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李蒙佳 陳瑛 郭潔潔
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一類球形雙鏈DNA 病毒,感染后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殖,主要通過性傳播和密切接觸的方式感染人類。目前已經(jīng)報道的HPV 型別有200余種,根據(jù)侵犯的組織部位和臨床表現(xiàn)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兩大類[1,2]。HPV E6/E7 基因是主要的致癌基因,檢測這兩個基因具有靈敏、高效、實用、不易漏檢等特點。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HPV 感染具有地域性、種族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此外,性生活、免疫功能缺陷或遺傳變異等都會影響HPV 的流行[3,4]。由于不同地區(qū)HPV 感染的基因不盡相同,掌握本地區(qū)HPV 型別的感染情況和流行規(guī)律有利于女性宮頸癌預防和早期篩查。本次研究對就診本院的2 293 例宮頸炎患者HPV E6/E7 進行檢測,分析探討本地區(qū)HPV 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學特點,為臨床診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8 月于溫嶺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就診的宮頸炎患者2 293 例,收集其宮頸脫落細胞,年齡15~71 歲,中位年齡41.77 歲?;颊呒{入標準為:①符合宮頸炎診斷標準;②宮頸細胞學檢查無癌前病變。排除標準為:①患有心、肝、腎或血液系統(tǒng)疾??;②精神疾病、結(jié)核病等;③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1.2 方法 將宮頸炎患者宮頸脫落細胞保存液樣本于渦旋混合儀上充分渦旋10 s,取1 ml 保存液樣本于1.5 ml 離心管中,12 000 g 離心5 min,去掉上清液,吸取200 μl 核酸提取試劑加入到樣品管中,然后將樣品管放入100 ℃恒溫金屬浴中保溫15 min,小心取出,以12 000 g 離心10 min,吸取9 μl 上清液進行聚合酶鏈反應擴增。擴增條件為:42 ℃5 min、94 ℃8 min;94 ℃30 s、60 ℃30 s、72 ℃1 min,共35 個循環(huán);最后72 ℃1 min。
采用GenomeLab GeXP 遺傳分析系統(tǒng)分析PCR擴增產(chǎn)物,包括18 種高危型別HPV16、HPV18、HPV26、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3、HPV56、HPV58、HPV59、HPV66、HPV68、HPV73、HPV82 和7 種低危型別HPV6、HPV11、HPV42、HPV43、HPV44、HPV81、HPV83。每個樣本孔加入28.7 μl SLS 上樣緩沖液、0.3 μl DNA Size Standard-400、1 μl PCR 產(chǎn)物和1 滴礦物油,將220 μl 分離緩沖液加入到96 孔分離液板的孔中,選擇PCR 毛細管電泳法分離樣本,使用“Default GeXP Analysis Parameters”方法分析樣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設(shè)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PV 檢測結(jié)果 2 293 份宮頸炎患者宮頸脫落細胞中共檢出HPV 感染793份,總感染率為34.58%。年齡<20 歲組HPV 感染率最高,為82.76%;年齡 在21~30歲 組HPV感染率為34.27%;年齡在31~40 歲 組HPV感染率為30.21%;年齡在41~50歲組HPV感染率為35.19%;年齡在51~60歲 組HPV感染率為35.97%;年齡>60歲組HPV 感染率為58.33%。其中年齡<20歲組HPV 感染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55,P<0.05)。
2.2 HPV基因分型檢測結(jié)果見表1
表1 793 例宮頸炎患者HPV基因分型檢出率
由表1 可見,793 例HPV 感染的患者中,高危型占總基因型的81.77%,檢出率前五位的是HPV52、HPV58、HPV16、HPV53 和HPV51。低危型HPV 感染占18.23%,以HPV81 檢出率最高,其次是HPV42。
2.3 HPV感染類型分布和感染率見表2
表2 HPV感染類型分布和感染率
由表2 可見,793 例HPV 感染患者中,單一型別感 染527 例,占66.46%;多重感染266 例,占33.54%,其中以二重感染為主,二重感染又以HPV52+HPV58和HPV52+HPV16較為多見。
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國際癌癥研究學會根據(jù)HPV致癌危險性的高低將其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兩大類,低危型HPV 主要引起低度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和皮膚及外生殖道的外生性疣類病變;高危型HPV 除可引起生殖器疣外,更重要的是可引起宮頸癌、高度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及外生殖器癌[5]。人類是HPV 的唯一宿主,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污染品或性傳播方式感染,大量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和實驗室數(shù)據(jù)都表明,持續(xù)的高危型HPV 感染是誘發(fā)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的最主要因素[6,7]。
本次研究中,溫嶺地區(qū)2 293 例門診宮頸炎患者篩查出HPV感染率為34.58%,與湖州市女性宮頸炎患者HPV 感染率(33.91%)和哈爾濱市HPV 感染率(36.45%)相近[8,9],但高于隨機抽取的女性人群HPV 感染率(深圳為21.15%[5]、鄭州為25.9%[10]、山西為14.8%[11]、襄陽為28.8%[12]、臺灣南部為19.3%[13])及受教育程度較高的女性醫(yī)務工作者HPV 感染率(8.95%)[14],明顯低于北京地區(qū)女性宮頸組織學異?;颊逪PV 感染率(72.51%)[15]。由此可以看出選擇不同人群調(diào)查研究其HPV 感染率波動較大,而且不同地區(qū)、文化程度、年齡和性伴侶的數(shù)量等都是影響HPV 感染率的潛在因素[16],所以明確一個地區(qū)HPV 流行的感染率,對本地區(qū)女性生殖道疾病和宮頸癌的預防具有重要意義。HPV 感染會呈現(xiàn)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出現(xiàn)在年齡<20 歲或<25 歲,隨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這可能與性生活活躍有關(guān),第二個高峰期出現(xiàn)在年齡>60 歲,這可能與HPV 持續(xù)感染有關(guān)[17,18]。本次研究中觀察到兩個高峰年齡段,感染率較高,同文獻報道一致,但未發(fā)現(xiàn)感染率下降的趨勢,可能與研究對象的篩選有關(guān),本次研究對象主要來自門診宮頸炎患者,其HPV感染率可能高于隨機抽取女性人群。
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HPV 感染具有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區(qū)所流行的主要型別不盡相同,其中HPV16 是世界范圍內(nèi)最為常見的型別,其他優(yōu)勢型別歐洲為HPV31 和HPV52、南美洲為HPV58、亞洲地區(qū)為HPV58 和HPV52[19]。何健方等[8]研究發(fā)現(xiàn)湖州地區(qū)位于前4 位的HPV 亞型依次為HPV16、HPV58、HPV18、HPV56;義烏地區(qū)主要為HPV16、HPV58、HPV18、HPV33[20]。一項來自廣西的研究顯示其地區(qū)的主要型別為HPV52、HPV16、HPV58、HPV51、HPV53[19]。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本次研究所在地區(qū)與湖州、義烏屬同一個省份,但HPV 感染的型別卻不盡相同,尤其是本市的優(yōu)勢型別中沒有HPV18,說明HPV18 并不是引起本市宮頸癌的主要原因,考慮可能與本地區(qū)流動人口較多、性生活頻繁、初次性生活年齡較小或樣本量有關(guān),雖然國內(nèi)九價疫苗已上市,但未覆蓋HPV53 和HPV51,今后的疫苗研發(fā)需重視這兩種型別的覆蓋,保護更多的人群。
由于HPV 的不同亞型其編碼的外殼蛋白的基因變異很大,不同的亞型之間基本無交叉免疫保護作用,很容易造成HPV 的多重感染和多次感染。本次研究中HPV 單一感染率較高,為66.46%,多重感染率占33.54%,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為主,最低為七重感染,且僅檢出2 例。近年來我國HPV 多重感染率在逐年增加[12],因為HPV 多重型別感染病毒載量高于單一型別感染,其致病風險相當于單一感染風險的1.6 倍。病毒載量越高,則需要自身清除的時間越長,HPV 持續(xù)感染的概率增加,致病能力顯著提高,宮頸病變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本研究中二重感染以HPV52+HPV58 和HPV52+HPV16 較為多見,明確本地區(qū)多重感染基因型對早期篩查和診治有重要作用,為后續(xù)跟蹤隨訪提供理論依據(jù)。
HPV 是目前人類所有癌癥病變中較為明確的致病因子,宮頸癌也是少有的已經(jīng)明確病因的腫瘤之一[21]。如果患者檢測出HPV 高危型持續(xù)感染,尤其伴有HPV16或HPV18亞型,需要定期對患者進行陰道鏡檢查和宮頸活檢。由于育齡婦女是HPV 感染的易感人群,HPV 感染非常常見,故應對育齡期婦女進行常規(guī)的HPV DNA 檢測,并通過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和宮頸活檢等技術(shù)盡早阻止癌前病變的發(fā)生,提高廣大婦女的生活質(zhì)量。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和早治療可降低發(fā)病率和死亡率,HPV 基因分型檢測是預防宮頸癌的有效途徑,將在宮頸疾病的篩查和防治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一個地區(qū)HPV 基因流行譜的建立,可為疫苗的選擇提供理論依據(jù)。本次研究還未涉及男性的HPV 感染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將是未來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