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高萬軍
新課改要求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更好地凸顯出來。教師要順應教改大潮,解放學生的天性,這也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新要求。作文作為語文學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從應用的廣泛性還是從人文性分析,都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打造開放式作文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在開放式作文教學中實現(xiàn)“以我手寫我心”,將兒童天性與童真交還給學生。本文探究開放式作文教學方法,以期為廣大教育同仁提供思路。
一、開放性作文教學的意義
在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一直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我們可以日漸感受到傳統(tǒng)作文教學模式和訓練,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教學需求,也不能滿足當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我們必須進行開放式作文教學。
那么什么才是開放式的作文教學呢?我認為開放式的作文教學應是以破除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作文教學主宰的一種全新的作文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應是在教學過程當中主要以強調學生為主體,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在這種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當中保持寫作的激情。
開放性作文教學倡導的是思維的發(fā)散性、內容的個性化、表達的自由化以及時空的開放,這些特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作文水平,學生不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寫出能夠反映自己思想情感的有個性的作文。通過解除學生在傳統(tǒng)作文教學當中的思維禁錮,讓學生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往往能夠在寫作中寫出新穎的東西。因為開放性作文強調作文內容要新穎,學生在寫作時,要將生活中真實的事例運用到寫作中,而不是運用自己在作文書中看到的素材,或者是在教師推薦的范文中尋找寫作內容。其提倡的表達自由化,能夠讓學生加深寫作的體驗。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就能夠減少當前傳統(tǒng)作文當中千人一面的現(xiàn)象。
二、開放式作文教學的要求
(一)解放教師和學生
1.解放教師
開放式作文教學要求解放教師作文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諸如解放作文教學思想、解放作文教學內容、解放作文教學程序、解放作文教學方式、解放作文評價方式等等,而解放的目的便是創(chuàng)新,要求教師將更多新的思想、內容和方式引入和應用到開放式作文教學當中來,突破傳統(tǒng)作文教學的局限,一改之前作文教學的沉悶局面。
2.解放學生
開放式作文教學要求全方位地解放學生:其一,解放雙手,開放式作文教學中,學生的雙手不再只用來寫字,其還需要完成各項活動任務。其二,解放雙腳,開放式作文教學中,教師會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感知世界,感受自然,從真實的社會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積累寫作素材。其三,解放大腦,開放式作文教學會留給學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想象的空間,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其四,解放心靈,我手寫我心,我筆抒我情,開放式作文教學要求要教會學生用心靈去體驗和感受。其五,解放耳朵和眼睛,在開放式寫作教學中,教師會為學生準備非常豐富的視聽材料,這對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至關重要,而且視聽材料可以從視覺和聽覺上給予學生雙重刺激,讓學生的思維更活躍。
(二)開放的內容與目標
1.開放內容
開放式作文教學必須要尋求內容上的開放性,只有在內容上得到拓展,學生的寫作素材才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元,寫作難度也會因此降低。
其一,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有效融合在一起
寫作素材來源于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內容都有成為寫作素材的可能性。在教學中,可以尋求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的有效融合,閱讀教學可以為學生寫作提供非常豐富的資源,而且閱讀教學中的很多內容都在無形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會涉及到一些補寫、改寫、擴寫、仿寫以及縮寫等內容,而且很多閱讀教材內容都與學生感興趣的點相重合,教師便可以借此開辟寫作教學的新天地。
其二,將作文教學和其它學科緊密融合在一起
教學內容都是相通的,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作文主題豐富多元,隨時都有和其它學科相聯(lián)系的可能,因此,教師在開放式作文教學中可以將其與其他學科緊密融合到一起,為積攢寫作素材,拓寬寫作范疇做準備。比如,作文中需要寫一項體育活動,那么作文教學便可以結合體育教學來進行;再比如,作文中需要寫到音樂,那么,作文教學便需要與音樂教學融合在一起??傊?,在開放內容方面,教師需要關注到作文教學和其他學科聯(lián)系的緊密性。
2.開放目標
與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不同,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也是極具開放性的,教師可以邀請學生一起參與制定開放式作文教學的目標,教師需要認真傾聽和思考學生提出的想法和建議,并采納其中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例如,在以“農貿市場”為主題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到學校附近的農貿市場去參觀和了解,但是具體要寫農貿市場哪方面的內容,或者參觀和了解農貿市場的目的是什么,都可以由學生自己制定,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想要了解的方向自行制定本次農貿市場實踐之旅的目標。這樣一來,在后續(xù)寫作中,教師便會看到學生五花八門的題目和各種各樣的內容,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關注點,有的學生會對農貿市場的繁榮發(fā)出感嘆;有的學生關注農貿市場的整體環(huán)境;有的學生則關注的是農貿市場中生意人的服務態(tài)度;有的學生更是對農貿市場所折射的市場經濟規(guī)律做出了研究,各種各樣的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如果不允許學生自行確定寫作角度或者寫作目標,而是按照教師統(tǒng)一制定的目標開展此次實踐活動,那么這么多元的寫作視角可能永遠不會被發(fā)現(xiàn)。除此之外,教師還會發(fā)現(xiàn)一點,那就是當學生通過自己感興趣的點切入寫作時,其無論是內容深度還是在文筆方面都與之前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這才是他們的真情實感,是開放式作文教學所追求的千人千面,是學生獨立個性和價值觀的真實展現(xiàn)。
三、運用開放式作文教學法的策略21015ACB-A0B3-4EAA-9DCE-943C4D397211
(一)“我手寫我心”,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縱觀語文課堂,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致使學生作文千篇一律,寫人時常寫“我的弟弟”,記事時則是“家庭乒乓球比賽”,游記寫“爬山見聞”,抒情則是“媽媽雨天騎自行車送我去醫(yī)院”,部分素材不僅應用到三四年級的作文中,甚至還會出現(xiàn)在五六年級的作文之中,不僅學生對作文感到厭惡,連批閱教師也會產生閱讀疲勞,雖然學生的文字應用愈發(fā)嫻熟,但絲毫沒有新意,更不能使人提起閱讀興趣。“文者,表情也”,情志與思維作為寫作最重要的因素,想要使學生領悟開放性作文的精髓,教師就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避免作文再次出現(xiàn)“為完成任務而寫作”的現(xiàn)象,也盡量將減輕傳統(tǒng)作文給學生帶來的沉重壓力。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在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同時,也讓學生愛上寫作。
培養(yǎng)開放性思維,教師就要響應新版教材要求的“作文要實虛并舉”,重視作文課堂的開放性。讓學生既要接觸紀實作文,又要接觸想象作文,既可以有看圖想象,也可以有聽音想象,還可以包括寓言新編或自創(chuàng)童話故事與暢想未來。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鼓勵并指導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拓展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啟迪其智慧,使學生的童真與天真爛漫在文章中充分體現(xiàn),以筆作畫,將眼中五彩斑斕的世界用文字的形式描繪出來。教師可以以“文具”這一學生熟知的學習用品來開展想象式作文,不限定文具所經歷的故事,而是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有的學生以“鉛筆流浪之路”為作文題目,講述鉛筆在被主人拋棄之后,尋找自我時幫助他人的故事;有的學生以“誰更重要”為作文題目,講述鉛筆與橡皮之間的爭吵;有的則另辟蹊徑,選擇不被人關注的文具盒作為描寫對象,以“文具盒的自白”為題講述自己眼中的文具盒……不設限制地自擬文題,使學生想象得以放飛,進而助力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yǎng)。
(二)“我眼觀世界”,汲取生活養(yǎng)分
除作文課堂的開放性之外,教師也要重視指導學生汲取生活養(yǎng)分,運用生活豐富學生的作文資源庫,定格生活鏡頭,避免學生在作文時出現(xiàn)“無米下鍋”、內容空洞的通病。以生活元素豐富學生作文資源庫,用生活養(yǎng)分為開放式作文補充能量。要主動及時指導學生學習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從多種角度對事物的發(fā)展與變化進行感知,汲取生活養(yǎng)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也要避免過多的限制,避免以自己的思路影響學生,要重視學生本身在觀察與生活探索之中的感受與體驗,使學生在生活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鼓勵學生將真實生活作為寫作素材,而不是頻繁應用陳舊的素材,指導學生思考如何利用生活小事實現(xiàn)情感互通,如何將自己的所思所感完整地表達出來,在與生活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作文的趣味,從而寫出佳作。
首先,教師可以引入觀察日記,鼓勵學生自由選取諸如花壇的月季花或校內大榕樹為觀察對象,選取諸如早晨、大課間、中午以及放學作為觀察時間,選擇校門口或班級窗戶以及操場作為觀察地點,對所選事物進行細致觀察,以一月或一學期為觀察期限,月末或期末將觀察日記結集成篇,并以“大榕樹這半年”為專集命名。如此,學生在觀察中會對生活元素與周邊元素進行細致觀察,在豐富寫作素材的同時掌握觀察方法。教師還應進行相應的生活化教學活動,例如可以設立“班級生物角”,鼓勵學生觀察種子發(fā)芽與植物成長的過程,使學生加深對生命的認識;還可以設置“觀景臺”或“觀察哨”,以作文觀察小組的形式鼓勵學生對相關事物進行觀察并記錄。
(三)“我寫我所想”,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
開放式作文需要建立在學生強大的想象能力基礎之上,只有會想會思考,才能夠達到開放式作文的標準。其實,現(xiàn)在的小學作文本身便有了很強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其中需要學生想象的作文非常之多,諸如看圖寫作文、編寫童話故事、擴展課文寫作文、聽音樂編故事等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具備強大的想象力。 因此,在開放式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全力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
例如,從學生日常學習中經常用到的小工具切入,可以是橡皮、作業(yè)本、鉛筆等等,要求學生展開聯(lián)想,寫出這些學習用品在落入不同小主人手里之后的奇妙旅程。首先,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自身展開想象,先想一下自己平日學習中都是怎么選擇學習用品,又怎么使用學習用品的。然后再要求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大膽展開聯(lián)想,這些學習用品會和自己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發(fā)生關聯(lián),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呢?在學生開始寫作之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在聽到同學發(fā)言時,寫作思路便會得到進一步拓展,而且會起到相互啟發(fā)的作用,也能夠在此過程中梳理清楚自己的作文脈絡,更加大膽地寫下自己內心所想,寫作文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四)我解我羈絆,鼓勵學生勇敢表達
要想達成開放式作文的教學目標,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一步步解除寫作中遇到的羈絆,要鼓勵和肯定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其一,在開放式作文教學中,教師需要保證主題或者命題的新穎性,要讓主題或者命題有開放的趨勢。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寫一些隨筆,不確定主題和命題,由學生自選角度,自己確定作文題目。還有,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多給學生講述最新的國內外新聞,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和視角,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
其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多營造出開放的寫作氛圍,要把握好開放的程度,確保開放式作文教學的穩(wěn)定性。在寫作練習中,建議教師只根據(jù)學生掌握的一手資料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對寫作材料有一個應用界限,之后便不再提其他要求,而是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情感寫作,要寫出帶有自己個性的文章。有了之前的鋪墊,學生的寫作便有了范疇,但又因為給予了學生自主寫作的空間,學生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來寫作,調動了學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性。
其三,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開放式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命題,學生對其并不是很熟悉,或者不是很了解,如果只是一味地提供寫作空間和自由寫作的權利,學生很難寫出佳作。此時,教師便要充分利用當前先進的教學技術,借助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輔助作文教學,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平臺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更全方位地理解命題,找準切入點,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對學生多重感官的同步刺激,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思維的活躍程度,讓學生在寫作中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踴躍。
構建高效開放式作文課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師要扎根于教材設計目標與學科教育目標,俯下身子與學生深度交流,共同努力,這樣才能實現(xiàn)構建高效開放式作文課堂,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的目標。21015ACB-A0B3-4EAA-9DCE-943C4D39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