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飲食護理干預在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相關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8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飲食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疾病掌握程度、營養(yǎng)相關指標、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生活質(zhì)量評分、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以及干預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總蛋白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胃腸道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護理中應用飲食護理干預,能夠提升患者相關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
關鍵詞:飲食護理;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效果
在當前的臨床診療當中,消化性潰瘍病一般作為中醫(yī)學范疇,其中的主要癥狀有腹痛以及嘔吐等情況。出現(xiàn)這種病癥的原因一般主要是因為患者的飲食,情志所傷,狀態(tài)不良導致的脾胃虛弱等情況出現(xiàn)。通過當前對于此類的病癥有關研究不當發(fā)現(xiàn),主要是因患者胃酸分泌比較多,造成患者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以及患者消化道黏膜的作用降低,造成患者胃部的消化動作出現(xiàn)延遲,從而造成這種癥狀的出現(xiàn)[1~2]。針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在實施相應的治療之后,需要加強對患者飲食方面的重視,改善患者預后。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82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男24例,女17例;年齡61~74歲,平均(69.47±3.02)歲;小學及初文化中12例,高中文化18例,大專及以上文化11例。觀察組:男26例,女15例;年齡62~76歲,平均(69.52±3.08)歲;小學及初中文化13例,高中文化19例,大專及以上文化9例。
納入標準:年齡≥60歲者;治療前2周未使用過抗生素者。排除標準:存在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存在胃腸道手術史者;存在癌癥者;過敏體質(zhì)或?qū)εR床所用藥物過敏者;存在溝通交流障礙、精神障礙者。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通過常規(guī)化的護理操作,結合醫(yī)囑對患者采用對癥處理以及做好相應的健康宣教,對患者的情緒變化情況加強重視,及時采用相應的心理疏導,囑咐患者能夠遵醫(yī)囑,做好安全用藥,同時結合生活護理干預做好應對。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措施的同時,實施飲食護理干預。
(1)飲食知識宣教。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年齡以及文化程度,還有理解能力結合起來做好飲食知識的宣教工作,使得患者可以對飲食以及營養(yǎng)的重要性能夠準確的認識到,在此基礎上發(fā)放飲食知識的宣傳手冊,進行視頻的播放,從而對患者實施一對一的飲食指導,保證患者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以及健康的飲食習慣。
(2)飲食原則。按照患者實際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保證患者每日能夠根據(jù)飲食方案,對生活中日常飲食合理安排。指導患者在每日三餐用餐的時間合理安排,盡量少食多餐,對膳食結構合理調(diào)整,保證營養(yǎng)攝入能夠均衡,不能食用相應辛辣刺激以及油炸等食物,做好戒煙戒酒,建議患者在食物的烹飪中采用蒸、煮、燉、燜等方式。
(3)分期飲食。①急性期:對于魚湯、雞湯、肉湯以及牛奶等食物限制性的食用,最好能夠食用一些容易消化以及溫和沒有刺激性的營養(yǎng)性流食和半流食,例如,雞蛋湯、稀飯、面湯、果汁以及蜂蜜等。②好轉(zhuǎn)愈合期:給予患者的食物可以從半流食食物,逐漸向鍛煉性食物進行有效過渡,可食用一些粥類或者饅頭等偏堿性食物,可以在粥類當中進行紫菜的加入,或者卷心菜等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以此使得患者可以及時愈合。③恢復期: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當中,多食用一些含鋅元素以及維生素,還有纖維類食物等。對于富含上述常見營養(yǎng)的食物通過圖片的方式,提供給患者參考,確保在實際中可以結合其進行飲食。食物基本上主要以面食作為主要的飲食體,蛋白質(zhì)的攝取以肉類、牛奶、雞蛋等為主,使用含多價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指導患者服用復合維生素B或經(jīng)常食用獼猴桃、葡萄、香蕉、橘子等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以防消化性潰瘍復發(fā)。
1.3 觀察指標
(1)疾病知識:兩組患者填寫疾病知識調(diào)查問卷,內(nèi)容包括疾病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防治知識、飲食和營養(yǎng)、運動和作息等??偡譃?00分,其中<60分表示未掌握,60~85分表示部分掌握,>85分表示基本掌握,計算基本掌握百分比和部分掌握百分比,作為總掌握率。
(2)生化指標:在干預前、干預后抽取兩組患者的清晨空腹靜脈血4ml,經(jīng)離心處理獲得上層血清,運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總蛋白(TP)。
(3)不良反應: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4)胃腸道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應用胃腸道生活質(zhì)量指數(shù)(GIQLI)評價兩組患者干預前、干預后的生活質(zhì)量,共有36個題目,每個題目的得分為0~4分,總分為144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質(zhì)量越高。
(5)護理滿意度:兩組患者在干預結束后填寫科室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主要包括服務態(tài)度、溝通與宣教、護理效果等,總分為100分,≥80分表示滿意,總分越高,則表明滿意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營養(yǎng)相關指標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ALB、PA、TP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干預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組間比較,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GIQLI評分和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GIQLI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消化性潰瘍病作為胃腸消化道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病癥,其特點主要就是胃黏膜以及腸黏膜出現(xiàn)損傷,基本上在胃和十二指腸等慢性潰瘍病中多發(fā),這種患者因素也非常的復雜,引發(fā)這種病癥的主要原因就是胃黏膜的保護作用逐漸降低,或者胃酸分泌比較多造成[3]。
飲食護理主張從飲食方面入手不斷地提升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并避免患者服用不利于健康的食物,從而逐漸改善患者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水平[4~5]。飲食指導可以使患者了解健康的飲食原則,有利于糾正不良飲食習慣;各階段的飲食安排可以循序漸進地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有利于促進病情的恢復[6]。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的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率更高,干預后的營養(yǎng)相關指標顯著改善,且不良反應輕微,患者護理滿意度更高,充分說明了加強飲食護理干預的優(yōu)越性。
綜上所述,在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中加強飲食護理干預,能提升其疾病相關知識掌握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改善其營養(yǎng)狀況及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尹楠.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消化性潰瘍的飲食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農(nóng)村衛(wèi)生,2021,13(16):76,78.
[2]趙麗芳.新型護理模式在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應用效果及心理狀態(tài)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8):91-92.
[3]劉靜.探索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的飲食護理干預[J].飲食科學,2019(6):86.
[4]程金平,張明菊,盧娜.循證護理對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20):74.
[5]劉風榮.自我效能干預的護理措施對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理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20(S3):311-312.
[6]郁連連.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護理對策探討[J].健康之路,2017,16(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