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亮
在新西蘭城市克賴斯特徹奇的郊外,我最喜歡去的地方是一家圖書館。那片距離市中心十幾公里的海濱社區(qū)叫作“新布賴頓”,一聽就是當年的英國移民命名的。而在當?shù)氐拿柯洌@片區(qū)域被叫作“海鷗的叫聲”,或“吃黃眼鯡魚的地方”。這里近海物產豐富,伸入海水中的長長的棧橋橋頭是當?shù)蒯烎~愛好者最鐘愛的地方。
在靠近沙灘的一端,棧橋并不是簡單地與道路相連,而是延伸進入了一棟橢圓形的建筑。這里,就是我在新西蘭最喜歡的圖書館了。
第一次到新布賴頓時,我在刮著狂風、云煙氤氳的天氣中想尋找一個能夠歇腳的地方,最好還能來上一杯新磨出來的熱咖啡。一抬頭,我就看到了幾公里長的海灘上這座唯一的建筑。圖書館入口處懸掛著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不要把海灘上的沙子帶進閱讀室”。于是,我脫下鞋,光著腳走進圖書館。一進門,迎面就看到用硬紙殼壘成的模仿書籍形式的拱門以及拱門后一排排的書架。面對海岸的落地窗前整齊地排列著沙發(fā),坐在這里可以看到整片沙灘、棧橋,以及棧橋上空玩動力推進傘的人。
工作人員熱情地站起身來。當知道我來自中國時,她從書架上拿下一摞宣傳材料,是中國地方政府制作的地方旅游材料。我指著一份山東省的旅游宣傳小冊子,告訴她那里是我的家鄉(xiāng)。那位靦腆的工作人員露出笑容,對我說,圖書館正在申請更多中文書籍,下次我去應該就能看到。
圖書館深處,十幾名當?shù)鼐用駠谝黄?,坐在正中心的是一位毛利女士,正捧著一本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的小說朗讀。正巧我是奧斯特的書迷,便很自然地加入了這個小型讀書會。我們聊起奧斯特小說中的象征手法,激烈的爭論讓我忘記了窗外凜冽的海風。我記得,那位朗讀的毛利女士是當?shù)鼗鑲憔銟凡康慕叹?,圍坐的聽眾有退休老人,有捕魚工人,還有一位當天正巧在棧橋釣魚的中國留學生。
后來,每次到克賴斯特徹奇時,我都要抽時間到新布賴頓這座圖書館“報到”。那個讀者俱樂部準備開莫言小說讀書會時還專門給我發(fā)了電子郵件。
對我而言,那是一個奇妙的地方和一段奇妙的經(jīng)歷。面對茫茫無邊的南太平洋,人們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圖書館里躲避著海風和現(xiàn)實生活的種種壓力,能夠在一段時間里沉浸在書籍帶來的樂趣之中。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應該有這樣一個圖書館,讓不同背景的人可以一起閱讀文字、體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