話較多,用語不夠精練。另一方面是寫作素材積累不足。在一些小學生的寫作當中,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雷同的事跡和案例,還有一些學生會將一些案例素材反復使用。這些就說明他們的寫作素材積累不足,從而導致寫作內容同質化,降低了可讀性。
二、小學中低年級寫作教學的策略分析
(一)從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增強自主積累的意識
小學中低年級寫作教學的關鍵在于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準確地運用語言。寫作是檢測語言能力的方式,能夠充分地體現(xiàn)出學生應用語言、表達觀點的綜合能力。之所以鼓勵學生去了解生活、體會生活,就是因為生活中存在許多語文寫作中能夠運用的素材。生活的范圍極廣,所涵蓋的內容較為豐富,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去觀察和記憶,就能夠更好地感受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并將這些印象留存在大腦中,以備寫作時被快速、及時地提取。生活提供給學生的不僅是豐富多彩的人物和事件,也包括實踐的機會。當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感同身受,就能夠將自身的經歷有效地記錄和表達出來。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和實踐充分結合,進一步實現(xiàn)學生感知的強化。當學生遇到類似的作文題目時,就可以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調動出來,并經過語言加工進行寫作。正是因為學生的經驗豐富了,他們才會更愿意在課堂和寫作練習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意愿。
(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提升寫作的技巧
要想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就應該先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開始。很多事物都有不同的特點,教師應該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從多個角度來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只有仔細從事物的各個角度去觀察,才能掌握事物的內在本質,這樣在描寫事物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加仔細和生動,將事物用形象、細致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才能引起共鳴,得到大家的認可。教師在日常寫作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仔細地觀察某一事物的特點,在觀察時要手眼結合,可以利用觸覺以及聽覺等來觀察,了解清楚事物的特性。比如,在觀察某一種花的時候,就需要利用到視覺、嗅覺,來明確花的習性、香味等。學生只有在對某一個事物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在寫作中才能描寫得更加細膩、生動,并利用多種比喻的方式來呈現(xiàn)出事物的各種形態(tài)。
(三)立足教材內容,鍛煉學生的個性化寫作能力
教師開展個性化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活動,需要加強教材中課文與寫作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筆者通過對新版的教材內容進行解析,發(fā)現(xiàn)每個單元的“習作”部分與這一單元的課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例如,“我來編童話”所在的單元中,《去年的樹》《那一定會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塊奶酪》這四篇課文均是童話類的文章。因此,學生在參與習作活動時,可以將單元內的課文作為重要的寫作素材,深入分析課文中的表達手法、情感體現(xiàn)方式等,學習課文的內涵,從而夯實寫作基礎,擴充寫作知識儲備。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低年級小學生在接受文化活動時具有極強的學習動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鼓勵學生參加相應的文化活動,并從中汲取養(yǎng)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多元化的閱讀,尤其是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通過不同層次和角度進行系統(tǒng)的思考,鼓勵學生始終保持較為開闊的視野,在大量的閱讀中增強語感,積累寫作素材,夯實寫作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金芳.淺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J].小學生(中旬刊),2021(01):54.
[2]劉香菊.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12):44.
[3]郭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研究[J].散文百家(理論),2020(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