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長軍 孫傳鋒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yī)院 六安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安徽 六安 237005)
牙周病廣義上是指包括所有牙周組織疾病,患病率高達90%以上,近年活動性牙周炎患者人群比例呈上升趨勢〔1〕。牙周病作為最常見的口腔疾病,可引發(fā)牙周組織損傷、牙槽骨松動、牙齒松動移位〔2,3〕,易引起中老年人牙齒缺失。目前多數(shù)中老年人存在口腔問題〔4〕,有研究報道,有牙齒的老年人較無牙齒老年人更為長壽〔5〕。根管治療能夠有效保留住患者自身牙齒、維持老年人牙列完整度、增加活動義齒的穩(wěn)定性〔6,7〕。根管治療的成敗主要取決于根管內(nèi)和根尖周細菌的控制,三聯(lián)抗生素糊劑(TAP)含有甲硝唑、米諾環(huán)素及環(huán)丙沙星,該糊劑抗菌譜廣,滲透性高且刺激性小〔8〕。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年行TAP配合根管治療后牙齒留存率的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yī)院就診的94例需要進行根管充填治療的老年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患者,共計132顆患牙。納入標準:患牙首診且擬行根管治療術;意識清晰,生命體征平穩(wěn),可配合進行相關治療。排除標準:根管治療術禁忌證;糊劑過敏;藥物禁忌證;2個月內(nèi)未使用抗菌藥物;患牙已行干髓術、塑化治療、活髓切斷術;患牙有牙外傷;牙周牙髓聯(lián)合病變患牙;牙根縱裂患牙;中途退出研究或臨床資料、隨訪資料(不足3年,如逝世、拒絕隨訪、失聯(lián)等)不全。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TAP制備方法:將甲硝唑片(國藥準字H62020417,甘肅中天金丹藥業(yè)有限公司,片劑)、鹽酸米諾環(huán)素片(國藥準字H10940263,丹東醫(yī)創(chuàng)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片劑)、鹽酸環(huán)丙沙星片(國藥準字H31022730,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片劑)磨成粉后,通過生理鹽水進行調(diào)拌,按照1∶1∶1的比例進行混合,配制成濃度為20 mg/ml的糊劑。置入注射器內(nèi),再注入患者根管當中,邊注入糊劑邊緩慢撤出注射器,直到充滿根管口,暫封窩洞,5~7 d后復診去除暫封物及根管內(nèi)封藥,進行相應處理后隔濕干燥并進行根管充填。術后根據(jù)患者牙齒治療情況并在取得患者同意下,為患者提供合適的冠方修復。
1.3預后評價指標 通過門診復查、短信電話溝通、微信視頻等方式對患者進行為期3年(36個月)的術后隨訪,記錄患者治療牙情況,療效佳:未出現(xiàn)臨床癥狀(治療牙疼痛、不適)和體征(牙槽黏膜紅腫、有竇道,膿腫形成、牙齒明顯松動甚至掉落喪失功能)且X線顯示牙周膜正常;療效不佳:出現(xiàn)上述臨床癥狀或體征且X線可見根尖周病變或治療后病變面積增大。從第1次根管治療結(jié)束當天開始計算。隨訪截止時間為2021年4月。
1.4影響因素設置 一般情況: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飲酒史(治療后)、吸煙史(治療后)、既往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壓史);疾病相關:治療牙類型、治療牙治療前牙髓狀態(tài)、根尖周狀態(tài)、有無隱裂、患者疼痛情況、依從性。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單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1TAP配合根管治療術后3年療效情況 132顆治療牙中97顆(73.48%)療效佳仍保留正常行使功能,35顆(26.52%)治療牙療效不佳。
2.2影響TAP配合根管治療術后3年療效的單因素分析 文化程度、治療后吸煙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壓史、治療牙類型、治療牙術前牙髓狀態(tài)、根尖周狀態(tài)、有無隱裂及患者依從性對TAP配合根管治療術后3年療效有影響(P<0.05);見表1。
2.3影響TAP配合根管治療術后3年療效的多因素分析 經(jīng)Logistic回歸模型進行多因素分析,以術后3年患者療效情況為因變量(療效佳=1,療效不佳=2),以表1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初高中=2,大學及以上=3)、治療后吸煙史(有=1,無=2)、糖尿病史(有=1,無=2)、冠心病史(有=1,無=2)、高血壓史(有=1,無=2)、治療牙類型(前牙=1,前磨牙=2,磨牙=3)、治療牙術前牙髓狀態(tài)(活髓=1,死髓=2)、根尖周狀態(tài)(無異常=1,暗影=2)、有無隱裂(有=1,無=2)及患者依從性(穩(wěn)定=1,不穩(wěn)定=2)作為自變量歸類于Logistic回歸模型。多因素分析結(jié)果顯示,文化程度、治療后吸煙史、冠心病史、高血壓史、治療牙術前牙髓狀態(tài)及有無隱裂是影響TAP配合根管治療術后療效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1 影響TAP配合根管治療術后3年療效的單因素分析〔n(%)〕
表2 影響TAP配合根管治療術術后3年療效的多因素分析
在臨床口腔疾病治療中,牙髓病和根尖周炎較為常見,診治不及時會引發(fā)多種口腔疾病,影響患者的生活治療,目前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根管治療〔9,10〕。通過根管治療清除根管內(nèi)已感染牙髓,在進行根管充填,可有效控制和預防再次感染。根管保持無菌狀態(tài)是根管治療術成功的關鍵因素,TAP是由甲硝唑、米諾環(huán)素及環(huán)丙沙星通過生理鹽水調(diào)制而成的糊劑,3種藥物藥理作用互補或增強,使得根管內(nèi)除菌效果達到最佳〔11〕。
本研究顯示術后3年療效與患者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治療后飲酒史及患者疼痛情況無關,與Shakiba等〔12〕報道相一致;但跟文化程度、治療后吸煙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血壓史、治療牙類型、治療牙術前牙髓狀態(tài)、根尖周狀態(tài)、有無隱裂及患者依從性有關,但本研究與其他研究結(jié)果有一定出入〔13,14〕,可能與病例的納入、排除標準、病例數(shù)和治療操作手法有關。
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要加強對患者疾病宣教工作,引起患者重視疾病,積極配合后續(xù)相關治療;另外說明吸煙會降低術后療效,提示戒煙的益處和必要性,與侯鐵靖等〔15〕研究結(jié)果相似;本研究結(jié)果還說明合并內(nèi)科疾病患者術后療效會受到負性影響;其次,牙髓狀態(tài)越好,術后療效越佳。同時,出現(xiàn)牙隱裂會增加治療牙術后療效不佳風險,與Kang等〔16〕研究結(jié)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