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曉文 編輯:柏嘉妮
刷個朋友圈,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身邊有人在清晨五點就從床上爬起來?在你睡得昏天黑地之時,他們在鍛煉、學習或者悠閑地吃了一個早餐,先別急著大呼“你簡直太勤奮了!”其實,他們就是傳說中的“晨型人”——而成功者的大多數(shù),都是從這類人當中產(chǎn)生。
據(jù)調(diào)查,全球90%的經(jīng)營者、成功者都是晨型人。這些成功的“小晨”不一定比“老賴”睡得更多,甚至更少,但他們總是能以一副精神滿滿的樣子出現(xiàn)在你面前,而且工作生活統(tǒng)統(tǒng)搞得定!難道他們偷偷給自己打了雞血、灌了咖啡?其實,他們的秘密僅是早起而已。
那些總是一大清早就出現(xiàn)在公司里的人,總是更能引起他人的好感和信賴。至少這表明他生活很規(guī)律,也有足夠的自律能力。在茶水間碰到陸續(xù)到來的同事,別忘了跟他們熱情地打招呼,此時最容易和對方聊上幾句,拉近距離。
越來越多的職場大小事都被安排在晚間飯局時談妥,但日常的工作計劃和工作策略仍舊會在晨間的集體會議上被決定,所以當別人還沉浸在宿醉和殘存的睡意中時,作為一個早起者,是有足夠實力在會議上大放異彩的。
許多人習慣在晚上查看郵件,回顧工作成果,和同事談論一天問題,可效果并不理想,第二天還要繼續(xù)溝通。殊不知工作了一天后,晚間的狀態(tài)已經(jīng)非常疲憊,思緒沒有經(jīng)過休息、醞釀和消化,情緒也非常高昂,用詞會比較刻薄,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后,晨間再回郵件,語氣和心態(tài)更平和,也許會有不同的合作思路。
大多數(shù)聰明的現(xiàn)代人都在睡眠上算了一筆糊涂賬?!?點上班,磨蹭到10點才能正式進入工作狀態(tài),不到12點又要準備吃午飯了?!边@是普通公司職員的一個上午。算一算,有效工作時間少得可憐。但若可以5~6點起床,工作和學習到7~8點,相當于每天多出2個小時供你隨意支配,還可以在進入辦公室后第一時間進入工作狀態(tài),怎么算都是賺到了。
我們通常習慣在早晨開始一份新的項目,在下班時完成,但你是否發(fā)現(xiàn),這樣連續(xù)工作很容易產(chǎn)生倦怠感?其實只要在早晨完成前一天下午開始的項目,再從下午開始另一件工作,就能巧妙地休息一個晚上,而工時不變。如此工作質量有提高,還有一天內(nèi)做了兩件事的“錯覺”,使你對自己的能力也更有認同感。
一天過去了,你可以對自己今日的工作做一些總結,但計劃這東西,還是留給第二天清晨吧!因為計劃總趕不上變化,睡了一覺后,你的想法可能會有改變,更因為晚上計劃,過后就倒頭大睡,而早上起床后做出的計劃,你可以馬上實施了,更有助于你對自己產(chǎn)生一種“有行動力”的自我認知。
晨型人在下午1點到傍晚5點之間的4個小時,是工作的最佳時間。他們的精神集中且均衡,所以工作比較能夠做得好。相較之下,夜型人精神比較集中的時間只有3小時左右,不僅比起晨型人少了1個小時,而且更容易心浮氣躁。
只要早起一次,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清晨的這段時間里,幾乎沒有電話或是來訪者來打擾你,用來處理那些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再合適不過了!雖然可供你支配的時間并不算寬裕,但可利用率大大提高,可謂濃縮的精華。
一天能完成很多事。沒有什么比這種感覺更好的了,特別是在別人的一天都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在你離開家之前就已經(jīng)做到了,有沒有一種贏在起跑線上的感覺?就算早起之后做一點小家務,都可以創(chuàng)造積極心態(tài),順利地度過一天的工作和生活時光。
不夸張地說,早點出門,錯過大家上班通勤的高峰期,你會看到不同的美景,欣賞路邊的花草,不用慌慌張張趕路,可以在路上放慢腳步,不用擠地鐵,在空蕩的車廂里,腦子里提前安排今天的工作,一到公司就可以擼起袖子干起來。
你是否還有其他理想,但苦于沒有時間去學習?沒有精力去實現(xiàn)?清晨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早起將給你一個完全安靜的私人空間,晨起后的你也神清氣爽,最適合學習和思考。
人類大腦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就是葡萄糖。晨型人的大腦用來吸收葡萄糖的時間高達4個小時,而夜貓子只有3個小時。1小時,差距也許不大,但一年下來356小時的智商虧損,恐怕是你不能承受的。
為什么一定要早起?原因也許沒有那么沉重和信誓旦旦。你可以告訴自己,早起就是為了悠閑地吃一頓早餐。從早上7點到9點,大部分血液循環(huán)集中于你的胃部。這個時候你應該干什么呢?當然是吃早餐。
白天總是沒精神、哈欠連天,但一到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其實你的狀態(tài)并非真的缺乏睡眠,而是一種自我催眠式的精神疲憊,每天起床時都會告訴自己“我很累,我很困,我缺乏睡眠,我應該多睡一會兒”,其實你要做的,就是在清晨醒來的那一刻,馬上起床,做該做的事。
我們總把神經(jīng)衰弱歸罪于壓力過大,其實我們的神經(jīng)分為兩大類:“體性神經(jīng)”和“自律神經(jīng)”。前者聽從我們想法的指揮,命令身體做出各種動作,而后者卻沒有辦法被掌控,當我們感受到自律能力下降時(例如有部分意識命令身體早起,但身體還在賴床),自律神經(jīng)就會紊亂和衰弱,引發(fā)身體和精神的不健康。
“我知道早起這件事真的很好,可我就是做不到!”也許你用了鬧鐘,你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可還是無法變身成功的“晨型人”,別灰心,既然該做的都做了,現(xiàn)在來看看你做了哪些不利于幫助你早起的事,也許問題就出在這里!
造型再可愛、鈴聲再柔和的鬧鐘,也不會讓你愛上那種突然被吵醒的糟糕感覺。你需要的是無痛生物鐘!人類的睡眠其實是極有層次感和規(guī)律性的,進入夢鄉(xiāng)后,你會首先經(jīng)歷3個小時的深層睡眠,之后半睡半醒進入短暫的淺睡眠階段,而后又會沉浸在3小時的深層睡眠中,如果晚上11點入睡,你只需要2輪深層睡眠,就可以在天亮時自然醒來。
很多人喜歡告訴自己醒來之后要去跑步、學習英語等等。但你若是想要長期堅持早起,初期請不要拿這種帶有負擔性的任務來嚇唬自己。事實上,即便你早起床,只為了慢悠悠為自己做份早餐,一邊吃著,一邊看看朝氣蓬勃的晨間新聞,也會讓自己愛上早起的。
咖啡最早是由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者發(fā)現(xiàn)的,對于腦力疲勞、身體并不勞累的辦公室人群來說,應該盡量少攝入咖啡因之類的興奮劑,避免身體減少對睡眠的需求。即便是清早飲用一杯咖啡,咖啡因也會持續(xù)影響身體長達10 ~12小時。
遮光窗簾是自然醒的終極殺手,作為早起者,就算臥室中安裝了普通窗簾,起床后也要馬上拉開窗簾,讓光線散進屋子,殺殺你的困倦。
瞌睡大敵當前,很少有人能夠脫離魔掌。所以前一天晚上的心理準備至關重要。
起床時總覺得“累”?斬斷這種疲憊感覺的有效方式,就是迅速把身體切換到活動模式,試著用“彈跳法”起床吧,就像動畫片里的卡通人物一樣從床上一躍而起!
不能早起的原因之一是深夜難眠。不如養(yǎng)成這樣一個習慣:每天晚上入睡前,開始考慮3件從正面思考的事情。科學證明,積極的想法可改變你的腦電波,誘導人更快地入睡。
自責帶來的惡劣情緒,甚至比你沒有早起更加可怕!偶有一天缺少自律,也先別急著自暴自棄,不如告訴自己,明天如果能夠早起,就給自己一些獎勵,比如一頓奢侈的早餐。
起床后最該做的事,絕對不是你計劃中的偉大事業(yè)。請馬上去洗漱間把自己整理干凈,最好把今天要穿的衣服也都拿出來放好,甚至吃好早餐,留下寬裕的時間,再開始做一些想做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