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 張家麗 牟迪 王蕊 任秀寶 韓穎
患者男性,67歲。于2019年5月以“突發(fā)憋氣3天”為主訴就診于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無吸煙史。CT示雙肺不規(guī)則腫物(左側40 mm×30 mm,右側13 mm,圖1A,圖2A,圖3A),右頂葉結節(jié)(5 mm)。行鎖骨上腫物淋巴結穿刺,病理示轉移性腺癌,程序性細胞死亡受體配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1,PD-L1)的腫瘤比例評分(tumor proportion score,TPS)為30%,BRAF 15號外顯子p.K6O1E錯義突變。診斷為肺腺癌雙肺轉移伴腦轉移(T2aN3M1b,ⅣA期,TNM分期第8版)。予以帕博利珠單抗100 mg、培美曲塞800 mg和卡鉑400 mg,4個周期。4個療程結束后,患者無明顯不良反應且左肺上葉腫瘤縮小,療效評價為部分緩解(24 mm×20 mm,圖1B,圖3B)。采用14個周期的帕博利珠單抗100 mg聯合培美曲塞800 mg雙藥維持治療后,復查CT腫瘤繼續(xù)縮?。?0 mm× 12 mm, 圖1C,圖2B,圖3C)。2020年8月患者因“右足部紅腫疼痛伴腰部皮膚片狀紅疹”再次入院。血常規(guī)示:白細胞計數(WBC)為0.14×109/L,血小板計數(PLT)為15×109/L,中性粒細胞計數(NEUT)為0.07×109/L,血紅蛋白(HGB)為102.0 g/L,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為96.8 fL,凝血酶原時間為13.8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為58.8 s,纖維蛋白原為6.433 g/L和D-二聚體(D-Dimer)為909.92 ng/mL, 病毒(EB病毒、人巨細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為陰性,葉酸和維生素B12正常。甲狀腺功能檢查: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為0.76 nmol/L,促甲狀腺激素為5.67 mlU/L。骨髓穿刺示巨核細胞計數為141,產板型巨核細胞計數為2。首先考慮診斷為多系統(tǒng)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血液學毒性4級,皮膚毒性2級,內分泌毒性2級。同時患者出現繼發(fā)性心臟衰竭及呼吸衰竭。根據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和美國國家綜合癌癥網絡(NCCN)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毒性的管理指南,立即停用帕博利珠單抗,并給予潑尼松2 mg/kg iv、左旋甲狀腺素25 μg po治療irAEs,同時予以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重組人白介素-11 3 mg和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15 000單位皮下注射對癥處理。2天后,患者的腰背部局部破潰出血(圖4A,4B),irAEs無顯著緩解。在繼續(xù)給予上述藥物的同時加用人免疫球蛋白25 g/d,iv。經過15天治療,血液學指標基本恢復正常(表1)且潰瘍愈合 (圖4C)。irAEs緩解后停止所有抗腫瘤治療。2020年9月復查CT提示左肺上葉腫塊繼續(xù)縮小,療效評價為部分緩解(16 mm×8 mm,圖1D,圖3D)。隨訪至2021年2月,患者生存質量較好,左上肺葉腫塊持續(xù)減?。?2 mm×8 mm, 圖1E,圖3E),皮膚潰瘍已經愈合(圖4C)且所有irAEs均治愈。
表1 前4個周期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及irAEs后的實驗室檢查
圖1 胸部CT(縱隔窗)
圖2 胸部增強CT(縱隔窗)
圖3 胸部CT(肺窗)
圖4 皮膚不良反應
小結帕博利珠單抗作為程序性細胞死亡受體-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抗體,通過抑制PD-1和PD-L1的結合從而提高患者體內T細胞殺傷腫瘤的能力,顯著提高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同時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在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T細胞可以識別“自我”,從而阻止自身免疫的發(fā)生。然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通過干擾T細胞的耐受促進T細胞對腫瘤細胞表面的抗原識別的同時,也可能激活了T細胞對自身抗原和其他肺腫瘤抗原的識別,進而使得免疫系統(tǒng)失調,導致irAEs的發(fā)生。此外,B細胞和細胞因子也被認為與之有關。淋巴細胞和細胞因子大量浸潤在組織中導致相應的不良反應發(fā)生,如真皮深處的血管周圍CD4+和CD8+T淋巴細胞浸潤導致皮疹及潰瘍[1-4]。帕博利珠單抗導致的1~2級皮膚不良反應、免疫相關性甲減和骨髓抑制通常發(fā)生在治療后的2~3個月,且血液學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不足1%[5-6]。而本例患者是在持續(xù)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治療時,第1次使用后的第442天發(fā)生大面積的皮膚瘙癢、破潰和嚴重的血液學不良反應,考慮是由帕博利珠單抗誘導自身免疫系統(tǒng)過度激活而導致的不良反應。而在國內外報道中少見多系統(tǒng)irAEs,本研究提示對患者進行免疫治療時,不僅要關注單發(fā)的常見不良反應,更要提防多系統(tǒng)不良反應,并對該類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診療。目前本例患者在規(guī)律隨訪中,身體狀況較好,與研究報道中的結論一致:irAEs與無進展生存期和總體生存期相關,且隨著ir-AEs累及的系統(tǒng)增加[7-8],這種相關性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