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淑滑 張瑞花 郝曉昭 陳建芳
(濮陽市農業(yè)科學院 河南濮陽 457000)
朝天椒營養(yǎng)豐富, 辣味濃厚,種植經濟效益較好,自1974年三鷹椒在柘城試種成功后,河南省朝天椒產業(yè)發(fā)展迅速,常年栽培面積200 萬畝左右。 病毒病是影響我國朝天椒生產的主要病害之一, 在朝天椒整個生育期內均可發(fā)病, 而且是由多種病毒復合侵染引起,主要為害朝天椒葉片和果實。 病毒病早期往往不為人們注意,一旦發(fā)生和蔓延,防治比較困難,嚴重影響朝天椒的產量,可造成減產20%~70%,且使朝天椒品質變差,失去商品價值[1]。 目前發(fā)現為害辣椒的病毒種類至少有45種,其中為害我國辣椒生產的主要是煙草花葉病毒(TMV)和黃瓜花葉病毒(CMV),此外還有馬鈴薯 Y 病毒(PVY)、馬鈴薯 X 病毒(PVX)、煙草蝕紋病毒(TEV)等[2]。 為掌握不同藥劑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筆者選用了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5%氨基寡糖素水劑、2%香菇多糖水劑進行了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結果,以期為防治朝天椒病毒病提供可行方案。
1.1.1 試驗藥劑 供試藥劑: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由北京北農綠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生產;5%氨基寡糖素水劑,由上海滬聯(lián)生物藥業(yè)(夏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香菇多糖水劑,由北京達世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1.2 朝天椒品種 供試朝天椒品種為‘新一代’。
2021年5月20日移栽定植,種植方式為小高壟覆膜栽培,寬行距60 cm,窄行距40 cm,株距20 cm。試驗設10個處理, 以清水為對照, 試驗藥劑及處理設置見表1。 每個處理4 次重復, 共40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15 m2, 各小區(qū)隨機排列, 小區(qū)之間設保護行隔開。
表1 朝天椒試驗藥劑及處理設置
于7月17日朝天椒病毒病發(fā)病初期施藥防治,7月23日和 29日各施藥 1 次,共施藥 3 次。 根據試驗藥劑稀釋倍數,量取4 次重復小區(qū)使用的藥劑,加水 6 L 充分稀釋(用水量 1 000 L/hm2),采用3WBD-20 型背負式電動噴霧器按照試驗劑量對4個重復小區(qū)進行均勻噴霧,植株上下、葉片正反面全部噴施,噴霧時使用定向罩,減少藥劑對臨近小區(qū)的影響。 施藥日天氣情況見表2。試驗在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仙莊鎮(zhèn)司家村朝天椒試驗基地進行, 試驗田土壤為沙壤土,地勢平整,土質肥沃,肥力均勻,保水能力中等。 各試驗小區(qū)除施用藥劑不同外,其他栽培措施及水肥管理等條件一致。
表2 朝天椒施藥日氣象資料
首次施藥當天, 于施藥前調查病株率及病情基數, 第3 次施藥14 d 后調查病株率及防效, 共調查2 次。采用隨機五點取樣法,每個處理5 點取樣,每點6 株,共調查30 株。 病情分級標準如下[3-4]:0 級——無任何癥狀;1 級——心葉明脈或輕花葉;3 級——心葉及中部葉片花葉, 有時葉片出現壞死斑;5 級——多數葉片花葉,少數葉片畸形、皺縮,有時葉片或莖部出現壞死斑, 或莖部出現短條斑;7 級——多數葉片畸形、細長,或莖稈、葉脈產生系統(tǒng)壞死,植株矮化;9 級——植株嚴重系統(tǒng)花葉、畸形,或有時出現嚴重系統(tǒng)壞死,植株明顯矮化,甚至死亡。
防治效果計算方法:
根據試驗調查統(tǒng)計數據,計算各小區(qū)發(fā)病率、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 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見表3。 由表3 可知,第3 次施藥14 d 后調查, 供試試劑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1 000 倍液、800 倍液、600 倍液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別為76.08%、83.17%、84.86%,其中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600 倍液、800 倍液處理的防治效果差異不顯著,但均極顯著高于1 000 倍液處理。 試驗期間朝天椒生長正常,未發(fā)現藥害癥狀,各處理對朝天椒無不良影響。
表3 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5%氨基寡糖素水劑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見表 4。 由表 4 可知, 第 3 次施藥 14 d 后調查, 供試試劑5%氨基寡糖素水劑1 000 倍液、800 倍液、600 倍液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別為62.94%、71.29%、79.01%, 各處理的防治效果差異顯著。 試驗期間朝天椒生長正常,不同濃度藥劑使用后對朝天椒無不良影響。
表4 5%氨基寡糖素水劑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2%香菇多糖水劑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見表 5。 由表 5 可知,第 3 次施藥 14 d 后調查,供試試劑 2%香菇多糖水劑 1 000 倍液、800 倍液、600 倍液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別為64.44%、66.22%、73.64%, 其中處理9 的防治效果極顯著高于處理7和處理8。 試驗期間各處理對朝天椒安全性較好。
試驗結果表明, 各參試藥劑對朝天椒病毒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試驗期間未發(fā)現朝天椒藥害癥狀, 說明各供試試劑在試驗劑量內對朝天椒安全性較好。 其中供試藥劑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600 倍液、800 倍液于朝天椒病毒病發(fā)病初期進行葉面噴施,每隔6 d 施藥1 次,連續(xù)施藥3 次,對朝天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可達83.17%~84.86%。 說明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600 倍液處理的防效最好,達84.86%;其次是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800 倍液處理,防效達83.17%,與600 倍液處理的防效差異不顯著。建議在生產上使用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600 倍液、800 倍液防治朝天椒病毒病,于發(fā)病初期開始噴霧防治,連續(xù)噴施3 次,間隔期6d,可以較好地防治朝天椒病毒病。 5%氨基寡糖素水劑600 倍液、2%香菇多糖水劑600 倍液的防效分別達到79.01%、73.64%,建議與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交替使用, 可有效控制朝天椒病毒病的為害。
此外, 朝天椒病毒病主要靠蚜蟲、 白飛虱、 薊馬等傳播, 做好蚜蟲、 白飛虱等防治工作可有效減輕病毒病的發(fā)生。 可根據病情, 采用31%寡糖·嗎胍可溶粉劑600 倍液、 800 倍液與防治蚜蟲、 白飛虱、薊馬等的殺蟲劑復配使用,可節(jié)約用藥成本、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