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山東省北鎮(zhèn)中學 256600)
學科核心素養(yǎng)新課改背景下,各學科借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地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為了能夠讓化學學科在學生培養(yǎng)和發(fā)展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價值,新課標將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變化觀念和平衡思想、證據推理和模型認知、科學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科學態(tài)度和社會責任作為高中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能夠基于學生化學知識、化學能力、基本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等層面,對學生進行全面地引導和培養(yǎng),以提升高中化學課程人才建設的水平.為此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將化學實驗教學模式的構建重視起來,利用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
教學理念的轉變是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只有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完成教學理念的轉變,才能基于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等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關注,主要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關注層面,并沒有從學生的化學知識、化學能力、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念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高中化學教師要想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首先應當將教學觀念的轉變重視起來.以高中化學實驗“中和滴定”為例,為了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從實驗結果的重視轉變?yōu)閷嶒炦^程的重視,不僅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教材中的內容,得到預想中的實驗結果,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加強對實驗過程的關注,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中和滴定顯示的關注,讓學生明白,當反應容器內液體顏色變化時,并不意味著中合滴定實驗的結束,如果靜置2~3s后,液體顏色仍未發(fā)生改變,才能確定中和滴定實驗結束,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真正地理解化學實驗的變化過程,促進學生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就高中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分析,其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更加關注于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共同發(fā)展,而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中,高中化學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只是在于實驗的復制,要求學生將教材內所提到的實驗過程完整地進行重現,而學生能夠感受到的只是整個實驗操作的過程,雖然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也能對高中化學實驗產生較為深刻的印象,但因為學生只是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未能充分地將課程知識融入到實驗過程中,導致高中化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分離,無法實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時,還應當加強對理論知識的融入,要通過具體的方式引導,讓學生能夠將課堂教學中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化學實驗過程中,體現出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以高中化學實驗“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為例,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聯合實際的課程內容,猜測過氧化鈉是否會與水發(fā)生反應,思考反應的原理是什么,可能會出現什么現象.在具體問題的引導下,讓學生將化學理論課程的內容引入到實驗教學中.之后再帶著自己的猜想參與到化學實驗中,在實驗中進行驗證,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驗體驗,激發(fā)學生實驗的興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高中化學理論課程的認識和理解,真正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主要是服務于高中化學理論教學,目的是能夠通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解決各種高中化學問題.但這種教學方式只是知識的遷移,難以真正實現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則是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與高中化學理論教學拉到了同一位置,讓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進行互補,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和優(yōu)化的工作中,應當將學生能力的發(fā)展重視起來,站在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角度上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在實驗教學中主動地思考,主動地學習.如在高中化學演示實驗“鈉與水的反應”中,教師就需要基于學生的思考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可以通過鈉與水的反應,先讓學生總結鈉與水的反應特征,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既然鈉與水的反應如此強烈,而空氣中又含有水分,那實驗室對鈉的保存方式應當是什么?”或者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高中化學知識進行延伸,如“一小塊鈉和水接觸就會產生這么強烈的變化,那么如果是一大塊呢,比如1斤或是1公斤”.而學生則可以根據化學知識爆炸的原理,猜測大量的鈉與水接觸時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教學情境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的需求,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以達到教學實效的提升.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也應當加強對教學情境的應用,借助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探究和學習.以高中化學實驗“噴泉實驗”為例,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可以先播放噴泉實驗的視頻,之后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猜測產生噴泉的原因.之后教師可以以問題情境為主進行教學情境的設計,讓學生在情境中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如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高中化學實驗中所接觸的物質,可以產生噴泉現象的物質有很多,如果想要知道視頻中導致噴泉實驗產生的物質是什么,我們可以從哪里入手?”借助具體的化學問題,讓學生從化學反應的激烈程度、噴泉實驗前后溶液的顏色變化等多種角度進行思考,猜測化學噴泉實驗產生的過程.之后教師再引入具體的反應原理:
并告訴學生水與氨發(fā)生反應的程度,讓學生明確噴泉實驗產生的基礎.而后再引入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nRT/V(R是常數),從噴泉現象產生條件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加深學生對化學噴泉實驗的理解.當然,為了提升學生的引導效果,教師還可以從實驗的細節(jié)入手,讓學生在具體化學情景中分析各種化學操作的作用.如“為什么要在水中滴加酚酞,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從而提升學生對高中化學實驗的理解.另外,為了更高限度地運用高中化學實驗情景,教師也可以考慮將一些物理的噴泉實驗引入到化學實驗教學中,如圖1所示,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驗情景中感受兩種噴泉現象的形成過程.必要時,教師可以考慮以短視頻的方式引入兩種噴泉實驗,讓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成.
圖1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言,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更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從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的角度進行思考,在高中化學實驗前后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引導學生自主地設計高中化學實驗,或者進行高中化學實驗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從而體現出課程教學的價值.如在高中化學實驗“焰色反應”中,不同金屬的焰色反應對實驗的條件具有不同的要求,為了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金屬焰色反應探究的實驗,而教師則需要對學生所設計的探究實驗進行評價,對部分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實驗,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從而實現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優(yōu)化.當然,為了進一步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高中化學教師也可以從學生知識鞏固的角度進行思考,創(chuàng)設與實驗相關的試題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程知識,同時也能擴展高中化學知識,扎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如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考慮引入如下問題.
例不同金屬在燃燒時,常常會表現出不同的焰色,而這也是人們檢測金屬類別的重要性質之一,請根據金屬的顏色反應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灼燒時,火焰呈紫色的一定含有( ).
A.鉀原子 B.鉀離子
C.鉀元素 D.鉀的化合物
(2)某物質燃燒時,焰色為黃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物質一定為鈉鹽
B.該物質一定含有鉀元素
C.該物質一定是金屬鈉
D.該物質一定含有鈉元素
(3)下列關于焰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焰色反應是指可燃物在燃燒時所顯示的火焰顏色
B.灼燒氯化鋇時火焰有特殊的顏色
C.做焰色反應實驗結束后的鉑絲要用稀硫酸洗滌,再灼燒至跟酒精燈火焰顏色相同后再使用
D.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某無色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燃燒,火焰呈黃色,則說明該無色液體一定為鈉鹽
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模式構建的研究,立足于學生發(fā)展和課程教學的需求,從多個角度入手,全面提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滿足學生培養(yǎng)和建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