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高中英語教學也迎來了新的契機。如果教師可以明確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與誤區(qū),并對照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有助于學生成長的途徑,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诖?,本文將立足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從數據分析、精準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本位、個性引導、拓展資源多個方面,闡述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英語;優(yōu)勢;誤區(qū);途徑
作者簡介:周愛菊,浙江省三門第二高級中學。
引言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不僅讓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發(fā)生了一定的改變,還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教育方式、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關注的問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雖然具有很多的優(yōu)勢,但是如果運用不當很容易陷入教學誤區(qū)。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展開整體研究,以探索結合信息技術開展英語教學的可靠途徑,促進英語教學提質增效。
一、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搜集大量信息,匯集全國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更多優(yōu)質的資源。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學的優(yōu)勢,并以此為基礎有序開展教學指導。1.促進學生理解知識。英語教師會結合信息技術中的文字、音頻、圖像等元素分析,將原本抽象的英語單詞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促進學生理解英語知識的內容。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選擇借助信息技術資源引導,改變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的吸引下燃起學習的興趣。3.豐富課堂教育資源。拓寬教師的視野,充實教師的知識儲備,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將豐富多彩的英語知識傳授給學生,供學生深入分析探究。4.突破時間空間限制。教師可以結合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分析,為學生精準推送一些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
二、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誤區(qū)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信息技術資源開始被融入實踐中,并被很多教師推崇。但是受到信息技術復雜性和教師對信息技術理解情況的影響,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仍舊存在很多誤區(qū)。教師需要對照這些誤區(qū)分析,積極尋找適合學生成長的教學方式。據調查發(fā)現,目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忽視現狀,直接取代傳統(tǒng)教學
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信息技術雖然能夠為教學活動帶來一定的便利,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直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信息技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如果在教學中讓信息技術完全替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對一些知識點的理解,還可能會影響英語實際教學的效果。
(二)過度融入,取代學生抽象思維
在調查中發(fā)現,很多英語教師提出形象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加快速地理解英語知識的內涵。但是在高中教學中,僅僅依靠形象思維開展教學指導無疑會影響著學生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在高中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具備形象思維,還要具備抽象思維,這樣才更利于學生更加全面、具體地理解知識的真諦。
(三)拿來主義,忽視學生發(fā)展需求
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能夠結合教學的需求,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開發(fā)出適合學生成長的課件,絕大部分教師都會秉持“拿來主義”,結合英語課程的主題選擇不同課程資源融入教學中,但是忽視了學生的成長需求。這種引導方式雖然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有序開展教學引導,但是卻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甚至還有部分教師會選擇比較長的時間尋找教學資源,忽視了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的真正需求,這無疑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四)濫用信息,沒有關注學科特點
高中教學中,如果想要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需要教師結合學科特點,有序開展教學引導,才更利于達到理想效果。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在網絡環(huán)境下開展教學時,由于信息素養(yǎng)的欠缺和對網絡環(huán)境的不熟悉,在使用信息技術教學中僅結合教學內容分析,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探究。
三、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途徑
面對現階段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高中英語教師有必要對照實際需求分析,積極思考適合學生成長的育人途徑,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改變教學中學生學習狀態(tài)不理想的情況。此外,教師還有必要對照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踐效果進行總結反思,對照所帶班級學生的情況思考,找到適合本班學生成長的育人途徑。經過實踐分析發(fā)現,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以下多個方面融入信息技術教學,從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一)數據分析,了解學生現狀精選素材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有序備課,才能對照教學目標分析,明確學生的成長需求,精準、有效地開展英語教學指導。因此,在結合高中英語教學目標備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結合信息技術調取學生的個體檔案,然后借助大數據分析軟件,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需要提升的地方,并及時優(yōu)化教學內容,結合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分析,為有序開展教學活動打下基礎。通過教師結合數據分析,更利于精準定位學生的需求,并帶領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理解知識要點。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Healthy Lifestyle”一課之前,教師可以先分析本單元中包含的重點詞匯和句式,以及與學生生活方式有關的素材,然后對照結合大數據分析得出的學生生活方式的現狀分析,明確教學策略。經過分析后發(fā)現,本堂課中,學生需要掌握“alcoholic,repeat,reward”等單詞的用法,并學會運用“abuse one's power,in response to,as a reward for,give/offer a reward to sb. for sth.”等句式完成造句。因此,在備課時,教師需要結合網絡中豐富的資源分析,尋找有助于學生學習的信息技術資源。在明確學生需求和教學要點后備課,更有助于將更多優(yōu)質的、適合學生成長的信息技術資源融合在一起,為學生打造優(yōu)質課堂。
(二)精準導入,投其所好引導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痹诟咧薪虒W中,一堂課程的效果離不開教師的精準導入。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明確學生的需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導入,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實踐證明,結合信息技術呈現出吸引人的視頻、豐富多彩的圖片、動人的音頻等,都是比較理想的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中,在正式為學生講解新知識之前,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思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打造新穎的、充滿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從而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Poems”這一單元時,教師不要著急直接呈現本單元的語法、句式、句型等,而應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出不同的英語詩歌,帶領學生在對比中外詩歌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結合一些詩歌競賽的場景引導,更利于學生學習和深入感知這些模塊的知識點。這樣一來,學生在教師圖文并茂地呈現出本部分知識之后,對詩歌的好奇心得到激發(fā),開始主動思考本單元中涉及的單詞的含義。在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后,教師再引入本單元的主題,并帶領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探索,有助于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個體探究分析思考
英語作為語言學科,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從聽說讀寫多個視角分析思考,才更有利于充分理解英語知識的真諦。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思考適合學生成長的模式,并主動選擇一些有助于學生對話的情境和場景分析,讓學生可以在具體的情境中了解英語知識在實踐中運用的情況,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資源,以特定的主題為基礎,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并組織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分析感知,發(fā)表自己的感想。在學生入情入境思考并使用英語表達見解的時候,其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也得到相應提升。
例如,在發(fā)現學生學習狀態(tài)不積極時,教師可以適當利用一些影視作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聽說讀寫的情境,激發(fā)學生開口表達的欲望。考慮到英國電影《傲慢與偏見》中包含了很多知識點,于是教師選擇截取電影中的不同片段供學生欣賞,并要求學生結合課件分析,情景再現。與傳統(tǒng)的教師直接引導相比,這種以特定情境引導學生的方式,更利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產生交流的欲望,并在模擬訓練中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四)學生本位,布置合作任務思考內化
在高中階段,由于學生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但每個人英語素養(yǎng)并不相同,所以教師需要對照學生的需求,秉持學生本位理念,為學生布置一些適合成長的學習任務。而這就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布置課下合作分析探索的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對照所學知識和網絡信息技術資源分析,尋找更佳的表達方式,并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教師設定的任務。
例如,在現階段,教師可以取材于生活,結合“Beijing2 022 Olympic Winter Games”主題氛圍,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在網絡中搜集資源,并將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參賽需求和具體情況介紹給國際友人。在明確的任務指導下,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從網絡中尋找資源,并將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點、時間、是否對外開放等情況以PPT文稿的方式呈現出來。在此期間,學生需要結合小組探討的結果分析,并選擇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小組的成果。與傳統(tǒng)的教師直接講解相比,這種借助信息技術資源為學生搭建的學習課堂,更利于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真正的主人。最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分析,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引導學生優(yōu)化解決,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體驗,提高教學效率。
(五)個性引導,契合學生需求因材施教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人數較多且基礎不一,教師想要同時兼顧所有的學生是很困難的。因此,在課堂指導中,多處理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共性問題。那么當學生出現個性化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先記錄下來,然后再對照學生的需求,在課后選擇借助微課的方式對癥下藥,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
例如,在總復習階段發(fā)現部分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比較薄弱,雖然他們已經積累了很多單詞,但是在解決閱讀問題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問題。那么,教師就可以從閱讀指導入手,借助信息技術資源搜集一些適合學生成長的閱讀素材,并主動將這些閱讀素材推送給學生,并輔助閱讀類的微課程。學生則需要結合教師的針對性指導自主學習探索。最后,教師再結合學生學習的情況和課堂表現給予學生一些個性化的引導,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素養(yǎng)。
(六)拓展資源,合理融入提高文化品格
畢竟高中階段教材內容是固定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對教材滯后性的問題。如果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資源分析,借助信息技術主動為學生拓展學習的資源,將有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所學知識點可以在課內外結合中得到內化,繼而提高學生的文化品格。
例如,在完成單元基礎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結合本單元的主題分析,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口語交流的機會。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先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學生的喜好與學生交流,并創(chuàng)設一些特定的口語表達情境,借助信息技術拓寬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調查后發(fā)現,部分學生喜歡看國外的動畫片、部分學生酷愛研究國外文化、部分學生也非常喜歡國外美食等,那么,教師就可以對照學生的情況,開設具體的文化課程。通過這樣的方式,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品格。
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有效整合,可以激活英語課堂,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因此,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認識到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并主動對照教學誤區(qū)尋找應對途徑,從而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并在推進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中,帶給學生更理想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英語運用能力,培養(yǎng)更多的國際化人才。
參考文獻:
[1]姚文霞.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整合的實踐探索[J].東西南北,2019(13):147.
[2]張秀娟.關于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整合的探索與思考[J].新課程(中學),2018(6):103.
[3]蘇麗麗.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整合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9):22.
[4]孫德悅.基于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融合的實踐[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4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