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玉,陳俊梅
(1.江蘇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沐陽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宿遷 223600;2.山西晉中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晉中 030600)
近年來,支氣管哮喘已成為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科疾病,患者總數(shù)呈現(xiàn)出逐年增長的趨勢,其病死率高達25%[1-2]。目前,傳統(tǒng)氧療是臨床上治療支氣管哮喘的主要方式[3],但傳統(tǒng)氧療中患者會吸入大量干冷空氣,導致口鼻腔干燥,降低患者舒適性,影響治療進度[4]。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HFNC)是一種新型氧療方式,通過無需密封的鼻塞導管,將空氣、氧氣混合的高流量氣體直接輸送到患者鼻內,能有效提高患者呼吸通氣效率[5]。但此種治療方案尚未在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廣泛應用,臨床上對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尚存在爭議。本研究采用HFNC治療支氣管哮喘及呼吸衰竭,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64例,按照數(shù)字表隨機分組的方案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32例。觀察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25~58歲,平均(38.35±6.19)歲;存在高血壓12例,糖尿病8例,高血脂8例,其他4例;病程1~9個月,平均(4.11±1.62)個月。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27~59歲,平均(39.19±6.32)歲;存在高血壓13例,糖尿病9例,高血脂7例,其他3例;病程1~9個月,平均(4.47±1.58)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1)患者>18周歲,PaO2<60 mmHg,不伴PaCO2>50 mmHg;(2)符合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中關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診斷標準[6];(3)住院天數(shù)>1 d;(4)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1)急、慢性血栓栓塞癥患者;(2)意識模糊無法配合本次研究者;(3)懷孕或哺乳期婦女;(4)存在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禁忌癥。
1.3 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氧療對患者進行治療 觀察組采用經(jīng)鼻高流量氧療(吉科HFNC)對患者進行治療,硅膠雙鼻頭鼻塞連接,吸氣流量及濕化溫度分別為30~50 L/min、35℃~37℃。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3個月。
1.3.2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包括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分別在患者入院及治療后3個月返院復查時檢測,患者均于進食后2 h及休息1 h后行肺功能檢測,選用德國耶格Oxycon Delta自行車功率計對患者進行測評,囑患者持續(xù)踏車15 min,每間隔3 min檢測一次。(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HR)、呼吸頻率(RR)、血氧飽和度(SaO2)、酸堿值(pH)、動脈血氧分壓(PaO2)及二氧化碳分壓(PaCO2)結果,分別在兩組患者入院及治療后3個月返院復查時檢測,HR及RR檢測儀器為飛利浦心 電 監(jiān) 護 儀;SaO2、pH、PaO2、PaCO2檢 測 儀 器 為ABL80系列雷度血氣分析儀。(3)比較兩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4)比較兩組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FVC、FEV1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對比(±s)
注:與治療前對比,P<0.05。
?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結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后HR、RR、PaCO2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P<0.05);觀察組治療后SaO2、PaO2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P<0.05);兩組治療前后pH值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結果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結果對比(±s)
注:與治療前對比,#P<0.05。
?
2.3 兩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對比 觀察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對比(±s)
表3 兩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對比(±s)
?
2.4 兩組治療期間并發(fā)癥情況對比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9.38%vs15.63%)(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期間并發(fā)癥情況對比[n(%)]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危急病癥[7]。發(fā)病時,患者支氣管平滑肌出現(xiàn)劇烈痙攣,可引起呼吸阻力增加及肺通氣比例失衡、氧氣的擴散距離增大等,病情惡劣者甚至會因此而死亡[8],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據(jù)報道,每年死于支氣管哮喘的患者正逐漸增多,且呈現(xiàn)出劇增的趨勢[9]。其實大部分因支氣管哮喘而死亡的患者,在早期是可以進行診治預防的,患者最終死亡的原因大多與長期控制不穩(wěn)定、急性發(fā)作期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有關[10]。目前,臨床上主要采取氧療、機械通氣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依舊存在不足,陳心怡等[11]人在其研究報道中稱,傳統(tǒng)氧療輸入的干冷空氣容易導致患者口鼻腔干燥,且氧濃度輸出不精確,當氧流量較高時易引發(fā)呼吸道黏膜損傷,影響患者治療療效。而機械通氣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舒適度不佳,患者往往難以耐受,而且還伴有一定的并發(fā)癥[12-13]。因此臨床上急需一種簡單有效、患者愿意接受的用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伴Ⅰ型呼吸衰竭的治療方法。
HFNC是在經(jīng)鼻導管氧療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其操作簡單,且舒適度高,患者耐受性良好,滿足高流量氧氣輸入的需要,對患者身體基本上不會造成損傷或造成的損傷甚小[14]。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前后肺功能、血氣分析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也進一步縮短。究其原因,可能為HFNC具備較好的加溫濕化功能,能提供恒定、精確的氧濃度,其流量最高可達到60 L/min,有效滿足了臨床上對通氣需求較大的患者[15];另外HFNC能升高氧分子濃度、沖洗鼻咽部、產(chǎn)生氣道正壓、擴張鼻咽部,達到肺復張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復張肺泡,改善氧合狀態(tài),降低CO2的重吸收效率,刺激氣道黏膜纖毛運動,有助于氣道內多余分泌物的清除[16];HFNC其鼻塞尾端是可彎曲的斜面型出口,以降低高速氣流直接輸入患者鼻腔帶來的不適感,可進一步提高患者耐受度,加快康復,Mauri T等[17]也認為高流量鼻導管可有效改善呼吸衰竭者臨床癥狀,與本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綜上,HFNC用于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伴Ⅰ型呼吸衰竭中的療效較傳統(tǒng)氧療好,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