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
摘要:對初中階段的同學而言,初中的三年是承上啟下的階段,五五分流給同學們帶來沉重的學習壓力,讓他們無暇鍛煉身體。體育課則成為同學們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唯一途徑。但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我國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些許問題。在新課改的持續(xù)推進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下,老師應該深入學習體育教學新要求,通過目標教學模式完善體育教學中的不合理之處,提升體育課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同學們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體育課的教學時效性。本文就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和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目標教學;應用;提高;實效性;初中;體育;教學
如今,體育在中考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學校和社會越發(fā)重視同學們的體育學習。為了幫助初中生更好的學習體育,體育老師應該在課前提前制定周密完善的教學計劃,并不斷尋找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并認識到體育學習的重要性,目標教學模式則是體育老師很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目標教學模式在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層次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有著顯而易見的優(yōu)勢,可以更好的保障體育老師能隨時掌握同學們的學習情況。
一、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體育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想要高效運用目標教學模式,便需要事先了解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地解析,選擇適合的方法將目標教學模式充分運用在體育的教學中,以此提高教學的時效性。
1.1體育教學內容單一乏味.
對初中階段的同學而言,雖說他們年齡增長,也已經邁入新的階段,但他們還是愛動好玩,傾向于趣味性強的事物,心理尚未完全成熟。體育老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教學內容通常就是熱身跑步、做操、技能訓練等等,長此以往,會讓同學們感到心理性厭煩,導致同學們對體育學習無法提起興趣。對此,體育老師應該反思自身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1.2教學模式比較傳統(tǒng).
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通常,體育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先是籠統(tǒng)地教給同學們一項體育技能,再安排體育委員盯著同學們一遍遍地訓練,直到下課。體育課過后,同學們的身心沒有得到放松,只是機械地進行了一場運動。雖說同學們的身體有所得到舒展,但體育課真的效果還沒完全發(fā)揮出來,同學們動作也不規(guī)范到位,無法提升同學們的體育素養(yǎng),促進同學們的發(fā)展。
二、探究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策略。
2.1制定趣味滿滿的教學目標。
以往的體育課堂沉悶乏味,總是循環(huán)差不多的內容,無法激發(fā)同學們體育學習的興趣。對此,體育老師應深入了解同學們的心理需求,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對初中階段的孩子而言,比起沉悶乏味的體育課堂,他們更傾向于充滿趣味的課堂。所以,體育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應該給同學們構建輕松有趣的課堂,以此吸引同學們的目光,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來,由此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體育老師在運用目標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將整個課堂學習的過程設置地趣味滿滿。在進行體操的學習時,一味地訓練會讓同學們感到厭煩,體育老師可以借用游戲的方法重新提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老師選出六名同學,安排兩名一組,每組的同學將手合并拉起,去捕捉其他練習體操的同學,被捕同學需要時刻注意自己體操的練習是否規(guī)范,如果練習不規(guī)范會淘汰出局,還要避免被捕,這便是“捕魚小游戲”。既可以保持體育學習的樂趣,又可以鍛煉同學們的體操,提升體育學習的實效性。
2.2制定差異性的教學目標.
以往,體育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都是以“一鍋端”的形式進行教學,忽略了同學們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沒有開展區(qū)別教學。對此,體育老師應充分了解班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的高低,把書面知識與運動技能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為同學們開展體育學習,并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老師可以為他們安排舒緩的運動;對于身體素質好的同學,老師則可以為他們安排運動性強的運動。
例如,體育老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對班里學生的身體有一個基礎的了解,知道他們是否適合劇烈性的運動。在進行長跑的學習時,對于體質較弱的同學,老師可以安排他們在一旁散步慢走;對于體質較好的同學,老師可以安排他們先熱身,充分的熱身后,男女分開各自練習。對于暫時無法適應千米跑和八百米跑的同學,老師可以帶領他們先進行慢跑,等他們慢慢適應跑步練習后,再讓他們進入長跑隊伍練習,以此進行差異性教學。既可以避免體育課上出現(xiàn)同學暈倒的情況,又可以提升體育學習的實效性。
結束語:總的來說,體育老師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就要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而目標性教學模式便可以很好地提升同學們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黃偉彬.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教師,2014(9):1.
[2]馮日強.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12):2.
[3]吳慶圣.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