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女,湖北黃州人,江漢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博士,教學和研究方向為媒介文化及社交媒體研究。
親愛的孩子:
此時是凌晨5點多,萬籟俱寂,而我已經(jīng)完成早起例行的各項工作,開始給你寫信。
昨天早上,你連早飯都沒吃就悶悶不樂地上學去了。我知道,起因是前天晚餐時我的一句話惹你生氣了。之后,你一直在故意跟媽媽作對,包括看了一晚上的電子產(chǎn)品,不運動、晚睡覺、不理人。用你爸爸的話來說,你的“中二病”又犯了。當然,爸爸是開玩笑的。你也知道,我們都如此愛你,接納你的一切——即便是如此“不可愛”的你。我們理解,這是青春期的正?,F(xiàn)象,就如同夏日的天氣,上午還是艷陽高照,下午就暴風驟雨!
孩子,站在你的角度上看,你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這說明,14歲的你有了一定獨立的思想,不再“唯母命是從”。媽媽很欣慰,但你愿意聽聽媽媽的想法嗎?
窗外,天光漸曉,草木蔥郁,春暖花開;早班車緩緩啟動,路燈閃爍著,城市正在蘇醒……我知道你不喜歡聽大道理,那就讓我們來談談春天,或許你會有一些新的感悟。
春天與其他季節(jié)相比,最突出的特點是生長。萬物復蘇,春風化雨,正當其時。所以,撒點兒種子就發(fā)芽,扦插就可以生根。抓住了春天,就收獲了秋天,“一年之計在于春”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每年春天,媽媽都會在陽臺種一點兒花草瓜果,既能方便你觀察植物的生長,又能讓我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生機。當一場春雨下來,你能感受到植物們“如饑似渴”的模樣,“蹭蹭蹭”就長高了。其實,武漢的春天非常短(有人戲稱武漢一年只有冬、夏兩季)。唯其短暫,自要珍惜,不負春光不負景。
因此,春天正是讀書天??墒?,你會認為,中學生每天從早到晚在校學習好累,回到家只想刷刷視頻、看看新聞。是的,你們這一代孩子真心不容易,50%的高中升學率成為懸在每個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你們幾乎沒有課間,這節(jié)課還沒結束,另一個老師已經(jīng)在門口候場。午休時間要么被老師占用,要么要寫作業(yè)……但媽媽想告訴你,最好的休息不是看電子產(chǎn)品,而是睡覺或運動。
你應該也發(fā)現(xiàn)了,即便是媽媽這樣已經(jīng)讀完博士的人,也一直沒有停止學習。且不說專業(yè)方面,就是學習如何做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媽媽這兩年就讀了不少書、參加了很多場家長沙龍!要謝謝你的叛逆,讓我有契機反省和改正過去育兒中的簡單粗暴,學習如何做一個有愛、有智慧的媽媽,且將這份心得體會引申到工作中,成為一個理解和關愛學生的老師。教育最好的模樣,可能就是以身作則、用好的示范引導孩子和學生共同進步、成長吧!我不是完美的,但我一直走在學習、成長的路上。
春天也是運動天。春天不僅適合植物的生長,對人類而言,春天也是成年人健全體魄的好時機,更是小孩子成長發(fā)育的黃金時間。
以前周末的時候,我喜歡帶你們?nèi)ゴ髮W操場打球。記得有一次,我讓你們先下車。等我在林蔭道上停好車,一抬頭,正看見夕陽余暉、霞光萬丈的背景下,你和弟弟練習投籃的身姿,跳躍挺拔。對面,大學生哥哥們正在打籃球賽,喧鬧激烈。旁邊,還有幾對大學生姐姐揮舞著羽毛球,靚麗靈動……這幅場景讓我佇立良久,不忍去打擾這份屬于青春生命力量的美好。
所以,有空的時候,去跑、去跳、去運動吧!不僅是為了身高,更是為了身心健康。這也是我給我的大學生們的建議。
你可能會說:“哎呀,中學生太忙了,沒有時間運動。”其實,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多的。為什么有的人可以成績優(yōu)秀、學富五車還精力充沛?有的人卻整日趕工還成績擺尾、睡眠不足?在我看來,這涉及對事情的重要優(yōu)先次序排列和取舍的問題。在你們這個階段,我建議你把一切有利于“生長”的放前面。比如,打籃球比看電子產(chǎn)品重要,按時睡覺比熬夜趕作業(yè)重要,吃早飯比不想遲到重要等。即便開始時你會手忙腳亂或挨批評,但久而久之,逼迫你把重要的事情優(yōu)先高效處理,就能提高自己管理時間的能力。
春天還是有愛的天。郭沫若說:“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那還成個什么世界?”在現(xiàn)有分數(shù)體制的標準下,你無疑屬于優(yōu)秀行列。如同自然界一樣,總有一些植物得到了更多的光照水肥和生長空間。來自父母、老師和其他人的關愛寬容,就是充足的陽光、空氣和土壤,這些讓你茁壯成長。但青春的躁動、自我意識的覺醒、個性的張揚,使得你不再懼怕權威。那些嚴格要求的老師,會讓你心生不滿;寬容仁厚的老師,會讓你偷奸耍滑。如此,既會引起身邊朋友、同學的模仿,也會讓關心你的家長、老師有著不同程度的擔憂?!盁o論如何細小、微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個人的意識與性情。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边@是本學期你們語文課所學《傅雷家書》中的一段話,值得你去好好揣摩、自省。
當我們只關注個人成績的“優(yōu)秀”而不顧其他時,很容易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或“空心病”人。隨著你年歲的增長,要心懷世界,具備更高的格局,把小我置于社會大背景下,做到利己與利他的平衡。一個人的能力越強,責任越大。
我還聽過一個比喻,非常貼切。說人要成為“森林里的一棵樹”。因為我們和他人都是一體的,離不開附近,離不開彼此,更離不開大森林。我們和這個世界具有互滲的性質(zhì),都是身邊人的“重要他人”,意義存在于雙向的意動之中。所以,我們要用美好的品格影響他人,互利互生。
凡是過往,皆為序曲。一切美好,皆有彎曲。我想引用麥克阿瑟將軍在菲律賓戰(zhàn)場上戰(zhàn)敗、以為自己行將離世前寫給兒子的一段話,來作為這封信的結束語,與你共勉。
當時,麥克阿瑟將軍懇求上帝賜給兒子謙卑的心:“使他永遠記得,真正的偉大是單純,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溫和。如此,我這為父的,才敢低聲說:‘我沒有虛度此生?!?/p>
我想,這也是為人父母者共同的心愿吧!
愛你的媽媽
2022.3.18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