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奎 章曉燕
摘要:從小學語文學習的構成來看,閱讀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板塊,但在目前教育的進程中語文閱讀的效果不盡人意,影響閱讀教學效果的原因之一便有老師缺乏指導這一因素。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將展開研究探索,結(jié)合多種研究方式探討閱讀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qū)ζ渌逃哂幸欢ń梃b意義。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
引言: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讓學生們閱讀是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增長知識,增強文化底蘊,讓學生的思想得到質(zhì)的提升。在語文的教學當中也十分鼓勵學生們展開整本書閱讀活動,但從實際落實的結(jié)果來看,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閱讀都十分淺顯,并沒有達到閱讀的目的。下文將以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最作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其如何開展深度教學,同時也將自己在工作中的教學經(jīng)驗傳遞給更多人。
一、基于整本書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拓寬學生的見聞
整本書閱讀的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積極作用,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可以深刻感受文章內(nèi)涵,了解更多的知識和廣闊的世界,增長見識。若在小學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那么教師必須和學生們共同讀書,深刻掌握書籍內(nèi)容,以便于在學生遇到難題時及時給予有效幫助,做學生閱讀過程當中的引導者,在這樣的教育下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還能夠培養(yǎng)良性的師生關系,對教育有重要意義。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難以對事物有長時間的耐心,尤其是在閱讀時更難以專心投入到其中,這也給閱讀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阻礙。這就凸顯出了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整本書閱讀的教育方式下,學生會轉(zhuǎn)移注意力在一些文學書籍上,而后再利用對文學書籍的理解來認識文章,這樣的方式也可以變相的讓學生實現(xiàn)廣泛閱讀,最終達到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目標。
二、基于整本書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多樣化的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而目前一部分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時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設計教學的時候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因素,以教師自己的思想為基準實現(xiàn)教學,同時也缺乏與學生的互動,教師并沒有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并不清楚學生的閱讀喜好,這樣一來教師所選擇的書籍也并不科學,學生在翻閱教師選擇的書籍時,難以有閱讀的熱情,有的書籍對于小學生而言更是難以理解,長此以往,學生會失去對閱讀的積極性,對閱讀也會產(chǎn)生排斥心理。除此之外,學校內(nèi)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閱讀的時間也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師便會讓學生在閑雜時間閱讀書籍,但是不在課堂上閱讀教師就無法及時的給學生解決問題,無法及時做出正確的引導,導致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以及閱讀興趣都大大降低。
(二)教師對整本書閱讀教學不夠重視
在以往傳統(tǒng)教學當中對整本書閱讀并不關注,許多教師的教學思想并沒有從傳統(tǒng)教學當中脫離出來,甚至認為閱讀教學沒有意義,還會占用大量課堂時間,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年紀較小根本無法讀懂書籍,這也是限制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一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的時候只是讓學生讀單篇文章,并不是整本書閱讀,因此導致學生難以提起對閱讀的興趣 ,最終與教育目的背道而馳。
三、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有針對性地選擇讀物,奠定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礎
展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選擇出適合小學生的閱讀材料決定著閱讀質(zhì)量,因此在展開整本書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必須站在小學生的角度,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和興趣愛好選擇與之匹配的書籍,這樣才能夠讓閱讀更有效[1]。筆者認為,在選擇閱讀書籍時結(jié)合課內(nèi)讀物也是極好的辦法,這樣能夠讓課堂上學習的內(nèi)容得到延伸,讓學生增長知識的同時又能夠幫助課內(nèi)教學。例如,在教學《王戎不取道旁李》這節(jié)課時,因為這篇課文節(jié)選于《世說新語·雅量》,所以筆者給學生推薦這本書,讓他們閱讀書上的故事,把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技巧遷移應用到整本書閱讀中,旨在提升其文言文閱讀水平。這樣的課外書既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又能針對課內(nèi)閱讀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二)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提升學生整本書閱讀效果
在單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精讀、略讀等方法去閱讀,然后帶領他們分析文章思想、寫作手法、語句特點以及生字詞等,但是整本書閱讀是不一樣的,它更多的是強調(diào)學生自主閱讀,所以單篇閱讀方法并不適用于整本書閱讀。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做好閱讀計劃,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去制訂,如每天規(guī)定看多少頁,預計多少天內(nèi)看完整本書等,無論是過快還是過慢都是不利的,前者會導致學生的閱讀“走馬觀花”,沒有效果,而后者時間線拉得太長,學生閱讀后面的情節(jié)時可能已經(jīng)忘記了前面的內(nèi)容,因此,做計劃是非常重要的[2]。
(三)開展豐富的閱讀實踐活動,促使學生不斷提升自己
閱讀并不是單純的觀看、翻閱,而是在看書的過程中吸收其中的內(nèi)容,將書籍所學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因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引導幫助學生,在適當?shù)臅r候給出學生指導,另外還要輔助學生將知識吸收。另外在整本書閱讀完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辦相關的活動,來鞏固閱讀所學內(nèi)容。[3]例如可以舉辦一場讀書分享會,在活動中學生們各自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或是句子,分享給其他人并且說出喜歡的理由,在表達的過程中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感受閱讀的魅力。
結(jié)束語:現(xiàn)如今隨著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展開整本書閱讀是必然趨勢,更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于教師而言,展開對整本書閱讀教學方式的研究是教學中的主要任務,教師自身也必須不斷的豐富自己,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學生。在展開整本書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必須建立合理有效的閱讀機制,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在學生閱讀的時候做出引導,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南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寧夏教育,2015(10):3.
[2]王東艷.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技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
[3]梁作玲.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探究與實踐[J].吉林教育,2017(42):1.