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梅, 劉星悅, 霍夢丹, 李澤城, 楊靖
(1.西安工程大學 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陜西 西安 710600;2.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 陜西 西安 710061;3.西安工程大學 城市規(guī)劃與工程學院, 陜西 西安 710600)
載體在藥物釋放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藥物輸送受人體不同組織器官的pH、溫度、離子強度等微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1],將藥物包覆在特定功能載體后再釋放,有助于控制藥物的釋放速度、調節(jié)藥物在體內的分布以及實現(xiàn)靶向定位給藥等,減少輸送過程中由于提前或滯后釋放對藥物療效的影響。腸道疾病是影響人體健康的因素之一。治療藥物需經(jīng)過口腔、食道、胃等多個不同的組織器官,才能到達腸道疾病部位,由于部分吸收導致血藥濃度降低,影響治療效果。通過載體包覆藥物有助于維持較高的血藥濃度,然而人體腸道微環(huán)境呈弱堿性,腸液中含有大量離子[2-3],在腸道微環(huán)境下進行可控釋放,pH、鹽雙敏性功能載體的選擇是關鍵。
刺激響應性凝膠是一類受到pH、光、溫度、鹽等外界環(huán)境刺激后發(fā)生溶脹-收縮轉變的智能材料[4-5],可以作為控釋藥物載體。其中,pH/鹽敏感性凝膠能依據(jù)體內各個器官環(huán)境存在酸堿性、離子強度的差異,使藥物在特定時間和部位進行釋放,從而實現(xiàn)靶向定位精準給藥[6-7],但對制備可控性、生物相容性、刺激響應敏感度等有較高要求。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烷基咪唑類聚離子液體凝膠載體PCnvimBr(n=2,4,6),具有pH/鹽雙敏感性,在pH=7.4弱堿性和一定鹽濃度的條件下釋放藥物具有一定選擇性,對腸道抗菌類藥物在腸道環(huán)境中釋放藥物具有應用價值。但是存在控釋速率、藥物累積釋放量相對較低等問題[8]。與其他功能基團相比,分子結構中引入醚基有助于增強刺激響應性,影響凝膠與藥物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及藥物選擇性遷移[9-11],同時,還可以提高生物降解能力并降低毒性[12],在作為藥物載體方面具有潛力。
鑒于以上分析,本文在咪唑陽離子中引入醚基功能基團,通過乙烯基咪唑類離子液體型單體的自聚反應,設計合成pH/鹽雙敏性的聚醚基咪唑類離子液體凝膠P[CnOC2vim]Cl(n=1,2,3),探討離子液體型單體的側鏈微增長對凝膠溶脹性能、生物相容性、pH和鹽刺激響應等行為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研究pH/鹽雙敏性P[CnOC2vim]Cl(n=1,2,3)凝膠對腸道抗菌類中西藥物的控釋行為及釋藥機制。
N-乙烯基咪唑:98%,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氯乙基甲基醚:98%,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氯乙基乙醚:>98.0%,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氯乙基丙醚:>97.0%,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偶氮二異丁腈(AIBN):97%,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MBA):CP,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環(huán)丙沙星(CIP):>98.0%,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連素(Ber):98.0%,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TT溶液:AR,Sigma公司;L929細胞:西京醫(yī)院皮膚科。
ARX-400核磁共振儀(瑞士Brucker公司);R-205旋轉蒸發(fā)儀(上海申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H2-88A恒溫振蕩器(江蘇正基儀器有限公司);UV24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Nicolet 570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Thermmo Electron公司);FlexSEM1000掃描電鏡(日本日立公司);XRD-MiniFlex600X-射線衍射儀(日本理學公司);Powerdry LL3000型真空冷凍干燥機(基因有限公司);Multiskan FC酶標儀(賽默飛世爾上海儀器有限公司)。
1.2.1 P[CnOC2vim]Cl(n=1,2,3)凝膠的制備
首先,稱取15 g N-乙烯基咪唑于三口燒瓶中,氮氣保護條件下,加入不同醚基鏈長的氯化物(分別加入15 g 2-氯乙基甲基醚、17.19 g 2-氯乙基乙醚、19.33 g 2-氯乙基丙醚)和0.1 g對苯二酚阻聚劑,70℃回流攪拌24 h,用20 mL乙酸和50 mL乙酸乙酯溶解沉淀,然后60℃下真空干燥12 h得3種[CnOC2vim]Cl(n=1,2,3) 單體。其次,稱取一定量[CnOC2vim]Cl(n=1,2,3)單體,分別加入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2.5 mL甲醇、2.5 mL乙醇和偶氮二異丁腈,通氮氣20 min后密封體系,70℃下恒溫油浴反應4 h,形成凝膠后切成小塊,在30 mL超純水中浸泡 3 d,每4 h更換超純水以去除未反應的小分子,然后冷凍干燥3~5 d至恒重后儲存在真空干燥箱中待用。[C1OC2vim]Cl的1H NMR歸屬δ(CDCl3):10.59(s,1H),8.62(q,1H),8.18(d,1H),7.82(s,1H),7.60(s,1H),6.43(d,1H),3.80(q,1H),3.50(q,1H),3.41(s,3H)。[C2OC2vim]Cl的1H NMR歸屬δ(CDCl3):10.62(s,1H),8.65(q,1H),8.14(d,1H),7.85(s,1H),7.57(s,1H),6.55(d,1H),3.77(q,1H),3.61(q,1H),1.22(t,3H)。[C3OC2vim]Cl的1H NMR歸屬δ(CDCl3):10.71(s,1H),8.59(q,1H),8.17(d,1H),7.80(s,1H),7.51(s,1H),6.40(d,1H),3.59(q,1H),3.52(q,1H),3.21(t,3H),1.32(m,2H),0.98(t,3H)。其合成方法如圖1所示。
圖1 P[CnOC2vim]Cl(n=1,2,3)凝膠的合成方法
1.2.2 P[CnOC2vim]Cl(n=1,2,3)凝膠性能測試方法
1) 溶脹性能:25℃下,將干凝膠分別浸泡在超純水、不同pH值的緩沖溶液及不同濃度的NaCl模擬溶液中,一定時間后取出,用濾紙除去吸附在水凝膠表面的水分,稱重,計算溶脹率RS。溶脹率的計算公式為:RS=(mt-md)/md×100%,式中mt表示t時刻時溶脹的凝膠質量,md表示干凝膠質量。
2) 生物相容性:在接種好的對數(shù)生長期L929細胞培養(yǎng)板中,按200 μL/孔加入50%濃度的凝膠的浸提液(實驗前凝膠用無菌PBS清洗3遍),浸泡時間分別為1,3,6,24 h。接下來,在37℃、5%的CO2下培養(yǎng)細胞,測試組吸光度記為ODt,陽性對照組吸光度為ODn,陰性對照組吸光度為ODp,并計算細胞存活率和溶血率,評價凝膠的細胞毒性。
1.2.3 凝膠體外藥物釋放實驗
將P[CnOC2vim]Cl(n=1,2,3)凝膠分別置于15 mL 的0.003 mg/mL腸道抗菌類藥物CIP、Ber溶液中,25℃下浸泡24 h后,冷凍干燥得載藥凝膠。稱取一定量載藥凝膠分別于不同pH和鹽模擬溶液中,置于恒溫搖床(37℃,100 r/min),定時取樣3 mL,并補充3 mL新鮮緩沖溶液。用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測定取得樣品的吸光度,計算出藥物濃度,以藥物累積釋放量對時間作圖[13]。
制備條件對凝膠的結構與性能具有一定的調控作用,其中,交聯(lián)劑和引發(fā)劑用量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離子液體型單體用量、溶劑種類、反應溫度一定的條件下,分別改變交聯(lián)劑MBA、引發(fā)劑AIBN用量,P[CnOC2vim]Cl(n=1,2,3)凝膠性能會發(fā)生改變,MBA、AIBN用量對P[CnOC2vim]Cl(n=1,2,3)凝膠溶脹性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MBA和AIBN用量對P[CnOC2vim]Cl(n=1,2,3)凝膠溶脹性影響
研究表明,P[COC2vim]Cl、P[C2OC2vim]Cl和P[C3OC2vim]Cl凝膠制備的最佳交聯(lián)劑MBA用量分別為離子液體單體質量的2%,4%和3%,最佳引發(fā)劑AIBN用量分別為離子液體單體質量的4%,4%和3%。當MBA用量較少時,隨著MBA用量增加,逐漸形成多孔網(wǎng)狀結構,溶脹率升高。當MBA用量過多時,形成凝膠的交聯(lián)密度增加,多孔網(wǎng)狀結構過于緊密,溶脹率降低。當AIBN用量過少時,引發(fā)產(chǎn)生的活性位點太少,醚基咪唑類離子液體型單體很難凝膠化,形成的多孔網(wǎng)狀結構不完整,導致溶脹率很低。隨著AIBN用量的增加,引發(fā)產(chǎn)生的活性位點增多,形成完整的多孔網(wǎng)狀結構,溶脹能力提高。然而,隨著AIBN用量的持續(xù)升高,離子液體型單體發(fā)生聚合反應的程度加大,溶脹率下降。
對3種[CnOC2vim]Cl(n=1,2,3)單體及其P[CnOC2vim]Cl(n=1,2,3)凝膠進行了FTIR光譜表征。從圖3a)看出,1 232 cm-1處為醚鍵碳氧單鍵C-O的伸縮振動峰,1 650 cm-1處為碳碳雙鍵C=C彎曲振吸收峰,3 083 cm-1處出現(xiàn)咪唑環(huán)上=C-H的伸縮振動峰,1 558 cm-1處為咪唑環(huán)上碳氮雙鍵C=N的伸縮振動,920 cm-1處為乙烯基的碳氫單鍵C-H變形振動峰。在圖3b)中,1 715 cm-1處出現(xiàn)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上的C=O特征吸收峰,1 515 cm-1處是咪唑環(huán)C=N伸縮振動,1 095 cm-1處是醚基側鏈C-O伸縮振動。與離子液體型單體的FTIR圖3a)相比,圖3b)中1 650 cm-1處未出現(xiàn)碳碳雙鍵C=C彎曲振動吸收峰,說明[CnOC2vim]Cl(n=1,2,3)單體發(fā)生了聚合,形成了P[CnOC2vim]Cl(n=1,2,3)凝膠。
圖3 單體及聚離子液體的紅外光譜圖
溶脹時間、PH和鹽等因素對P[CnOC2vim]Cl(n=1,2,3)凝膠溶脹性能影響見圖4。圖4a)為P[CnOC2vim]Cl(n=1,2,3)凝膠在25℃下在超純水中溶脹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凝膠溶脹率隨時間延長逐漸升高,在前1 h內凝膠溶脹率迅速增長,而1 h后溶脹變得緩慢,溶脹一定時間后均達到平衡狀態(tài)。這是因為,溶脹初期,凝膠內部多孔網(wǎng)絡結構中可以容納水的空間大,隨著溶脹時間的延長,溶脹逐漸接近平衡,可以容納水的空間變小,溶脹率增長變得緩慢。P[COC2vim]Cl凝膠的最大溶脹率為4 514.29%,分別為P[C2OC2vim]Cl凝膠的1.52倍、P[C3OC2vim]Cl凝膠的1.93倍。由圖4b)可知,P[CnOC2vim]Cl(n=1,2,3)凝膠具有良好的pH刺激響應性,其溶脹率隨pH值升高呈現(xiàn)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在酸性條件下,醚鍵容易被質子化而發(fā)生斷裂,凝膠的內部結構收縮,溶脹能力低,但隨著pH值升高,烷氧側鏈柔性舒張,凝膠內部結構擴張,使其在酸性范圍內的溶脹能力增強。值得注意的是,當pH值為7.4時,3種凝膠的平衡溶脹率均達到最大值,在該條件下表現(xiàn)出強的pH刺激響應性。圖4c)為P[CnOC2vim]Cl(n=1,2,3)凝膠在不同鹽濃度模擬液下的刺激響應曲線。隨著NaCl模擬鹽溶液濃度的升高,醚鍵斷鏈脫水,而且凝膠內部結構與鹽模擬液介質間的滲透壓差增大,導致凝膠內部結構收縮,凝膠的平衡溶脹率均呈現(xiàn)出降低的趨勢,具有一定的鹽刺激響應性。
圖4 P[CnOC2vim]Cl(n=1,2,3)凝膠溶脹性能
通過溶血實驗和細胞毒實驗,評價P[CnOC2vim]Cl(n=1,2,3)凝膠的生物相容性。P[COC2vim]Cl(凝膠)、P[C2OC2vim]Cl(凝膠)和P[C3OC2vim]Cl(凝膠)對紅細胞的溶血率分別為2.2%,2.8%和3.1%,溶血率均小于5%,表明凝膠無溶血作用。用凝膠浸提液培養(yǎng)對數(shù)生長期L929細胞24 h后,細胞存活率仍保持在90%以上。結果表明,P[CnOC2vim]Cl(n=1,2,3)凝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人體內各個器官微環(huán)境的酸堿性、離子強度等存在較大差異,對藥物定位輸送、藥物療效具有重要影響。基于P[CnOC2vim]Cl(n=1,2,3)凝膠載體在pH為7.4(與腸道微環(huán)境接近)時的強pH刺激響應性,選擇西藥環(huán)丙沙星(CIP)、中藥黃連素(Ber)2種腸道抗菌類藥物作為模型,分別研究凝膠的體外釋放性能。圖5為不同pH、鹽模擬液中凝膠釋藥曲線。由圖5a)~5b)可知,凝膠藥物累積釋放率在12 h內迅速增大,且10 h釋藥率均低于60%,30 h后趨于穩(wěn)定。凝膠在pH=7.4模擬腸液中30 h內累積釋放率最大,均大于45%,在pH=6.8模擬液中的累積釋放率均在20%內,而在pH=1.2的模擬胃液中的累積釋放率最低,均小于4%。由圖5c)和5d)可知,在一定濃度的鹽模擬液中,隨著釋放時間的延長,凝膠的藥物累積釋放率逐漸增大并趨于穩(wěn)定,凝膠在1 h的釋藥均小于15%,30 h時釋放接近平衡。與0.03 mol/L NaCl溶液相比,當鹽濃度升高至0.15 mol/L時,藥物累積釋放率均有所降低,表明P[CnOC2vim]Cl(n=1,2,3)凝膠釋藥過程的緩釋效果較好,對介質的鹽濃度具有一定選擇性。
圖5 P[CnOC2vim]Cl(n=1,2,3)凝膠的釋藥曲線
值得注意的是,P[CnOC2vim]Cl(n=1,2,3)凝膠對中藥Ber的累積釋放率略高于西藥CIP,這可能是由于CIP與凝膠之間的電荷相互作用弱,導致累積釋放率低。其中,短醚基側鏈P[COC2vim]Cl凝膠作為弱堿性的腸道抗菌藥物載體,其藥物累積釋放率更高,這與其溶脹行為及刺激響應性研究結果一致。
藥物釋放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14],凝膠的釋藥機制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藥物累積釋放率與釋藥時間進行數(shù)據(jù)擬合,其中,零級動力學方程Q=a0+k0t、一級動力學方程ln(1-Q)=a1+k1t和Higuchi 方程Q=a2+k2t1/2,式中,Q為藥物在某一時刻的累積釋放率,t為釋放時間,k0,k1和k2分別為3個方程的藥物釋放速率常數(shù),擬合結果分別見表1和表2。短醚基側鏈P[COC2vim]Cl凝膠中一級動力學方程里的R2最大,釋藥符合一級動力學。隨著醚基鏈微增長,釋藥機制發(fā)生變化。在釋藥過程中,處于凝膠載體表面的藥物先擴散,載體內部結構中大量的藥物再擴散溶解,之后載體表層會出現(xiàn)小部分溶蝕且伴有少量藥物溶出,滲透壓變小,釋藥過程趨于動態(tài)平衡,因此,P[CnOC2vim]Cl(n=2,3)凝膠載體符合Higuchi動力學方程。
表1 P[CnOC2vim]Cl(n=1,2,3)凝膠釋放CIP的動力學擬合結果
表2 P[CnOC2vim]Cl(n=1,2,3)凝膠釋放Ber的動力學擬合結果
1) 從分子設計角度出發(fā),在N-乙烯基咪唑類陽離子中引入醚基官能團,設計合成了3種pH/鹽雙敏性、多孔網(wǎng)狀結構的聚醚基咪唑類離子液體凝膠P[CnOC2vim]Cl(n=1,2,3),凝膠無溶血作用且細胞毒性低。
2) 與課題組前期制備的PC2vimBr烷基咪唑類聚離子液體凝膠的最優(yōu)溶脹率為1 422.3%相比[8],短醚基鏈P[COC2vim]Cl凝膠的溶脹率提高了約2倍,pH、鹽刺激響應性相對更敏感。
3) P[CnOC2vim]Cl(n=1,2,3)凝膠對腸道殺菌類藥物環(huán)丙沙星和黃連素均具有緩控釋作用,在pH為7.4的模擬腸液中累積釋放率高,靶向給藥能力較為明顯。P[COC2vim]Cl凝膠在模擬胃腸液中釋藥規(guī)律符合一級動力學方程,而P[CnOC2vim]Cl(n=2,3)凝膠釋藥規(guī)律符合Higuchi動力學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