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韋琴
摘要:現(xiàn)如今,對于很多孩子來說,健康的心理素質是保證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前提。尤其是對于那些中職生們來說,可能他們所處的環(huán)境就存在對他們有很不利影響的空間內,并且此時的他們普遍都存在很嚴重的逆反心理。所以,我們應該保證他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下仍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此時,正確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也會對此現(xiàn)象做一分析研究,并給出相關的建議,以確保他們能更好的生活、學習。
關鍵詞:家庭教育;中職學生;心理健康
引言:健康的心理狀況能保證一個孩子生活的更加快樂。因為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孩子們會更容易在一個大的集體里面,他們可以更好地與同伴交流、玩耍;相反地,如果一個孩子心理健康存在問題,那么他會變得很是孤僻,不愿意和同伴交流,而且更加容易產生過激行為。但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很大一部人都與家庭教育觀念相關聯(lián)。有的父母不能做到思想觀念的轉變,仍然按照那些舊思想來教育孩子,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產生抵御心理,嚴重的話,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問題。由此可見,正確的家庭教育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一、父母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并且應以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孩子為目標
從古至今,在中國的家庭教育觀念里面,孩子的成績決定孩子的一切。并且大部分的父母都只重視孩子的成績是否考的好?是否能給自己增添幾分面子?但他們卻完全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忽略了心理健康對于一個中職學生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中職生是正存在于一個心理健康變化的成長期,并且此時的他們大部分都處在叛逆的時期,喜歡一切事物的變化都要按自己的想要的方向來發(fā)展。同時,這時候的他們也會更容易的受到社會外界的影響。對于這一現(xiàn)象,家長能做的不應該只是讓孩子們吃飽穿暖,而是要真正走進他們孩子自己的內心世界,站在他們當時的想法上,幫助他們更好的解決問題。并且對于他們是中職生這樣的稱號,父母也不應該覺得沒面子。中職生只是一個代名詞,它不能決定了這個孩子只能是一個中職生?;蛟S他們的成績確實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好,但只要他們足夠努力,即使是一個中職生,他們也能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父母應該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人生并不是只有上大學這一條路,并且一個孩子他們的選擇路口會有很多,我們不能保證選擇了一條不合適的道路,就一定不會成功。
例如,90后的吳曉飛,他從來都沒有上過大學。但是他從16歲開始,他就用自己閑暇的時間去研究火箭發(fā)動機。大家也一定都很清楚,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從未上過大學的吳曉飛他做了。起初的時候,吳曉飛的家人朋友都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種研究只有科學家才能做,而吳曉飛一個連大學都沒有上過的人,怎么可能會做成功這個。但最終出人意料的是,他成功了,成功的造出了火箭。他從最初的火箭發(fā)動機的單純愛好者,到成為了民用航空產品研發(fā)和液體火箭發(fā)動機的專業(yè)設計師。想必他的成功一定會震撼到很多人,但同時,他也向我們證明了,即使不上大學,只要我們自己足夠努力,也一定能有所成就。所以父母應該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等。這樣中職生才會更加健康的成長,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也會很好。從而能更加積極的面對生活與學習
二、父母應盡量用較多的時間陪伴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在現(xiàn)如今的生活中被看待的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的教育,這往往會更加容易造成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所以在家中,父母也應該經常和孩子一起參加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確保孩子能在積極健康的家庭生活中長大。一般在過去的年代里,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并不關注,從而讓很多的中職生從根本上就不適應校園生活,他們不善與人交流,時間一長,這些問題就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但如果家長能用較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詢問并了解他們在學校的情況,這回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益處,他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與此同時,這也會給孩子減少許多的心理健康問題。
三、在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逐漸培養(yǎng)中職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素養(yǎng)
2018年針對上海市中職生心理展開健康狀況調查,最終的數據顯示:于人際關系相處,恐怖,偏執(zhí),抑郁,焦慮五方面癥狀,分別有9.4%,8.3%,8.2%,7.8%,7.31%的學生占比。之后針對河南某中職學校共400名學生進行抽樣調查,借鑒官群等人編制的中職生積極心理品質自量表為基礎,來明確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發(fā)展情況,應用量表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兩方面:一方面,該量表的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并且信義方面便于國內同中職生群體的常規(guī)模進行比對,以明確發(fā)展差異,該量表中主要包含6個維度以及15項積極心理品質。6個維度為認知,勇敢,人際,公正,節(jié)制,超越;15項為思維與洞察力、求知力、執(zhí)著、創(chuàng)造、真誠、友愛、友善、合作意識、領導能力、持重、謙虛、幽默、心靈觸動、信念、寬容,其中共包含61道題目。量表應用5級評分5表示非常符合,一表示非常不符合。最終數據顯示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僅占30%;有輕微不良情緒困擾的學生占比33%;中度情緒困擾的學生占26%;嚴重不良情緒困擾的學生比率達到9%,并且有超過10%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極端想法,甚至已有個別的學生出現(xiàn)自殘或自傷的行為。由此不難看出,及時針對中職學生展開心理健康管理和相關工作是當下的重點,特別是家庭要提起重視。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應該要時刻注意中職生的心理情感變化。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有不同于平常的時候,應該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詢問具體的原因,并且要鼓勵他們有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以及遇到的所有困難,與此同時還要有一個樂觀向上的處世態(tài)度。有時候,父母也可以向中職生講述較為有影響力的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讓中職生從古仁人的身上學到那些面對生活積極樂觀的心理素質。
四、總結
心理健康素質是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必備的基本素養(yǎng)之一,健康的基本素質也是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因此,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我們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家庭教育在此事件上也顯得格外重要。所以,父母應該學會換位思考,重視家庭教育對中職學生的影響,并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只認為自己是對的,孩子的就一定是錯的,這會很容易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朱哲璞.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指導家庭教育對中職學生抑郁狀況的干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李存蘭.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自我概念與學習適應性關系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3]李敏.中職學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