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治偉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實踐
引言
所謂群文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在一定的時間中,圍繞著某個給定的主題,來開展多篇文章進行閱讀。這樣能很好拓展學生的閱讀量,開拓學生的眼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當中,深刻體會到語言的魅力,體會到讀書的快樂。下面我們就來對群文閱讀的具體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一、群文任務驅動,導入學習情境
許多閱讀材料都是來自于日常生活并與密切相關的,所以,老師可以通過在課堂當中,結合具體的閱讀內容,引入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案例,來為學生們構建生活化的情境,并提出與學生日常生活有關的問題。這樣能夠很好地強化學生的任務意識,促使之帶著要求來閱讀,還可以有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具體的情境當中來,展開閱讀與學習,同時也能使學生對閱讀內容理解起來更加容易。
例如:在進行高一必修上冊第六單元內容學習時,老師就可以以“學習”為主題,讓學生們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回憶并分享一些在學習過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挖掘提煉出自己的學習心得,并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就是要在閱讀完本單元的幾篇內容之后,再總結一下作者在這些篇目中表達出的學習觀,這些學習觀念對于自己有怎樣的啟示?這樣,學生們就會很快地進入到相應的情境當中,在任務驅動之下,進行深入的思考,具有較好的效果。
二、以活動為依托,“展、制、讀、誦、演”結合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種現(xiàn)代化的技術條件,為教學創(chuàng)造了很多有利的條件,這就使得群文閱讀的開展,可以更加形式多樣,事半功倍。所以,老師們在課堂當中,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來輔助課堂教學,并組織學生進行形式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比如美文鑒賞、微視頻制作、話劇表演等等。教師需要視具體的教學需要,來對教學方式做出合合理選擇,并利用各種媒介來輔助閱讀教學,具體來說,可以從“展—制—讀—誦—演”五個方面來實施。
“展”就是“展示”,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枯燥無趣的閱讀內容,以圖片、音頻、視頻等生動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制”就是“制作”,教師可以結合閱讀內容來制作出一些微視頻,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相應的情境,便于學生理解相應內容;“讀”就是“閱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開展閱讀交流會,并讓學生盡情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互相探討,共同尋求文章當中的深刻涵義;“誦”就是“朗誦”,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誦會,這既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詩文的喜愛,讓其發(fā)現(xiàn)語言之美,也能夠加深學生對內容及其情感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提升自信心;“演”就是“表演”,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進行課本劇表演,以加深學生對內容的認知,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注重思辨表達,堅持讀寫共生
教師還應注意引導學生進入深度閱讀,開展思辨性閱讀,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必須還要有思維、對比、分析、質疑、論證、反思等學習行為特點,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很好地理解作者的邏輯與情感,學會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老師指導學生,在閱讀之余,還要進行相應的寫作練習,所謂讀文記感、讀寫共生。通過寫作,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觀點等表達出來,這能很好地帶動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有利于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
四、發(fā)揮小組優(yōu)勢,強化合作探究
新課標當中提到了要重視學生在教育實踐中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協(xié)作、探究。因此,教師在開展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式探究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進行高一下冊第二單元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學習與探討,并選擇其中一個進行分角色表演。這樣,就能夠有效增加小組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使其仔細閱讀內容,互相探討疑問,并溝通表演具體事宜。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們對本文的內涵認識得更為深入,又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團體意識,增強學生之間相互協(xié)作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與閱讀能力。本文對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展開了研究,從群文任務驅動,導入學習情境、以活動為依托,“展、制、讀、誦、演”結合、注重思辨表達,堅持讀寫共生以及發(fā)揮小組優(yōu)勢,強化合作探究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以供相關人士進行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鄭敏.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與實踐研究[D].濟南大學,2021.
[2]趙曉鶯.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高考,2020(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