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杰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行業(yè)不斷尋求各類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經(jīng)成了高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高校對計算機技術的管理水平也關系著能否運用信息技術進行高效教學。所以該文基于此,對高校如何對計算機教學管理進行研究,通過分析目前高校在教育發(fā)展及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辦法,并且有效提高高校在計算機管理方面的質量與水平。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管理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3(a)-0000-00
Thoughts on Management of Computer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Yanjie
(Xi'an Siyu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Province, 710038 China)
Abstract: As China's education industry continues to seek all kinds of teaching mea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sisted teach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ns of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but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s also related to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fficient teaching. Therefore, based on this, how to study the management of computer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still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 forward relevant solution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computer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uter major; Students; Management; Thinking
計算機技術發(fā)展是未來趨勢,所以高校也開辟了許多有關計算機的專業(yè)與課程,但是計算機的實際操作不能只通過理論進行教學,還需要進行實踐操作,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所以創(chuàng)建計算機業(yè)實驗室、開設機房是開展計算機教學的基礎,而且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自行到機房進行實踐操作或練習,利用空閑時間對自己的實操技術進行練習提高。但是因為人員流動較大,所以計算機相關教師的管理與對計算機的維護也存在許多問題,如果要保證學生能夠良好運用機房及實驗室進行學習與實踐,就需要充分提高對計算機的管理,確保學生擁有充足的學習設備,進行實踐操作。
1高校計算機教學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計算機的教學管理在高校教學管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有助于提高高校的計算機教育質量。科學合理的計算機教學管理能夠改善計算機教學環(huán)境,能夠優(yōu)化教學時間分配,實現(xiàn)相關資源的優(yōu)化和合理分配。此外,合理的計算機教學管理能夠促進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序標準化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計算機教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讓計算機課堂的授課能夠標準化,有秩序化[1]。
2新形勢下高校計算機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2.1高校計算機教學環(huán)境管理問題
近幾年,在高校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計算機教學環(huán)境管理是重要的問題。在新的發(fā)展形勢下,大學的計算機教育是為了加強對學生的工作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計算機課堂通常被安排到機房進行,而由于學生人數(shù)較多,一般來說機房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因此,導致機房的利用率非常高,管理帶困難。部分高校計算機室管理人員不足,機房的管理通常是教師進行兼職,但教師同時為相關教學工作進行負重,因此管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就會導致設備的維護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軟件和硬件的升級、電腦故障排除的時間不及時。第二,計算機課程的時間和空間安排不夠科學,不利于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教學是教育內容的理論學習和實操的兩個方面,理論教育的內容比較枯燥無味,因此很多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因此,部分教師會壓縮理論教育課程的時間,加強實操時間,但由于訓練課程過于簡單,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和計算機實操教育效果的提高也很小。此外,一些高校對機房的文化建設不夠重視,機房里沒有掛一些海報和學校的標語,也沒有放置一些綠色植物,導致整個機房冰冷沒有活力,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容易生成精神疲勞,使他們的學習熱情的下降,不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
2.2教學過程中的互動過少
師生之間進行互動是確保計算機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的計算機教學方式中,師生互動欠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機房進行上課時通常是教師和學生都坐在電腦前進行教授和學習,而教師的教育內容相通過關的軟件發(fā)送到學生的電腦上,學生的知識攝入都是通過電腦進行溝通的,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都是自己用電腦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和其他學生的交流非常少。不過,也有部分教師采取小組制的方式,但由于機房的環(huán)境限制,根據(jù)學生的座位劃分小組的方式還是不夠科學,對學生的學習水平的差異沒有考慮到位,所以呈現(xiàn)出的教育效果也不太好[2]。
2.3計算機教學評價體系有待完善
完善的評價體系,有助于學校和教師對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的開展進行分析,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但是根據(jù)目前對部分高校進行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與高校對計算機教學的評價體系并沒有進行認真完善,學生在對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工作時,存在敷衍的心理,而且教師與學生更為重視教學成績,所以對教學評價工作并沒有進行認真開展,導致學生自身也沒有對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進行反省,教師無法及時修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完善教學體系能夠有效推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教學評價還能夠督促學生對自身學習存在問題進行反省。部分高校幾乎沒有開展完善的計算機教學評價,教師也對學生學習情況反映沒有進行其他方面的分析與研究,導致教師教學長期存在問題,學生的學習成績也難以得到有效提高。
3高校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3.1對課堂的教學方式要不斷進行改變
教師應該注意學生在課程體系中的全面發(fā)展,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活動,將“教育”變?yōu)閷W習,作為指導行動,培養(yǎng)學生不斷學習和發(fā)展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技能。教師對計算機的學習一般來說是自我探索的,沒有明確教學和學習的關系,他們就會很容易地認為計算機的教學過程很簡單。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下,教師傾向于以傳統(tǒng)方法進行教學,忽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發(fā)展,只是給學生傳授一些技能,因此,無法有效改善課堂的教學效率。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將實踐的教學方法和理論結合起來,在準備課程時充分考慮教學方式的合理性。當然,前提是要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掌握狀況,加強師生之間在理論課上的互動,進行提問教育,了解學生在互動課程上對這門課程的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特點。在課堂上都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地位和意識形態(tài)特點刺激學習興趣,積極配合課堂教學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無論是實驗課還是理論課,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3]。
3.2教師要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指導
高校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是十分注重的,因此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時間也較長,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理論和實踐的互補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教育,理論課程從計算機相關知識的特性開始,逐漸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計算機及相關工作的理論知識。最好設定情景讓學生進行思考,督促學生回答問題,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印象,因此這是比較適合那些重要而又困難內容的訓練方法,例如:為了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在上課前仔細閱讀課本理解知識點,在課堂上一開始就為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思考,提高課堂的講課效率,由于可以設置懸念,學生可以閱讀問題,教師為學生提供思考范圍,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同時在課本中找到答案。在實踐課堂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調查并了解計算機操作的原理和技巧,教師并不是自己做所有的事情,要建議學生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主動提問。同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更多關于實用性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熱情,有效地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4]。
3.3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在大學教育中尤為重要,很多知識依賴于課后的消化和練習。自我學習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學習、思考、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行動的指南,二是逐漸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關于這點,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上課前仔細準備,讓學生傳達自己的興趣和困難,并以語言的形式表達。隨后,教師在進行授課時將學生提出的重難點進行講解,主要將精力集中于進行解決學生質疑的地方。課后練習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教師可以給學生們布置幾個簡單的實操作業(yè),讓學生課后進行互相交流、學習進行完成。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計算機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展示自我學習的方式,以幫助學生獲得有效的自我學習方法,讓學生今后遇到難題時也可以通過自我學習的方法來進行解決。
3.4高校要改善考試考核機制
課程考試是檢驗學生學習能力掌握的關鍵指南。高校計算機教師必須發(fā)揮考試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內容和他們學習的方法指出正確的方向,教師為了改變學生在計算機理論考試過程中使用的考核方法,需要將計算機課程的編程設計、實驗報告、某些軟件的創(chuàng)新設計等作為評估類型。將學生整個學期的平時分作為對計算機專業(yè)的評價,通過完成常規(guī)作業(yè)、平時作業(yè)的測試分數(shù)以及對參加日常上機課堂活動的熱情來獲得評價分數(shù)。教師通過建立計算機教學中完整合理的評估方法,為學生提供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適當指導,了解課程的要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5]。
3.5高校要不斷擴展師資力量
教師在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他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還影響著計算機專業(yè)的進步。目前,對于高校的計算機教育人才來說,要求要知識廣泛、知識更新迅速、思維鮮明,因此對師資的建設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在項目設計、開發(fā)上有效、系統(tǒng)地教育學生,傳授基本的理論知識,教師隊伍要具備先進的計算機專業(yè)知識,充滿探索和研發(fā)精神。因此,教師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意外問題和計算機相關問題的能力,通過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經(jīng)歷問題的解決方案,能更加有信心去單獨解決問題[6]。
4結語
現(xiàn)代社會中,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都離不開信息技術,但是部分高校在信息技術教育方面還不夠完善,所以導致計算機教師沒有對更深層次的信息技術進行挖掘,學生只掌握理論部分卻并不具備實操能力,不僅無法滿足社會行業(yè)對工作人員的需求,對于我國信息技術發(fā)展也有不利影響。所以,高校要加強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就要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水平,加強操作能力訓練,深挖信息技術特點,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方面能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國家信息技術發(fā)展方向與市場,人才資源需求情況調整,教育教學計劃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的同時,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瀚文,吳龍,穆元彬,等.行知文化引領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大類分流”學生管理工作新途徑——以杭州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2):197-198.
[2]杜俊良.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設探索——以河南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為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0(5):40-41.
[3]黃文武.淺談如何打造一支優(yōu)秀的學生工作團隊——以廣東東軟學院計算機學院學生工作團隊為例[C]//2020年南國博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2020:78-80.
[4]李保成.淺談高校專業(yè)電腦機房建設與實驗室計算機維護管理[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2020(11):194.
[5]李貴洋,李曉寧,郭濤.新工科背景下計算機專業(yè)新生工程教育與創(chuàng)新素質培養(yǎng)的改革與實踐[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1(3):41-44.
[6]李悅.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實踐與創(chuàng)新[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20,41(2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