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瑩,楊 倩,李 艷*(.漢中市南鄭區(qū)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漢中,7300;.陜西省人民醫(yī)院檢驗科,西安,70000)
病毒性肝炎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近來其發(fā)病人數(shù)不斷增加[1]。病毒性肝炎按照其病情可分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型肝炎,部分患者可進展為肝癌,危及患者生命[2]。不同分期的肝炎治療方式存在差異,故準確評估患者的病情對制定治療方案,改善患者疾病轉(zhuǎn)歸意義重大[3]。膽堿酯酶是肝細胞分泌一種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膽堿神經(jīng)末梢突出間隙,已有證據(jù)顯示其水平與肝損傷情況關系密切[4]。肝臟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場所,故肝臟功能受損后,機體凝血因子的合成分泌受到干擾,故可出現(xiàn)凝血功能的紊亂[5]。本文以凝血指標及膽堿酯酶為切入點,分析其與病毒性肝炎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以2020.3-2021.3 收治的50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確診為病毒性肝炎;入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則。排除標準:合并肝癌者;既往接受肝切除術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存在出血傾向者;合并精神疾病;認知功能障礙。以同期50 例健康人為對照組。對照組年齡24~62(47.51±7.52)歲,男29 例,女21 例。觀察組年齡22~62(48.27±7.73)歲,男31 例,女19 例,疾病類型:急性肝炎6 例,慢性肝炎25 例、肝炎后肝硬化13 例、重型肝炎6 例。兩組年齡(t=0.498,P=0.619)、性別(χ2=0.167,P=0.683)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采集患者血液樣本,檢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bg)(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檢測膽堿酯酶活性(cholinesterase,CHE)(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統(tǒng)計凝血四項、CHE 檢出病毒性肝炎的陽性率。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21.0。計數(shù)資料n(%)用χ2檢驗。計量資料(±s)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凝血指標及CHE 水平(表1) 觀察組Fbg、CHE 水平高于對照組,aPTT、PT、TT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凝血指標及CHE 水平比較
2.2 不同嚴重程度肝炎患者凝血指標及CHE 水平(表2)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aPTT、PT、TT、Fbg、CHE 水平比較差異顯著(P<0.05);Fbg、CHE 水平在急性肝炎組、慢性肝炎組、肝炎后肝硬化組、重型肝炎組依次降低(P<0.05),而aPTT、PT、TT 水平在急性肝炎組、慢性肝炎組、肝炎后肝硬化組、重型肝炎組依次升高(P<0.05)。
表2 不同嚴重程度肝炎患者凝血指標及CHE 水平比較
2.3 病毒性肝炎檢出率(表3) 凝血四項與血清CHE 聯(lián)合檢測診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的準確度均高于二者單獨檢測(P<0.05)。
表3 病毒性肝炎檢出率n(%)
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臟中合成,肝臟功能受到損傷時,機體的凝血功能受到干擾,故檢測凝血因子水平有助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的評估。CHE 是肝臟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其為肝細胞的主要功能酶,肝臟發(fā)生病變時其水平波動明顯[6]。
本文結(jié)果顯示,病毒性肝炎患者Fbg 及CHE 水平低于正常人群,而aPTT、PT、TT 水平高于正常人,提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受到抑制,可能與肝臟損傷凝血因子分泌減少有關[7]。進一步對不不同分期患者凝血指標及CHE 水平分析,發(fā)現(xiàn)Fbg 及CHE水平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組、重型肝炎患者中呈現(xiàn)降低的趨勢,而aPTT、PT、TT 水平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組、重型肝炎患者中呈現(xiàn)升高的趨勢,提示隨著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的凝血功能受抑制現(xiàn)象越明顯,肝功能受抑制現(xiàn)象加重[8]。結(jié)果顯示凝血指標與CHE 聯(lián)合檢測檢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組、重型肝炎的陽性率分別為83.33%、92.00%、92.31%、100.00%,高于二者單獨檢測,提示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